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终评备选篇目及审读委成员评语

2019-02-02 09:49
江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说

★12票

《空色林澡屋》

《北京文学》 2016年第8期 作者:迟子建

张学昕:一直以来,迟子建的创作都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觉:在中国最寒冷的地带有着最暖人心的温度,不论生活多么困苦,人生经历怎样的曲折,这种温暖都不会缺席。这部中篇小说依然保持着这份温暖,只是这份温暖更深入灵魂。不论皂娘有着怎样丑陋的面容,那不过只是一个空的皮囊,人能传递出来的温度是由内而外的;皂娘开的那间澡屋,不仅能洗去赶路人的一身疲惫,那一池温暖的热水,代表的是皂娘的温柔、善良和坚韧,更加能洗去人生的愁苦和怨怼。迟子建借皂娘和她的澡屋,想要涤净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浮躁。

张 莉:《空色林澡屋》来自遥远北国,皂娘面容丑陋,人生悲苦,但却自有对人世种种的大包容与大体谅。她有如爱、温暖和博大的化身,她给人洗澡,是给人以一种心灵的涤荡。小说的魅力在于,它的气息是在地的、笃定的,但是,同时又别有远方,别有星光,别有人性善好。人物命运辗转、曲折、沧桑、明亮,《空色林澡屋》内里自有力量。

李国平:一个作家的创作,一直能保持相当高的水准,几乎篇篇能引人注意,虽不能造成太热的话题,但却能给人以审美启迪,这样的作家,当代不多,迟子建是其中之一。在保持着自身审美风格的底色的同时,又不断扩展着自己的境界和格局,并且能在文本中呈现、实现,这样的作家,当代不多,迟子建是典型之一。

孟繁华:不幸的女人,不幸的婚姻,短暂的爱情确实是一场误会。女性的坚韧不屈,与她的外在形象恰好构成比照。她对洗浴的坚决,恰似她不染纤尘洁身自好的隐喻,是对一段爱情的挽留和纪念。当然,沐浴也意味着重生。

洪治纲:这是一部密语式的小说。关长河的人生,皂娘的人生,皂娘身边三个男人的人生,以及林业勘察队员各自的情感故事,像一片隐秘的丛林,埋藏在乌玛山区,然后又通过不同的方式,被一一讲述出来。它们既辛酸苦涩,又饱含真情;既苍凉孤独,又不乏暖意,呈现了每个平凡生命背后所承载的滞涩与凝重。它是人而为人的底色,也是命运的沉重注释。

胡殷红:《空色林澡屋》讲了一个勘察小分队的一段离奇经历和遇见的“真实”故事。皂娘是这个故事里真实的女人,作家带着深切的悲悯情怀讲述森林中神秘的空色林澡屋和命运坎坷的皂娘。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由可悲可怜到可信可爱。小说的细枝末节虽然亦真亦幻,真假难辨,但都因“真实”的底蕴,体现出作家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揭示和感悟。

贺绍俊:迟子建的《空色林澡屋》以酣畅的文字将人的精神信仰圣洁化和诗意化。洗澡,在小说中明显象征着一种洁净和美德,迟子建将一个洗澡的故事处理成神秘和空灵的状态,又将其套在一个寻找澡屋的写实故事里,寻找过程中又生出不少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指向一点: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委屈和磨难,需要下到澡盆里得到洗礼。迟子建将皂娘烘托成一个女神式的人物,传递出一种宽泛的宗教情怀。她将皂娘的澡屋取名为“空色林”,显然就是对佛教《心经》的呼应:“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至于现实中有没有空色林澡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里有没有它的位置。

★12票

《借命而生》

《十月》2017年第6期 作者:石一枫

任芙康:完完全全新鲜的故事,加充满悬念的构思;地地道道底层的生活,却折射时代的风云。不同身份的人,竟殊途同归,有着相同的命运。彼此对应,借命而生。

张学昕:不论我们如何追赶时代,似乎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淘汰。年轻的时候似乎都曾经是时代的弄潮儿,但岁月的打磨还是会逐渐拉开我们与时代的距离,不论我们如何努力,人的生命终是有限的,时代的前进却永无止境。那么,当我们对这样的规律一清二楚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呢?石一枫在《借命而生》中就提出了这样的主题。杜湘东、姚斌彬、许文革,三个人在感受到时代变化的时候,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作者借由这三个人生提出了他的疑问,而答案却需要读者在现实中自己找寻。

