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讨

2019-02-01 02:29韩二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韩二东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8CJJ08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18-ZZJH-36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11日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向产教融合、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合作方向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应当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责,应当逐步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逐步迈进,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转型发展的节奏协调性差,产教融合中政府发挥的主导作用有待于加强,地方性领军企业的行业指导能力较为薄弱,很多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没有很好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再加上高校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对人才培养水平的评判缺乏明确的标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需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使得所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及水平提升。

一、当前地方性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状况

近十几年来,地方性本科高校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加深,纷纷意识到高校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结、合作越来越密切,为高校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高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意识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教育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高校应当和当地或高水平企业展开全面的合作,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出将政府参与纳入高校育人环节,建议政府协调高校、企业及行业的协同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体系,明确三方的定位,为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三是管理水平应当跟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要求,当前很多部门尚未意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在管理、运行、制度设计等方面缺乏针对性,需要多部门联合制定保障措施。

从目前地方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层次来看,部分高校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产教融合实践案例,也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及协同创新中心,但目前协同育人的机制还很不完善,产教融合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下文指出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发展对策建议。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突出问题探讨

(一)地方政府参与度不足,导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缓慢。虽然近年来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出现很多不协调、效率不高的问题,地方各级政府还没有正式出台详细的法规条例保障校企合作项目的稳步推进,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该承担的责任存在模糊不清、沟通不畅,导致产教融合缺乏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在实际走访当中,发现很多项目存在进展缓慢,甚至于搁置的糟糕状况,使得后续的推进工作难以按原定计划实施,这些都需要政府发展主导作用,协调高校、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推动已签订产教融合项目的稳步实施,带动协同育人机制发展。

(二)行业企业投入到产教融合的精力不足,使得产教融合实际效果很难令人满意。产教融合虽然使得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但高校与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差异较大,应用型本科高校逐步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企业在校企合作当中更为看重所带来的盈利效果。很明显,当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没有达到企业的预期,这才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从地方性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实践工作来看,依然是以高校为主导,高校作为管理主体主导项目的开展,企业更多的是在学生实习阶段参与管理,对于其他教学环节很难参与进去。从调研来看,很多高校设置了“双导师制”,即给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及一名企业指导老师,但实际操作存在障碍,没有建立企业和高校沟通协调的桥梁,很多的是校内指导老师在指导,企业指导老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在校内与校外导师的培养任务分配、培养职责方面缺乏明确清晰的界定。

(三)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案例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一方面很多高校明确规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时和具体学期安排,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却时常打了折扣,再加上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連年扩招,早已超过学校师资的承载能力,导致师生比严重超标;另一方面创新创业领域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是很多的,但很多高校却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案例积累,导致授课时更多地还是采用教材上已有的陈旧案例,学生对案例的理解领悟很不系统,难以达到真正对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双师型”授课教师缺乏,培养效果难以达到目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应用技术能力及企业兼职工作经历,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能够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人数偏少,使得该课程的教师队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具备产学研合作履历的教师也较少。这些都导致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难以适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点,课程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要求。因此,从实践出发,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五)尚未建立产教融合的制度保证措施。由于高校转型实践较短,产教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管理和运行的长效机制。很多地方性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往往是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其合作具有偶然性和目的性,高校在合作中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而企业能够从中挑选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一旦高校或企业某一方出现战略调整或发展步入下一个阶段,会导致之前建立的合作关系化为乌有。从实际来看,由于缺乏保障机制,高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当中会产生矛盾和纠纷,产教融合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这都需要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划分不同责任主体的义务,建立双方沟通长效机制。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改革建议

(一)将企业需求纳入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环节,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产教融合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主导,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生产环节的要素,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因此,需要逐步打破院校原有培养毕业生的教学框架,着力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以及高校自身的实践资源,多方协同组建新的实践教学平台,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企业对毕业生所具备能力的需求。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做到教学管理环节的多样化,多方合作共建、合作研发、合作协商;需要拓展实践教学平台的适应性,使其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多种不同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与行业企业对接,探讨修订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到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影响到高校育人的层次水平。应该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调研相应行业对该类人才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建立由高校专任教师、教学研究者、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等组成的协调小组,探讨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展开大范围的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并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后续可在教学实践环节或者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中不断修正或完善。这样就会在根本上使得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发展、具体企业需求相适应。

(三)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与企业一道开发实践课程资源。在创新创业发展愈发猛烈的今天,高校应当尽早加大经费投入,购买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设备,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平台,打造包括“翻转课堂、情景模拟,软件实训、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的特色化实践课程,构建多种可供不同学科专业选用的实践应用型课程资料,并在课程资料当中加入行业培训项目,实现高校实践教学活动与企业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

(四)采取学习、培训以及一系列实践渠道,协同共建应用型师资水平。在产学研融合背景下,第一,通过聘请知名企业的职业规划专家、人力资源发展主管、企業家等到校给任课教师授课,授课频次视课程进度可以适当增加,帮助“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第二,可在校内安排对专任教师的培训,提高该类教师的职业规划理论知识和策划技能;第三,应当完善对此类教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吸引校内外高水平教师加入到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增加“双师型”教师在此类课程授课教师的比重,组织教师之间开展创新实践教学能力竞赛,开展互评互助,敦促此类教师稳步提升创新实践教学水平,保证达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师资的要求。此外,企业优秀人才也是高校创新培养毕业生所需要的人才,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引进全职或兼职的企业工程师进入高校担任实践课程教师,将企业当前先进的技术、理念与高校的教育体系相融合;在校外导师遴选方面,也应重点考虑引进企业工程师担任,在一线的实践环节指导毕业生实习、项目研发能力,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五)建立新的教学实践水平评价准则,完善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考核机制。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持续推进,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规程已经发生了多样的变化,对实践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相关任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学实践水平评价就应当跟上实践教学的改革步伐,首先,应当引入企业考核机制,对学生参与的企业课程、企业技术学习、技术研发等环节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其次,要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多角度评价;最后,评价的主体主要有校内指导教师、校外实践老师及企业整体评价,应当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考核,强化能力与过程的全方位考察,避免功利主义思维对考核评价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玉萍.应用型高校“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8).

[2]黄林华.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5).

[3]房敏.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多利益主体:类型、矛盾及协调研究[J].教学研究,2018.41(2).

[4]罗锦英.MOOC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7.36(4).

[5]段艳,陆吉康.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刻不容缓[J].高教学刊,2018(2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