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组织及实践探索

2019-01-31 05:43唐美燕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区域幼儿园幼儿

◆唐美燕

(深圳市龙华区大林幼儿园)

一、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内容概述

所谓幼儿混龄体育区域活动,是指将不同年龄段幼儿集中混合在一起,并以不同幼儿发展规律与教育目标为依据,进行教学统一整合,并在创设的指定活动区域下,增进不同年龄段幼儿活动交流,从而实现更高品质的体育锻炼。在开展混龄区域活动中,打破了传统区域活动中幼儿年龄的限制,予以了幼儿更大的“活动自由权”,极大丰富了幼儿体育活动形式,有助于彰显幼儿主体地位,提升了幼儿交流互动性与有效性。幼儿是在活动中的扮演主人公角色,根据喜好选择和使用活动器材,选择玩伴时也有自己的主动权。教师的职能只是适当的引导和安全巡视,不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也不能对活动的进程进行干预。这种开展方式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阶段是一致的。在混龄区域活动当中的主要挑战是指体育活动本身的设置,整个体育活动包含了不同年龄的幼儿,如何让不同的幼儿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是教师应当关注的。

首先,活动开始前,教师最好制定详细计划。可根据活动区教育功能与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阶段,考虑教育总目标等为前提规划整个活动。其次,教师应当考虑到计划渐进性和发展性,以周、月为单位逐步提高任务难度,这样活动开展起来会有很好的针对性。计划制定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季节特点,冬季可选择奔跑或跳跃的活动,这样既增加幼儿运动量又能御寒;夏季的活动量可适当减少,尽量选择一些钻爬、投掷、平衡的活动,尽量在室内开展活动,避免幼儿中暑。根据活动的开展进程及幼儿活动中的反馈,教师需随时修改计划,最好园区老师可以共同讨论,以打造成本园最具特色的区域活动。

在实际操作中,可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学习材料,为幼儿准备胸卡牌,只要能帮助教师明显区分幼儿的班级和年龄层即可。在活动区域内,教师尽量详细引导幼儿正确取放器械,教授基本的安全知识以及参加混龄活动时的文明礼仪,如进区时向老师问好,离区时主动和老师道别。这对幼儿养成遵守规矩,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有很大地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维护活动的秩序。

二、幼儿园混龄体育区域活动的开展策略

1.活动区域划分。根据各区域的教育功能及幼儿发展特征,教师应将需要用到的材料提前准备好。同时,还应做好活动区域的划分,具体可分为球类区、投掷区、攀爬区、综合区,等等。在场地的规划上教师应当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性,还应确保不同区域之间具备一定独立性,特别是对于球类运动区域,容易因球类运动误砸到其他区域儿童,因此一定要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做好区分,同时,钻爬区和投掷区也要区分开,保证各个区域之间有安全距离。

2.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良好的活动氛围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开展幼儿园混龄体育活动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有效吸引幼儿更好的参与其中。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动向,了解幼儿实际需求,及时予以幼儿必要的支持、引导及帮助,当幼儿存在危险动作时,要及时制止,有效保护幼儿安全。合理地评价幼儿行为,对于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肯定,对于表现差的幼儿也要以鼓励引导为主。

3.活动量设置。教师应当保证幼儿达到足够的运动时间,这样既能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愉快的玩耍,也能提高身体素质。教师要做好幼儿活动时间的记录工作,便于掌握幼儿的活动量以及在活动当中对运动量的适当调节。

4.提高幼儿自主性。解决活动当中所产生的问题,是幼儿学习能力锻炼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幼儿创造发散性思维培养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因此,在区域体育活动开展时,教师的介入应当是引导而非主导。予以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鼓励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教师不必急于给出标准答案,引导幼儿尽量多地给出解决方案。

三、区域活动教师实践指导示例

1.肢体示范。由于幼儿认知能力较差,面对一些有难度的体育器材和新增器材时,教师可先示范,确保以幼儿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后再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如“时光隧道”的钻爬游戏,教师需事先搭建好实验材料,同时可适当新增轮胎、竹梯、网子等器具,幼儿可完成网下钻爬、匍匐前行的游戏,也可参与在竹梯、轮胎上爬行。教师发现幼儿的错误动作,要积极指出,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2.言语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简练的语言对活动中幼儿进行指导。教师在活动区域要积极观察。积极观察,应当建立在了解幼儿的身体素质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发展特征。通过观察,教师可通过提问、讲解互动等方法帮助幼儿了解规则,使幼儿自发探索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

3.图示教学。在活动中,教师除了上述的肢体示范、言语指导外,还可以采取图示的方式引导幼儿。图示教学是用简单的符号、表格、数字,把主要内容和重点进行概化,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掌握。幼儿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图示指导可帮助幼儿发展具体形象思维。教师可将游戏规则用形象的动画图片展示,幼儿通过观看规则图示掌握区域活动要领。

4.自主性探索。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自主与害羞冲突的阶段。发展幼儿自主力,可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学龄期,同时解决幼儿目前所处的冲突阶段。因此,教师在指导中应避免幼儿盲目服从安排,应该给予幼儿的是循序渐进的指导,让幼儿有一个缓冲的过渡期,以免幼儿无法超越羞怯与焦虑。在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活动,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力,也能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例如,“跳跃挑战”的游戏,教师可准备板凳、竹梯、双层梯等实验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搭建、摆放板凳,教师尽量不干预幼儿的搭建,观察到有危险时再及时制止。

5.评价性指导。在混龄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予以正向性评价,从而有效保障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幼儿存在危险性动作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制止,并引导其学会正确规范安全的动作,有效保护幼儿安全。与此同时,教师还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位幼儿。在交流中,可展示区域活动中用到的教学材料,帮助幼儿回忆,引导幼儿对活动中场景及道具进行思考。教师在问答中尽量采用诱导性的提问,如你在独木桥游戏中和谁是搭档?你们两个是怎样配合的?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提问题时,教师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或请同伴来帮助解决游戏中的困难,等等。

四、结语

教师在进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活动环境的设置、教学环境的准备在保障儿童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考虑幼儿智力发展阶段和关键期。积极帮助度过掌握言语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自主能力,这对于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和智力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区域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分割区域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区域发展篇
区域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