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你就夸夸我

2019-02-05 06:16Leah
科学Fans 2019年9期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夸赞

Leah

最直接的需求

板栗:我好像加入了一个特别积极向上的群,本来因为没考好,心情沮丧,结果被群里的大家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有昨天嘴馋偷喝铲屎官的酸奶,被夸胃口好;不小心弄翻了花盆,也被夸成青春无敌有活力。是我板某猫飘了,还是大家吃错药了,怎么突然这么正能量了?

蛋黄:你所说的夸夸群,其实最开始只是豆瓣的一个相互表扬小组,后来在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高校学生的推广下,在全社会掀起一阵“夸夸我”的风潮。在如今这个充满比较与审视的社会中,在浸透着疲惫无助的时刻里,不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都积压了大量的负能量,想要释放吐槽,急需心灵治愈。“夸夸群”无疑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沟通方式,新颖独特,甚至有人将之比作不花门票的“群口相声”。任伺想说的话或不愉快的事情,在蜂拥而至的夸赞中被稀释消散;无须投入物质或精神资源,将“独愁”转化为众乐。

板栗:更神奇的是,这样的夸奖群竟然持续到了现在,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夸完就散。

蛋黄:夸夸群之所以不像过去的“喷喷群”“互怼群”那样,很快被大众打入冷宫,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人“爱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人们之所以想要被夸,喜欢赞美,是对于“被认可”的追求。在认可中获取自尊自信,这无可厚非。但在夸夸群里,求夸者和夸奖者内心显然都明白,你来我往的言语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也就不存在认可与否的态度。那么,被夸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呢?是来自陌生人单纯的接纳与善意。毫无理由的表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带给被夸者温情与陪伴,这就是“爱与归属”最直接的感受。

LINK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

夸与被夸

①皮格马利翁效應

又称人际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板栗:相比于夸人,我更希望接受夸赞,所以我其实无法理解那些夸奖者是靠什么心理力量支撑着他们无条件夸人的。

蛋黄: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夸奖或赞美他人的行为可能与我们大脑中的纹状体有关——它会对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做出反应。当你决定去赞美别人并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时,纹状体会被激活,并释放大量的多巴胺,让人兴奋、快乐。所以,夸奖者积极地去挖掘负面信息阳光的一面,在夸别人的过程中,用文字播散自己的善意,不亦乐乎。当然,本质上来说,相当一部分夸奖者在自己的文思泉涌中,不仅获得了快乐,更重要的是也伴随着被欣赏、反被赞美的认可感。

而夸赞与鼓励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大。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皮格马利翁效应①”,就是当我们得到别人的认同时,我们会更容易成功。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的关注度成正比。当老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给出积极的反馈,其智力、学业以及社会行为都朝着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想要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向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夸奖别人不是贬低自己

板栗:我发现我很难去真心诚意地夸奖别人,好像“我夸了他,就意味着我比他弱了,每夸一句,内心就醋意翻滚似的”,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蛋黄:当我们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会发现认可赞赏别人很难,而批评、指责、贬低反而容易得多。这与我们中国的传统“压制”教育方式脱不了关系。“我们都是在打击声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何止一代,多少中国家长和老师都是以更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很少夸奖,生怕孩子骄傲,但这带来的是自信心的损伤,低自尊的代价。当人处于低自尊状态时,夸奖别人在潜意识中会反馈为“贬低自己”。因此,我们会发现现在网络上戾气超重,喷子无数;有人会通过挑剔别人来抬高自己,从而成就自己的自尊。而在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丧文化”“废柴”等集体焦虑的压抑状态下,人们更是很久没有感受到外界的接纳与赞美了。

板栗:也就是说,根本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从小到大接收到的夸奖太少了!(此处@自家铲屎官)

蛋黄:夸夸群,乘着互联网之风,在信息化时代允许陌生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去表达,也许不是实质性的肯定,但却是某种宝贵的善意。这样多视角的交流环境,达到了意外的效果,引发“集体解压”的狂欢。小事可以在夸夸群中变成众口称赞的大事,倒霉事可以在夸夸群中摇身成为“焉知非福”。就像是抱团取暖,又像是廉价但仿真的社交喜剧,但它都是对不可企及的积极幸运人生的模拟,让屏幕前的那个人在高压中长舒一口气。

板栗:嘿嘿,下一次考试,我感觉我又行了。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夸赞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聪明的男人,不吝啬夸赞妻子
限量夸赞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