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提升语文课堂教学

2019-01-31 05:43◆赵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想象课文

◆赵 萍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南街小学)

一、结合课堂教学具体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听、多问、多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参加课堂教学全部过程;给学生发现新事物、新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如在低年级语文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识偏旁,了解字、形、生字组词,一字开花,练习造句写话,充分体现字、词、句的全过程,并找出近义词、反义词,从而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善于想问题,积极思考。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向上,勤奋学习。

二、利用教材,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确立思维训练的要点

小学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教材中蕴含着深刻的思维训练的因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依据。如《詹天佑》一课,课文通过记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赞扬了中国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课文中詹天佑运用两种不同的凿石法,开凿隧道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所体现出的伟大创造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正是本课思维训练的重点,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融于教学之中。

1.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训练思维

关键词语和句子是表达作者写作思路的重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就有利于在完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任务的同时,切实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么一句:“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抓住了这句话中“幸福”这个关键词语对学生进行了训练,这一句中两个“幸福”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抓住了“幸福”这个词,激起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积极动脑,进行了“先求异,再求佳”“从分析到综合”发散、分析、判断等方面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写东郭先生和狼找农夫评理时有这么两句话,东郭先生问老农夫:“我应该让狼吃吗?”狼不等农夫回答,抢着说:“”……这样的坏人,不该吃吗?让我们认真分析这两个关键句,不难看出,前一句是一般疑问句,含询问的意思。如果老农说:“不该吃!”东郭先生也会认为狼不该吃他;如果老农说道;“应该吃!”那东郭先生也只能乖乖地让狼吃掉。而狼不同,他说的是一句反问句,语气很肯定,强调了狼非吃东郭先生不可。东郭先生的糊涂善良和狼的凶恶忘恩负义的本性暴露无遗。我们在比较中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抓课后习题,重点强化思维

为了配合课文中思维训练的重点,在处理课后习题时,也应该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重点分类处理,强化思维训练。如《囚歌》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2)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请回答这两句中的“自由”意思一样吗?通过做练习,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思维训练

1.设问于疑难处,培养学生,启迪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随时都会遇到难点进行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探索学习的情境如:《鸟的天堂》可这样设问,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次没有看到鸟,而第二次看到了鸟呢?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弄清了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因为黄昏去,鸟已经归宿巢中,所以不见鸟的影儿,只看见一棵大榕树。而第二次因为是早晨去,所以看到了许多鸟,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学生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同时也受到了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2.设问于想象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主要方式。如在教《暮江呤》我是这样提问:“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你能把它换成别的词吗?有的说可以换成“照”、有的说可以换“射”,还有的说可以换成“投”……这样设问使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设问于空白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章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在教学中,对省略内容进行引导设计,可加深课文内容理解,并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写道,指导员在牺牲前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可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指导学生加以想象,指导员究竟想说什么?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省略号作注脚,填补语言上的空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

总之,只有我们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地去大胆实践,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培养思维能力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培养思维能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