张 莉:石一枫由一个警察的故事进入,写出了我们身处的时代与现实。这是极富发现与洞见的作品。与通常类似的作品相比,作家明显具有穿透力和思考力,读石一枫近期作品,会不断想到百年新文学传统——作家不仅仅要写出人民的悲欢,更要写出他们心灵与精神的重重疑难。

张燕玲:石一枫是当下少有的颇具时代感、现代品质和才情的青年作家,对描述当代命运的故事、当代性格和当代人物颇具艺术野心。小说主人公杜湘东外表是“问题警察”,内里刚正上善的形象,以十二载追逃,以及八年对峙与和解的故事,來探寻人如何处理自身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的关系。有着强烈的社会问题意识、时代之思与人道情怀。故事惊心动魄,悬念迭出;叙述亦庄亦谐,外表撒野,内里守持,这种撒野后的节制与魔力,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艺术掌控力,也赋予了小说丰沛的活力与张力。

李云雷:在《借命而生》中,石一枫以一个警察与一个逃犯的精彩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的一个侧面,两个人追逃、对峙三十年,身份角色不断变化,但不变的却是内心的坚持,他们的故事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而他们的形象也由时光雕刻在历史中定型。

杨庆祥:自觉大材小用的看守所管教和桀骜个性的犯罪嫌疑人在小说中以温情脉脉的方式达成了诡异的共情和同盟,在法律和伦理的边界游走的,是时代改革背景之下的残忍故事。用力铺陈的悬疑和周折最后却没有很好地落地,小说背后依然躲藏着虚弱的亲情伦理叙事。不真实的坚持与不安塑造出了所谓的“好人”,但这样的“好人”如何具有时代的意义,而不是只在偶然性上闪耀所谓人性的光辉?石一枫探讨了命运、公平、正义乃至伦理等诸多问题,但“借命而生”的人的灵魂救赎究竟在哪种意义上才可能实现?不管是对警察还是罪犯,乃至对芸芸众生,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命题”。

孟繁华:小说人物关系丰富而复杂。用现实的价值观衡量,杜湘东无疑是一个失败的人物,最终他还是一无所有;但他是一个成功的文学人物,他的性格在核心事件和人物关系中逐渐凸显出来。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传统的力量,足以让任何执拗的坚持变得无奈且两手空空。

洪治纲:这是一部别有意味的小说。它以警察杜湘东与嫌犯姚斌彬、许文革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主线,通过三十多年的追捕与逃匿,呈现了社会巨变之中,这三个平凡人物在命运上的起起落落。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他们内心的信念却都不曾流失。或许,这正是作家所要强调的彼岸性追求。。

胡殷红:《借命而生》从1988年的一起盗窃案入手,时间跨度在二三十年间,讲述了一个有理想的警察杜湘东懵懂地感觉着时代的变化。身为看守所管教的杜湘东在追捕两个越狱的嫌犯的过程中,不仅对自己,对两个嫌犯的人生轨迹也有了深刻的感悟。杜湘东,嫌犯姚斌彬、许文革,三个主人公都是三十年世事变迁中被时间忽略的小人物,但这场追逐贯穿了几个当事人几乎全部的生活。他们处境、职业大不相同,却生活在同样的社会氛围中,他们必须面对各自的生活,坚守自己的善良。作家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也试图影响读者的价值观,并期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1票

《向西,向西,向南》

《钟山》2017年第1期 作者:王安忆

王春林:长期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一部优秀作品的生成,首要的前提就是作家必须对世界、生活或者人性有新的洞察与发现。长期置身于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王安忆,或许与自身本就属于中产阶级阶层有关,多年来对于这一社会新阶层的生活有着可谓是感同身受的真切体会。唯其如此,她才能够以一颗敏感的心灵体察发现隐藏于中产阶级养尊处优的体面生活背后的精神隐痛。她的《向西,向西,向南》,就是这样一部凝结着王安忆生活新发现的中篇小说力作。

张燕玲:王安忆以开阔的小说视野,笔尖下笃定鲜活的人物,层层递进的命运,活色生香的日常,以及色香味诱人的温州菜等等,一一展现了人物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的精神困境与漂泊命运,以及进取向善和世界性时代大潮的精神指向,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和叙述功力。

李云雷:王安忆的创作力依然敏锐、饱满,在这篇小说中,她以绵密的针线书写了两个海外新移民的故事,她们的身世飘零中带着这个时代中国的印迹,在她们的离合悲欢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经验与新生活,以及新世纪海外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王安忆扎实的叙述让小说闪现出了光彩。

