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2019-02-07 13:07阎百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整合研究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

阎百宇

摘  要:展望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整合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开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手段。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養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笔者现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更容易被感染,更会对动感画面产生兴趣,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图像逼真和试听结合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去学习。比如,在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欣赏一段庐山云雾的影像。然后,我提问:“看完后有什么体会?”学生说:“庐山的云雾真美啊!”随后,我继续追问:“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景象?”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的绒帽,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我看到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我看到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我看到了庐山云雾的美,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眼前的云雾,好像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我看到了庐山的云雾犹如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庐山的云雾真是瞬息万变,姿态万千啊!”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真切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所以,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魅力和吸引力,使学习氛围更加愉快、轻松,学习方式立体化,生动形象,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对有效学习大有裨益。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

古今中外的名家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多媒体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段,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如《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孙膑对双方的马的强弱进行了简单分析的那一段,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来的动画情景,演示出赛马出场顺序,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转败为胜的科学道理。接着启发学生分析有没有其他出马顺序同样能使田忌取胜,并配以动画,显示比赛结果。通过交流发现,孙膑设计的出场格局是使田忌赢得胜利的唯一方法。用这种教学手段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需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突破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思想。众所周知,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更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获取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如学习《奇妙的植物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文中所讲的几种植物的特点,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故意说:“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奇妙的植物?我布置一个作业,看谁知道的最多。网络真奇妙,大家在网络上找一找吧!”学生立刻情绪高涨,兴趣盎然,纷纷上网搜索、查询。学生充满好奇地上网查询,在网上浏览阅读,不仅丰富了知识,还拓展了视野,知道了更多的奇妙植物。如“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种树,名叫‘奠柏,它居然能把人吃掉,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树。”“樟柯树能灭火。科学家们发现,樟柯树之所以能灭火,因为它拥有一个天然的自动‘灭火器。”还有“会搬场的植物”“石头一样的‘生石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有效获取知识的本领。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山村的早晨》这一课,我在总结山村的早晨的特点后,播放有关家乡早晨景点的录像,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我们家乡的早晨有什么特点?它与课文中的“山村的早晨”有什么异同?通过这样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分析比较,充分讨论。这样,既做到了学法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传情,才能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整合研究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
电子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语言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壮族山歌融入高师钢琴课程的整合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