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探析

2019-01-31 05:43牛晶明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牛晶明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第二中学校)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改的革新,中学教学模式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初中数学被列为教学课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取得了有效成就,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初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出现许多问题。初中数学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因此,必须意识到构建高校课堂模式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教学过程都是按照教师讲,学生做笔记,最后教师给予知识点标准答案,学生就是被动的按照教师规划好的步骤,来一步步进行,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没有积极发言,也没有讨论竞争,把教师教授的内容作为标准,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都是为了应付最后的考试,这样做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严重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缺少活力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使用的是落后的满堂灌模式,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科规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就,一般都是运用高强度的题海训练方法,课后给学生布置许多练习题,导致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管是否掌握知识要点就机械、盲目的去做题。最终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也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乏味的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致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地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

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势下,初中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没有独立进行思考、探索和分析,都是麻木机械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待数学问题不独立去研究和分析,更没有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思考空间被限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埋没,最终会使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措施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课前准确的比较充分,就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率。备课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备课的重要意义,在每节课之前都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课型的有效性。深入研究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把握初中数学知识规律。教师能否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的基础,教师在备课之前需要先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深刻领悟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而总结出所要讲授的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特点,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充分做到对教材内容懂、透、化的程度,然后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有的知识逻辑性较强,概念生僻,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等引导学生去学习。总之,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和学生交流等方法来对学生各方面情况有一个综合了解。最后,教学方法合适,教学目标明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久学习热情。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在新课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教学,做好教学设计工作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计划的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它是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保障,更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教学技能。教学设计包含有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评价教学结构等。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意识到知识的学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并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时候要坚持以教材为中心,问题的难以程度要适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使用现代化教具,丰富教学内容。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材中已经增加了许多教学资源,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具体情况和需求,运用多媒体合理的把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知识转化成为通俗易懂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主动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可以使用生活经验结合法、问题启发法等教学方法,整个过程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的时候,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计划,使学生学会和同学、教师交流,进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教学必须的一个环节。初中数学教师的评价要多运用激励性评语来鼓舞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当一节课讲解结束之后,教师要先通过一些课堂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再次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例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听课行为,使学生的思路方向正确,对学生的听课表现进行观察并给予评价,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并鼓励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从而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然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力度大加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目前各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创造能力等,使学生在高效数学课堂模式中快乐学习、积极学习,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