李国平:这是一篇有艺术感染力的小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位漂泊的女性的命运相交,复活了人生的一种情景。可以把小说放在中西文化冲突、族群认同层面上解读。亦可在离散的背景上读出“我从那里来,我往那里去”的追问。

孟繁华:小说题目很像是挺进或出发,目标决绝然后拐了弯儿。女性之间的交往与男性是如此的不同,她们的靠近需越过漫长的道路。小说铺排的耐心,节奏分寸掌控的不疾不徐,显示了作家的成熟和老道。两个女人究竟要向哪里呢?小说还是写了人的不知所终的精神难题。

洪治纲:两个中国女人,由大陆到柏林再到纽约,又从纽约奔赴加州,带着逐梦的移民生活,在东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中,终于尝够了世间的各种滋味。在情感上,她们找不到心灵的皈依;在性别上,她们找不到平等的空间;在文化中,她们找不到精神的归宿。或许,这正是王安忆意欲传达的现代女性的多种困惑。

胡殷红:《向西,向西,向南》讲述了中年女子在德国和美国飘零的生活和她们煎熬的心路历程。王安忆的这部作品,情节并不曲折,魔幻色彩也不浓重,对性爱的描写并没有过多,但作品中深刻地表现出,女性在现代生活中失去尊严和争取尊严的坚韧精神。看似是一部世俗小说,但从叙事和结构及语言上书写得干净而雅致,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步树立起女人一生追求的尊严。这部作品把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陈玉洁、徐美棠刻画得生动而鲜活,就像我们身边熟悉的朋友。

贺绍俊:小说写了两个移民海外的女性,萍水相逢,却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有了相知的友情。王安忆完全采取了另外一种路子来讲述这个故事,她的叙述有一种游移不定的状态,与故事的漂泊感相互呼应。虽然主题并非多么新颖,何况移民故事王安忆也写过不少,但我们能够从中发现王安忆在语言上的自觉追求。

★11票

《大乔小乔》

《收获》2017年第2期 作者:张悦然

王春林: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大乔”乔琳,还是“小乔”许妍,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都是人生悲剧的被迫承受者。乔琳的悲剧结局自不必说,许妍的悲剧则在于,尽管她为了攀入沈皓明的上等权贵家庭而做出了特别积极的努力,经受了百般的自我委屈,但终归无法打破当下时代其实已经高度凝固化了的阶层藩篱,终于还是被沈皓明弃之如敝履了。

张 莉:作品关于一对姐妹,也關于生育政策。小说故事沉静中有波澜,跌宕而山重水复。这是有关历史节点的作品,关乎一代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同时,也关乎普遍意义上的姐妹情谊。

张燕玲:这是一篇在精神上向吉根《姐妹》的致敬之作,一个不该出生的二胎成人后对家人的叙述。因超生父亲被开除,烦恼母亲无止境的上访,贫穷绝望的原生家庭尤其姐姐的命运成为妹妹的心事,在逃避与小心翼翼守护自己来之不易的生活挣扎中,最终因果相报,该来的还是来了,妹妹也无法把握自我。所幸,小说以妹妹对姐姐那无父无母的孩子的牵挂收束,给这个悲情故事一抹人间暖意。

李国平:这是一篇调子不高但却沉静、具有悲剧内涵、引人深思的小说。小说写了一家两代人的悲剧,但两代人本身无法分离,写时代在两代人身上的投影和影响,但问责的并不全是干涉人的外部环境,还有深深的人生境况和人性醒悟、提升本身。

杨庆祥:走过青春忧伤,也过问过父辈历史,张悦然终于以优雅的姿态后撤一步,开始触碰真正属于“80后”一代人的独特记忆。在历史与时代的大政策之下,小说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是,在被质疑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一代人正在经历的当下历史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小说结尾处的“做另外一个人”的机会又如何在普遍的意义上被获取?这一代人承担的时代的悲伤与罪恶该如何纾解,他们又如何才能与这个世界真正和解?这篇小说让读者看到习惯建构自我的“80后”作家开始思考和解决与世界之间的问题,相融或者对抗,妥协或者逃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记忆与当下之间,张悦然做出了表率。

