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9-02-07 13:07储年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结合生活自主性学习课前准备

储年先

摘  要:作为一名新课标下的教育者,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方式不管是在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都会是教学的主要舞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务实求真,多看多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组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准备  自主性学习  结合生活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我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但仍然有花架子式的教学,学生活动了、问题也解决了,但仍有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停留在问题的浅层面上,缺乏深度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的去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创造高效性的教学。对于如何创造高效教学,我有以下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教学中有备无患

以前自己是学生的时候,时常听到教师说每天要备课到深夜,当时还觉得特别的不可思议,觉得教师就是在课堂上教课又不用去参加演讲比赛,为什么要备课这么长的时间啊。直到自己也成为一名教育者才体会到,课前备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决定一堂课质量好坏的重要保障。上课前教师要熟知课本的内容,熟悉课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来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引导,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学到和记住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观察物体(三)》,在上课前我深入研究了课本,了解到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位置的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学生能从三个面观察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可以正确的辨认物体正面、侧面、上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上课前我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教学用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正、侧、上面有什么特点,等学生能够清楚的分清正面、侧面、上面之后。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之中的任意两个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再次观察。在讲课的时候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面前的实物来观察,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准确的看出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使学生在课堂上快速的学习了知识,提高了教学的高效性。

二、培养自主性学习,从本质提高教学高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担任课堂上主人的位置,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上课的过程由于过度关注对于知识的灌输,打压了学生的想法,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所有关于智力的工作都是依赖兴趣的。”而且小学正是容易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推动力,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开头我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计算、分东西的时候往往会有分数情况的出现,究竟什么是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分数的意义。但这堂课我们换一种方式,不是老师带你们去学,而是你们自己通过看课本来告诉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自主的看书去寻找答案,我再巡视每个学生是否都在紧张的自学。几分钟后让学生来回答在书上是否找到了答案,请几个同学来回答。学生:“一個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我:“这个小组的同学总结得非常到位,也非常的完整,值得表扬,我们一起来为他们鼓掌好不好。”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课本中的内容,这样让他们有一种自己可以做小老师的感觉,能够增加他们对研究课本的积极性和兴趣性,简单的自主学习容易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实际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存在,可以说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反我们的数学知识也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妈妈出门买菜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来支付钱财,桥梁的建筑需要桥梁建筑师利用数学知识提前在图纸上计算一下长度及用料的多少。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和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教师要从学生周围的生活场景入手,给学生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到轻松学习的乐趣。

比如,《小数乘法》这节课在讲解时,我引用了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购物的方法。我:“春天的天气特别适合我们去外面放风筝,今天我们就到风筝店去看看,去买我们自己喜欢的风筝。”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风筝店里的几种风筝以及价格。我:“你们喜欢哪种风筝呀,今天的风筝有优惠你们可以多买几个,买回去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学生在下面有说买3个的、有说买4个的。我:“好,大家都已经确定好自己要买几个了,那么来算一下买3个风筝要花多少钱吧,6.5×3=?哇,这里的计算有小数点呀,同学们能用咱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算出来吗?现在和同桌讨论看能不能算出来。”然后我巡视,发现有的同学将6.5元转化成了65角最终算出了结果,并让他去讲台将自己的方法讲给同学。从学生感兴趣的买风筝切入小数的主题,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考的通道,提高了教学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是一个需要我们教师永远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真正地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优待学习好的学生也不忽视每一个差生,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铺好平坦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自己,要将眼光放大、放宽,多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方法,也跟其他教师时刻交流,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为学生创立一个崭新的发展舞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新奇、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任俊杰.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研究案例[J].知识经济,2019(15).

[2]吴富平.浅议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J].教育现代化,2017(51).

[3]何大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

猜你喜欢
结合生活自主性学习课前准备
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
剖析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措施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学数学,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