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

2019-02-07 13:07刘冬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高校美术美术欣赏美术教学

刘冬梅

摘  要:国内的教学体系在逐渐地转变,对于高校美术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美术教学在教学中要教授给学生根本的美术知识,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还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美术欣赏,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教学加入了美术欣赏教育,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整体素养。但是,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具有许多的问题,所以下面将对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美术欣赏  高校美术  美术教学  应用  策略

一、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滞后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好,能够迅速理解教师教学内容;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短期内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想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应用差异性教学策略,给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措施落后

高校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措施具有直接关系,教学措施的先进能够促进高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反之,会不利于高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试教育在国内深入人心,其具有许多的弊端,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打压。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选择口传身授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这些落后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压,也使得美术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三)忽略美术欣赏

高校学生仍是成长的特殊时期,所有学生都希望利用美术课堂接受文化陶冶,推动整体素养的加强。社会、家庭、高校都对高校学生具有极大的期望,期望高校学生成为社会人才中坚力量。在教学的时候,美术教师会给学生分享中外美术知识,融合中外美术文化等。美术欣赏作为美术教学里的核心组成要素,大部分美术知识、美术文化都通过作品进行展现,要求教师给学生展现丰富的美术作品,通过美术作品来完成学生的美术知识吸纳。有些教师忽略了美术欣赏的重要作用,导致美术教学和实践相悖。因为美术欣赏力度的缺乏,高校学生无法全身心参与到美术教学里,阻碍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的展现。

(四)教学评价单一

在教学工作大致完成以后,还要求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联系,要求教师对学生开展合理的评价,明确的表述出学生目前学习出现的问题、学习又是等,展现评价结果的实际作用。应试教育对于教学评价这一教学步骤进行了忽略,大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在评价的时候只注重成绩,把期末美术考试当成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准则。单一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消极作用,潜移默化中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丧失学习兴趣。

二、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的课程安排

美术欣赏课程因为本身的艺术欣赏的特征使其和以往的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开展课程设计的时候务必不要根据以往的美术课程开展设计。在开展美术课程设计时可以根据下列内容进行:

1.带领学生体会作品。首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程过程中,欣赏所有的艺术作品的时候,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多维度去体会这个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创造技巧和方法。另外,还要求教师构建所有满足作品的上课环境,使学生能够如临其境的体会和鉴赏作品,慢慢带领学生理解作品,使學生能够逐渐进一步欣赏作品的所有要素和情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去体会作品的真实情感。然后去研究作品的创作手法,完成上一步,学生能够对作品有了大致的深入理解。在认识基础信息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由艺术的角度去研究和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以及主动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去体会作品的所有的技巧应用方式,比如,让学生探讨作品的色彩、线条的表现方式和使用目的等,研究这种方式获得的效果和意义。最后进一步探究作品的美丽。通过上述步骤学生对作品能够有大致的了解,然而这些了解都是较为基本的。所以教师接着还需要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究艺术作品的魅力和历史价值等,以及根据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蕴含的内涵。

2.刺激审美情感。进行美术鉴赏的时候,教师需要刺激学生的审美情感,强化学生的审美观念。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美术教师需要给学生分享艺术家的精妙构想,例如美术造型内涵、作品材料选择、自然环境特征、整体空间构造等。

3.研究内容形势。美术欣赏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教师需要使学生依照作品形式来研究作品内容。通常来讲,艺术作品主要包括三类形式:第一类是意象艺术作品;第二类是具象艺术作品;第三类是抽象艺术作品。作品形式的差异,展现的艺术美感也各有差异。教师能够使学生依照作品的创作背景,来对作品进行划分:十七到十八世纪流行理性主义,作品形式大多为写实风格;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开始盛行,作品形式大多为写意风格;到了二十世纪非理性主义出现,作品形式大多偏向于抽象风格。

4.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美术欣赏课程需要学生充分的展现其主观能动性,为了确保课程的教学水平就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学习。所以,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科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课堂氛围,以及构建和谐的上课环境,构建一个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构建一个美好的美术欣赏课堂。合理的在美术欣赏课程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巧妙地将多样化的内容和类型的美术素材一起、巧妙、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进行美术欣赏,以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并且,教师还能够根据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来按照顺序进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程更具目标性,还能够添加媒体音响设备辅助欣赏教学的开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

结语

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加强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水平,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创造性。所以,高校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应用现代化设备,引导学生开展美术欣赏。

参考文献

[1]佚名.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美与时代(中),2018,769(10):102-103.

[2]刘晓俊.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7(30):176-176.

[3]高常清.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92-92.

猜你喜欢
高校美术美术欣赏美术教学
云南高校美术采风教学的应用研究
试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