胡殷红:《大乔小乔》讲述的是一对姐妹,抑或说是写妹妹对姐姐的复杂感情,重点在于妹妹这个人物的成长和自我救赎。作品以“计划生育”年代为背景,妹妹是超生的,为此父母失丢了工作,生活绝望。妹妹独闯北京,姐姐留在父母身边,无法忍受家庭重压,姐姐到北京向妹妹求助。小说围绕着妹妹患得患失的心理展开。而读者能领悟的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因为过去境遇所形成的扭曲和偏斜的世界观,但它也许会因为某些事情的发生而再度改变或者获得矫正。”

★11票

《李海叔叔》

《收获》2016年第1期 作者:尹学芸

王春林:《李海叔叔》,毫无疑问是近期一部特别值得注意的中篇小说。其思想艺术成功处,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小说既然题名为“李海叔叔”,其首先一点,当然就是对于李海叔叔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代所铸就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发现与塑造。

其次,是对于人情往来过程中人情世故的精准捕捉与表达。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尹学芸在复杂纠缠如乱麻的人情世故的表现方面,分寸拿捏把握得特别到位。

第三,是一种自我谴责的忏悔意识的传达。李海叔叔晚年罹患脑血栓,瘫痪在床数年,特别希望能够再见到曾经和自己长期通信的“我”。但因为多年来形成的心结作祟的缘故,“我”却一再推迟拖延,等到“我”和姐姐他们终于决定要去看一下李海叔叔的时候,他却已经不幸辞世撒手人寰了。也正因此,到最后,彻底了解事情真相,或者说彻底洞明人生某一方面本质的“我”方才陷入到了一种难以解脱的自谴状态之中。

任芙康:李海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两家人的故事,十足是一页当代乡村史的文学纪录。九曲回环的构思,荡气回肠的经营,作品用苦难里的悲凉,悲凉里的情感,情感里的人性,揉搓出少见的柔韧性与深广度。

张 莉:尹学芸是对人情世故、世间百态有着深刻洞察力的小说家,这部作品不仅写出了世间炎凉,也写下了一个人精神上的屈辱与疑难,读来实在令人感喟。

张燕玲:这是一个情感饱满而内敛节制的独特故事,通过李海叔叔与“爸爸”的几十年往来,从困难时期,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相互期待、相互守望与相互成就,到时代更新之后的相互回避,把时代变迁中人际与家庭情感裂变的丰富性,相生相应于庸常琐碎的家常中,亲切而密实,隐忍又友善,灵动见重量。

李云雷:《李海叔叔》通过两家人数十年的交往,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微妙、幽暗之处,小说以李海叔叔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中心,以主人公“我”不同时期对他的印象为线索,写出了人心与人性在那个年代的幽深,以及明亮。

李国平:尹学芸的创作,几乎成为一种现象,但现象背后有规律,非艺术的修炼,对人生况味的体味不能解释。她的创作非大事件,乃小记忆,但人间温暖,世态凉热充溢其间。她的笔触沉静、低缓、平淡,但又分明可以读出一种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胡殷红:作品中的“我”是一位文学女青年,由于骨子里对文学的热爱,影响了“我”的婚姻爱情和日常生活,乃至“我”的价值观。在特定历史时代,“我”眼中的李海叔叔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有根基和力量的。因为“我”的置身其中,所以小说对世俗人情的描述细致入微,对“我”在现实生活和在文学道路上的挣扎,也有自省和认知。作品的思想深度在于对“我”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深度解剖。

★11票

《大裂》

《西湖》2017年第6期 作者:胡迁

杨庆祥:少年人的故事总是百看不厌的,因为那里总是充满青春活力,更因为那里承载着太多未知的希望,至少是充满多重的可能性。但胡迁的少年故事却充满暴力和血腥,有令人窒息的失败,更有漫无边际的绝望。在荒芜破败的无主之地,正当大好年华的一群人进行粗暴残忍的肢体斗争。但这终究是个有黄金的世界,这世界终究存在执着寻找黄金的人。“在荒地里找黄金”的故事奇特而充满吸引力,胡迁以那些被消耗的年华的混乱和苍凉揭示着无边的灰暗和可贵的希望。

孟繁华:小说以极端化的方式书写这代人的迷茫、无助甚至绝望。他们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所有的选择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坚信黄金的存在,使小说如一缕阳光照亮了洞穴。

胡殷红:《大裂》真实地描述了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面临的状况。尽管在作家笔下那段日子像野蛮生长的蒿草,但却是他们不能忘却的最具的生命力的时期。他们也有过反思:“真正可贵的事物,是在世界的夹缝中,而不是悲觀在世界的夹缝中。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会对整个生命的秩序有由衷的感动。”

