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2019-01-31 05:43张瑞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中华汉字文学

◆张瑞娟

(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职工子弟小学)

小学语文不仅是小学生考试升学的重要科目,而且也为学生的语言和人格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不朽财富,是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更好地组织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应重视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比例,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水平,更好地传承中华优良文化传统。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传统文化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最早记载了人类文明发源的夏朝,流传至今。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化没有断流的国家,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多样,包含中华传统节日习俗、中华诗集文献、中华传统美德等,是我国历史上优秀人物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好品德,其中蕴含的中华精神也成为当今社会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民族性、独特性和包容性等特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都体现着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只是各民族历史经验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各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的特点,是世界文化之林中傲然挺拔的文化之松,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值得我们探究。当然,中华传统文化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它在古老而漫长的历史文化河流中聚集本国多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从而形成了具有包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和汉语,弘扬汉语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小学生最初学习的是最基本的拼音、汉字,然后是语法和阅读等。毫无疑问,汉字是我国的国宝,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好拼音和汉字是小学生必要的一项学习任务,不仅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能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同时,一些学校在小学阶段便为学生安排了国学诵读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我国经典国学,或组织大型全校诵读的活动,这都促进学生对汉字和汉语的学习,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

(二)培养学生的人格,为良好的三观打好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录入的中华传统诗歌与散文更是传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智慧结晶,包含着古人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感悟,其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品质更是中华民族气节的彰显。良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人成材的根本,小学生在学习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能体会到历史的奇妙,而且文章中人物的榜样示范也能为他们的三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文学水平

现在,我国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诗歌的比例,这些诗歌字句精炼、朗朗上口,文学散文语句优美、意蕴深远,这些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中华文人独特的文学魅力,学习伟人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新时期的文学家打下基础。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一)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语文教学中的视听结合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也逐渐重视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汉字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汉字的结合展示相应文学背景的独特魅力,因此只通过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和背诵是不足够的。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手段和文学资源,通过课件的放送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可以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在课堂讲解之前放映,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影视作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感知人物的形象。视听结合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视听能力,这些对教师的教学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很显然,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的教学要求了。新课改中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们应改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例如,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并不是一味地讲授,而是在课前提供学习资料和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解决老师所提的问题,然后进行汇报和总结,教师在了解学生回答情况后适时给予反馈,进行讲解和知识归纳,跟学生一起梳理知识框架,最后进行教学延伸,帮助学生理解落实消化课堂所学知识,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提升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学校的组织管理层面,学校也可定期举行相关的文学活动,例如,举办国学诵读比赛等,可以个人或班级为单位报名参赛,请教师、学生代表当评委,选出朗诵激情、流畅优美的小组。采取这样一些形式丰富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比赛中也可形成竞争合作意识,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循序渐进

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教学超纲、教学管理混乱等情况,教学超纲,会导致学生不能适应跟进教师的教学发展顺序,基本的拼音汉字等语文基础没有打好,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教育相关部门在语文教学的教材内容安排上也应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也要提前做好备课和教学计划安排,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上做到不超纲,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应从最基本的字母、拼音、汉字、词语、语句、短诗、小故事,再到诗歌、古文、散文、小说等较有难度的体裁,从易到难,阶梯性教学,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珍贵的文学财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和汉语,弘扬我国的优秀汉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正确的三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导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增进学生对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中华汉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