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娃子们

2019-01-31 05:43周晓元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虎子青青数学老师

◆周晓元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二完全小学)

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奋斗的29个春秋中,我曾经有过痛苦和喜悦,有过迷茫和彷徨,然而当我通过不懈地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时,我胸中激荡的全是满足感。我爱我的孩子们,但我深知,仅仅有“爱”,还不足以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还要学习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惩罚式教育,带来的是对立;和善的态度,有利于亲融;理解感受,实现“通情”。

惩罚式教育,只能带来对立。我的孩子在刚上小学那会儿,不怎么喜欢学数学,可自从上了五年级,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学数学了。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你现在怎么这么喜欢上数学课?他的回答很简单,却令我深思:“因为我喜欢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也特别欣赏我。”后来,他学习数学的热情特别高涨,数学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这正验证了那句古语“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只有喜欢老师,亲近老师,才会产生信任,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告诉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此,我开始反思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我的学生为什么见到我就像老鼠见到猫?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会感到心酸,为什么我那么爱他们、关心他们,他们怎么就对我没有亲近感呢?我一度为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29年来,我一直在担任小学低段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对于奖励与惩罚式的教育方式,每个老师基本都是无师自通。然而,奖励与惩罚虽然当时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尤其是惩罚式的教育方式,它使你瞬间站到了孩子们的对立面,从而使孩子们对老师产生了“敌意”,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教育必定是“口服心不服”,必定会治标而不治本。如有一次,虎子动手打了冬冬,冬冬来到我这里告状,听到消息,我头脑中的小火苗立刻窜得老高。我找到虎子,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通批评,还让他做口头检查。结果,虎子说知道打人不对,接下来就再也没有吭声。然而,冬冬第二天又来告虎子的状,说虎子又打了他。由此可见,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从侧面了解到,原来虎子给生病的妈妈制作了一个生日贺卡,冬冬却调皮地把贺卡拿走了,还故意把它弄坏了,虎子一气之下就打了冬冬。可冬冬找到我时并没有完全将事实说出,我偏听偏信,又用狠狠地批评和惩罚来对待虎子,他当然对我没有好感,更不会接受我的教育了。

而和善的态度,却有利于亲融。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常常会拿出老师的威严,像上面案例中陈述的那样,一上来,就会劈头盖脸发泄一顿情绪,以此来震慑、恐吓他们,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不满。还有很多教师会说:“你真是没法让人相信了,太让人失望了。”(表达失望)“你怎么回事啊?说过几次了?怎么还这样啊?”(进行指责)“你怎么这样笨!”(开始侮辱)“把你爸爸跟妈妈叫来!”(恐吓学生)“快点,站到讲台那儿去!”(不断体罚)……其实,这是起不到积极作用的,只能说明我们愚蠢地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每每此时,我既感到生气,又感到非常无助。因为我爱他们,当他们受到批评和责备而把头深深地埋下去时,我心痛不已。为此,我努力学习各种管理方法。后来我发现,当我要批评孩子们时,如果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用和善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不仅在问题解决的最初阶段创设了和谐的人际氛围,还使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有一次,数学老师来告状,说青青又没有交作业,当老师收作业时,青青竟然把作业本给撕了。这次,我没有像往常那样一上来就先声夺人,大发雷霆,而是让正在抽泣中的青青坐下来,并给她递上了纸巾。青青一开始瞪着恐惧的眼睛望着我,见我一直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她竟然主动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跟数学老师生气,我不应该撕了作业本。”当时,我趁机问她:“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呢?”青青略有所思后说:“我把作业本粘好,给数学老师送过去,并跟她道歉。”听到她的回答,我心中一惊,原来不用批评,不用恐吓,孩子们就能通过自我反省而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我懊悔自己在管理上的无知,懊悔自己错误的管理方式曾经给自己和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和无奈。

因此,当问题来临时,请让我们管理好自己一触即发的情绪,做一个态度和善的老师,这样有利于实现由对立到亲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理解感受,实现“通情”。我们中国有个词叫“通情达理”。因此,要想“达理”最好先“通情”。而理解和尊重是“通情”的基础。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当事情变得更糟时,其实孩子自己也是非常痛苦的,他最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在这种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并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互信的关系,从而为良好的沟通打下基础。如有一次,班长急匆匆跑来跟我说楠楠不想回家了,我当时一听就着急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为了打消她这种念头,我把她请到办公室来和她长谈了一次。这次,我使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上“共情”的技术,帮她打开了心扉。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让她开口,而是递给了她一杯水,给她在办公室找了点吃的,并与她相对而坐(保持一米的人际安全距离,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我侧坐在她的前方,用温和的眼神看着她(以使她产生亲切感),并轻轻地问:“楠楠,这段时间你很不开心,是吗?”她说:“是的。特别不开心,感觉糟透了!”为了使她感到我在认真倾听,我重复着她话中的关键词:“糟透了!”她顿了顿接着说:“妈妈不关心我!只关心我考了多少分!她不让我报舞蹈兴趣班!”“嗯,不关心你,只关心分,舞蹈班!”她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开始抽泣,这说明我们的谈话触动了她的情感之弦,实现了“通情”。接下来,我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妈妈关心她的分数也是爱她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关心并没有使她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后来,我与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她的妈妈也开始放弃只关心分数的观念,进而开始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后来的一天,这个孩子来到我的办公室跟我悄悄地说她不恨妈妈了,因为妈妈很爱她,她不能让妈妈伤心。由此可见,先“通情”,让孩子们先感受到来自老师真诚的关心,有利于他们用最好的心态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达理”。

此外,遇事还要像朋友那样跟孩子们商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推动他们自我成长。而不要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者”的身份出现,那样往往会使孩子们对老师“敬而远之”。

作为小学低段的班主任,遇事我常常会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29年来,我就是这样,爱生如子,把无私的爱洒满孩子的心田。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新时期、新情况,我还不断努力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掌握最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与孩子们建立和谐的关系,从而实现了由对立到亲融,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从而使他们愿意接近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因此,我心中溢满欣慰、充满幸福和满足。

猜你喜欢
虎子青青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星星眼
儿子的声音
青青芳草地
一个罐子
虎子修路
就是因为那个洞
迟到
辛酸泪
魔力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