★10票

《松林夜宴图》

《收获》2017年第4期 作者:孙频

王春林:归根结底,孙频的这部作品之所以被命名为《松林夜宴图》,正与外公专门留给李佳音的这幅《松林夜宴图》存在着紧密关联。在一部篇幅不算很大的中篇小说中,借助于一幅山水画,既能够拥有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跨度,更能够对现实与历史双重维度中的知识分子简直就是苦难缠身的精神困境做深度的勘探与透视,所充分凸显出的,正是“80后”女作家孙频越来越值得肯定的思想艺术能力,是她一种殊为难能可贵的精品意识的生成。也因此,对孙频今后的小说创作,我们理应寄予殷切的厚望。

张 莉:《松林夜宴图》关注两代艺术家在各自的时代里的不同的命运。这是一部深具象征意味的作品,孙频对时代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她总是把人物推到一个极端和绝境,对他们的内心深处难以言喻的东西深入分析,并有力地呈现出来,由此,她不仅仅写出了个人生存的黑暗,也写出了时代内部的某处幽微。

李国平:孙频是近年来青年作家中辩识度很高的一位作家,有人称她为年轻写作中的“异数”,我则认为,她的创作甚至有某种“不合时宜”性,她的创作是某种时尚写作的反动。这篇《松林夜宴图》可以读出作者的功力,作者的文学接受,作者连接历史和现实的努力,这个努力中又可读出对新时期以来形成的文学传统的尊重。

杨庆祥:一幅可以被多重解读的画作携带着祖辈与历史的秘密,也隐喻着当下艺术家的生活难题。悠然平和或饥饿焦虑,《松林夜宴图》的矛盾艺术,也是现代人生活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寻找罗梵的过程是带着爱的名义的自我寻找,也是对外公遗言真实含义的建构。和被历史裹挟的外公一样,今天的你我与他同样被时代裹挟,唯有“美丽而徒劳”的艺术永恒,隐藏故事与秘密,也隐藏历史的激荡与人性的挣扎。结尾稍稍降低了整篇小说的格调,复杂幽暗的微妙与变化可以有更深刻的挖掘。

洪治纲:这是一部有关荒凉的寓言性作品。从肉体的荒凉到精神的荒凉,从情感的荒凉到理想的荒凉,现实总是以这样或那樣的方式,将李佳音和她的祖父精确地勾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别有意味的循环式圈套。作者借此道出了个体与世界之间永难和解的状态,也使小说呈现出某种寓言性质。

胡殷红:《松林夜宴图》刻画出两代艺术家在不同时代里的不同命运。作家怀着深深的悲悯情怀,关注在社会发展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挣扎。作品的内涵和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向是,试图把作家所认识到的、人的命运的某种内核通过文学表达出来,呈现给读者特立独行的探索性的文学文本。

贺绍俊:孙频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风格,她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结果化为一种激情。《松林夜宴图》是一篇能将主观精神与人的生存境遇有效结合并形成强烈刺激性风格的作品。艺术、理想、爱情在生存困境中的脆弱感是作品反复咏叹的主题。而作者对美术的敏锐感觉和对人性异化的极端表现,则是这篇小说引人注目的两大亮点。

★10票

《丹麦奶糖》

《人民文学》2017年第1期 作者:刘建东

王春林:毫无疑问,刘建东的《丹麦奶糖》是一部意在书写表现当下时代现实生活的中篇小说。作家必须以一种类似于社会学那样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解剖,然后再把此种理性分析的结果有机地融汇到自己的艺术直觉之中,由此而最终奉献给读者的终端产品,就是一部饱满而形象的文学作品。对刘建东的《丹麦奶糖》,我们便可以做如是解。从根本上说,唯其因为刘建东是一位深刻的怀疑主义者,所以,他也才可能依托于《丹麦奶糖》这部中篇小说,在深入探究当下时代幽暗现实的同时,也对知识主体的精神涣散状态做一种形象的艺术表现。

任芙康:小说贯穿着底层人物与成功人士两条故事线。二者独自延伸,又互相交织。彼此给予对方支撑或参照,但各自的命运之旅,终将难以重合为同一条生命轨迹。作者提炼出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景象,完成了上述意图的文学催生。

张 莉:这是一个有象征意味的作品,透过具体的实相,作家写出了一代人心灵的迷茫。

李国平:说刘建东的小说近年来有个飞跃,似乎不合适,因为他早就是一个层次很高、且有探索精神的作家。但是说他的创作因为两个中篇小说一下子引人注目,恐也不为过。这两个中篇一为《阅读与欣赏》,一为《丹麦奶糖》。前者为工业题材,或为某种题材论打开了新天地;后者具有鲜明的意向性,隐喻和象征的引入一下子打开了写实性,会给中篇创作精神的飞跃提供某种启迪。

孟繁华:这是一篇书写“60后”一代心路历程的小说,也是一代人的成长变异史。梦想曾是这代人最初的人生原动力,但进入社会之后,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改变了他们设定的轨迹。莫名的丹麦奶糖只是一个隐喻,它来历不明若隐若现,却对小说的结构和深层意义起到重要的作用。

胡殷红:《丹麦奶糖》这部作品纯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和西方现代派表现技法,那种神秘与荒诞和现实的残酷,直戳生活和人性本质。看似很生活化的场景,却被“奶糖”的神秘拉扯得里出外进,跌宕起伏。作家在创作中充分调动生活积累,用细节充实人物的言行。“而细节来自生动的创造,创造又来自于生活的丰富。除了让人物本身更加立体与饱满,形象更加突出,也会让小说本身具有优美的韵律,小说本身应该有韵律。”

★10票

《父》

《花城》2016年第1期 作者:陈希我

王春林:陈希我的中篇小说《父》把这种“父与子”冲突的主题推向了某种极端状态,不仅并非“父慈子孝”,而是干脆就走向了“父不慈”“子不孝”,走向了对于父子伦理的一种彻底僭越和颠覆。

只要是熟悉陈希我的读者,就都知道,陈希我的小说写作,一贯以对于道德伦理的冒犯与挑战为其根本特色。中篇小说《父》的写作,以其对于“父慈子孝”伦理的僭越与颠覆,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着这一点。

任芙康:小说告诉读者,老年社会,问题多多,岂止一个“钱”字了得。透过父亲的走失,用铺洒种种柴米油盐的琐碎方式,大胆、真切地反映出当下整个社会的、老年自身的、子女后辈的种种缺失,发人深省。

张 莉:这是讲述父子矛盾冲突的作品。父亲失踪了,儿子们是否是孝的?小说写出了父不慈、子不孝的残忍事实。作为中国文学现场中的最勇敢的冒犯者,作家陈希我写了一个令人无法面对的家庭内部真相,但读者的思考很难只停留在内部。冒犯的是虚伪,挑战的是庸常。作家的敏感和勇敢值得赞扬。

张燕玲:这是一部有思想重量的小说,情感饱满而内敛,结构分明而紧致,笔尖聪敏而犀利地层层撕裂中国家庭的外衣,让每个人在审父中自省,从而在传统的“父慈子孝”家庭伦理的溃败与内心的荒凉中,实现灵魂的拷问。所幸,有祖孙相知在,结尾的亡灵幻境为人性的自我救赎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令我们真切触摸到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才情与先锋态度,以及精准的文学表达,弥足珍贵。

李国平:陈希我是一个执着于自己的文学观,建立了自己的小说哲学的作家。在光影和暗影之间,在温暖和冰冷之间,陈希我有自己的认知和选择,这也和他对世界、人性的认知与解读有关。但是如果深读他的小说,还是可读出冰冷之下的温热。“文学就是冒犯”,小说是审判,大悲凉之下还有不灭的自审和自期。

贺绍俊:陈希我一如既往地以一种果敢的“冒犯”精神书写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父》直面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之一“孝”,揭示孝的对象——父,在一个革命无比亢奋的年代里如何逐渐成为一个空壳化的称谓,陈希我将一切无情地撕裂开来,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而最深刻的一笔是,陈希我不仅通过爷爷这一形象批判了过去年代的反人伦性,而且也赋予其反思历史的功能,以此警示今天。

★9票

《罐子》

《上海文学》2017年第6期 作者:葛亮

张学昕:罐子,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物件,但是在葛亮的这个短篇小说中,它却承载了侉叔和小易的不愿为人知的一生,熬制多年的“老卤”从罐子倒出来的时刻,就预示着一段隐秘的历史将走出阴暗,曝光在人们的面前。这篇小说的亮点在于故事中植入了“悬疑”“惊悚”的因素,小说中人物历史的空缺恰为历史真相的曝光造足了“声势”,当空缺被倒回来填补的时候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畅淋漓,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在虚实之间更好地辩清历史。

张 莉:小说使用了志怪形式,講述的却是严肃的历史问题。作为从内地出生之后活跃于港台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葛亮的经历展现了当代文学流动性和跨越性的特点,也使他的作品里有了有意味的混杂性:它是好看的,但同时又是深入的。

杨庆祥:略显诡异虚幻的情节中隐现着遥远的厚重记忆,历史的悲剧终究以更为惨烈的状态浮出地表,但真实的生命创伤能否在这样的架构和铺陈中得到疗愈?答案显然令人失望,但小说的魅力或许也在此间得到展现。“一文饼 一匙鲜”里隐藏着一个复仇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对平凡生活的热切期待。葛亮极为擅长于细微处着力,极为擅长营造看似波澜不惊的哀伤气息。饱满的细节里是五谷杂粮构建起的人间情味,唏嘘慨叹中却是无法否认的戏假情真。

贺绍俊:小说出自年轻的“80后”,但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一种历史感和书香气。

★8票

《化城》

《人民文学》2017年第10期 作者:计文君

张 莉:小说讲述的是最为鲜活的世界,那既是切实的同时又是虚拟的。所谓化城,是可以幻化的虚拟之城,同时也是心灵安顿之所在。这是一部既具体但又深具象喻色彩的作品。

张燕玲:这是一部直刺时代神经的犀利之作。“80后”底层女孩姜丽丽在残酷的生存境遇中,向着成功的逆袭之路披荆斩棘,不断得到,也不断失去,在“人设崩塌”的同时,完成“人设重建”,然后再崩塌,一个个轮回触目可见,处处都是无以安放的身体与心灵。如此的荒诞,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所在,至此,小说艺术地抵达 思想深度与现实批判力度。

孟繁华:《化城》是围绕当下备受关注的新媒体展开的故事,故事背后是主人公的个人奋斗史和精神史。故事本身并不复杂,生活在媒体时代,我们似乎对于类似的报道司空见惯,而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同于新闻报道,文学往往是人性的镜像而不是事件的记录。从某种程度上讲,小说中的酱紫照出的恰恰是初入媒体时代,人们的匿名狂欢及其伦理困境。

★8票

《封锁》

《上海文学》2016年第8期 作者:小白

贺绍俊:这是一篇惊悚式的海派书写,也是对家国叙事的边际化书写。小白重新处理革命历史资源的能力以及精英化的审美趣味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7票

《生死课》

《十月》2017年第5期 作者:胡性能

任芙康:一群社会底层的卑微生命,经作者深情厚义地推介,传递出人性的温暖和可靠。整个阅读过程,真的如同上过一堂触及灵魂的“生死课”。尤其欣赏作品澄澈清明的情怀,让读者的内心世界,可以得到宗教般的飞升。

张 莉:从殓葬师的经验入手,小说引领读者直面人的亡灵与人的生死。何谓生,何谓死,小说进行了深入深刻的思考。

张燕玲:作者试图通过小久父子的殡葬生活与命运,深入生存社会的底层空间,给我们讲述了普通百姓关于生与死的课题。作者把同情之理解深切注入每个人物,无论生,还是死,都赋予足够的尊重,使人物哪怕在生命最后一程都走得有尊严,唯此,主人公小久作为人生摆渡者的形象得以鲜活动人,卑微而高大。小说结构紧致,描述富于质感,生动的细节里充盈着人性的温情,也弥漫着黯然与惆怅。

李国平:一个特殊的题材领域,时常回避的生活一角,胡性能以一种尊严的名义打开它。生死课及生活课,事涉职业与世俗、物质与精神、身体与灵魂,还有某种借渡与让渡。生与死,是一个具象的存在,也是一个抽象伪命题,《生死课》不舍“近”,但求“远”。

★7票

《麦子熟了》

《人民文学》2016年第10期 作者:许春樵

洪治纲:这是一部底层叙事的丰沛之作。麦叶、麦穗、麦苗、老耿等一群进城务工人员,原本只是带着朴素的愿望,通过体力劳动来改变困顿的生活,不料却陷入一个又一个欲望的陷阱之中,演绎了各种难以言说的坎坷际遇,同时也展示了底层人群对尊严与伦理的绝决式的捍卫。

胡殷红:这是一部观照现实,关注人性的小说。《麦子熟了》几乎是用写实的笔法揭示社会底层苦不堪言的生存状态和扎心的精神磨难。故事中的麦叶、老耿等历尽生活的苦行,却依旧心存善良、恪守诚信、自尊自立的人物形象鲜活而坚实,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作品在探寻人性角度问题着笔浅却立意深,在当代文学中的确值得人沉思。”

★7票

《第三把手》

《收获》2017年第3期 作者:王手

任芙康:通常,一家民营小厂的艰辛前行,往往躲不开种种外在的风浪。王手的手,却避开了这类常见的小说触角,而直接“把玩”到了内部成员的恩怨情仇。作者具有对生活的老辣观察,再运用精妙的故事与精粹的文字,成功地借助“第三把手”,将琐屑庸常的生活画面摇曳生姿起来。

张学昕:王手写故事的风格一贯是细腻而纯粹的,《第三把手》这个中篇小说亦如此。故事简单却不失细腻的描述,寻常却有着耐人琢磨的意趣。王手巧妙地用了一个概念的转换,所谓的“第三把手”,换一种我们日常庸俗的称呼,其实就是“小三儿”,只不过作者切换了另一种视角,或者说是更广阔的视角,以更全面更理性的方式对故事中的“小三儿”进行了重新的评估,但是,他尽可能地客观呈现,而不做主观的干预,真正的评判留给读者自己。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从“小三儿”到“第三把手”只不过是从情感方面冲击的一脉,细看整篇小说的叙事视角,王手想通过“我”及“我”的丈夫所代表的现代浙商与李回珍等代表的农民出身、吃苦耐劳白手起家的传统浙商所产生的矛盾,试图描绘出大部分温州人的商业观、价值观以及伦理情感的流变。

洪治纲:道德困境一直是当下很多小说所探讨的内核,这部小说也不例外。年轻能干、思维清晰、独当一面的周节如,深得老板李金锁的欢心,由“小三”变成了厂里的第三把手。这个第三把手,不仅将李金锁的夫妻关系推入危境,也将工厂发展与世俗伦理置入冲突之中。尤其是当她成为整个工业区的重要人物,甚至比李金锁还能干的时候,人性、伦理和现實之间的各种纠葛,终于将每个人都推到了尴尬之中。

胡殷红: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作家给“我”,赋予了喜剧色彩和戏剧效果,妙趣横生的“我”所看到的其实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人性本质。小说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温州人艰辛、努力、抠门的致富过程,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改革开放后温州人精神空间、传统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变化的过程中,作家对生活和人性的体悟和了解,以及对现代商业整体发展环境中,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商业管理手段的矛盾的解读和剖析。

贺绍俊:王手的《第三把手》往俗了说,是写了一个当“小三”的女性。但他完全以一种脱俗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他并没有按人们习惯性的思维从婚姻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理解“小三”问题,不是孤立地对周节如以及张国粮在性爱上的行为进行道德审判,而是将他们的行为放在一个家庭经商创业的过程中来考量,于是几个人物的刻画变得活色生香,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得到充分的展现。

(审读委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未入选作品

★6票

《一天》

《钟山》2017年第5期 作者:田耳

★5票

《花满月》

《北京文学》2017年第1期 作者:方方

★4票

《义乌之囚》

《人民文学》2016年第10期 作者:陈河

★4票

《沙漠里的叶绿素》

《青年文学》2017年第7期 作者:王凯

★4票

《飞行家》

《天涯》2017年第1期 作者:双雪涛

★4票

《所有的星星都有秘密》

《人民文学》2017年第7期 作者:肖勤

★4票

《鲜花岭上鲜花开》

《人民文学》2017年第8期 作者:徐贵祥

★3票

《六渡桥消失之前》

《人民文学》2017年第4期 作者:谢络绎

★3票

《风中事》

《十月》2016年第4期 作者:张楚

★3票

《隐疾》

《作家》2016年第6期 作者:裘山山

★2票

《水岸云庐》

《长江文艺》2017年第7期 作者:蒋韵

★2票

《直立行走》

《当代》2016年第6期 作者:宋小词

★2票

《蛇吻》

《十月》2017年第6期 作者:张学东

★2票

《摩擦取火》

《芒种》2017年第9期 作者:陈仓

★2票

《世上最长的分手距离》

中国台北大田出版公司《舍不得不见你》

2017年8月 作者:钟文音(中国台湾)

(未入选作品评语详见《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作品集》)

猜你喜欢
小说
比照联想:小说教学中理解感悟的新探索
谜地(小说)
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小说三题)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识“心”术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致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