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各方力量共商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2019-02-08 08:40蔡晨旭,梁艳,李磊
中国水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苗种农村部

本刊讯(蔡晨旭 梁艳 李磊报道)12月5日,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座谈会、第二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及第四届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崔利锋做了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报告,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代表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开发布《2019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部属单位代表受邀参会。来自有关省(区)渔业主管部门,全国各省(区、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负责人,第二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第四届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专家等,约1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于秀娟主持。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到会致辞。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 李书民

会议对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国家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水生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病害防治技术服务、防疫标准化、产学研管推(疫控)合作、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一是国家水生动物卫生状况进一步透明化,首次正式公开发布年度《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并首次同期出版年度《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英文版。二是重大疫病专项监测有了新突破,今年正式将鲤浮肿病等4种新发外来疫病和国际关注疫病纳入监测范围,首次公布上一年“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阳性和阴性场名单”,为我国水产增殖放流、苗种产地检疫和无规定疫病苗种场创建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在国家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中,首次增加了在场内设置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点要求,同时要求测报点的测报员应具有渔业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资格。此外,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4个省份;《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规划(2017-2025年)》进一步落实,防疫体系进一步健全,能力不断提高;水生动物防疫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等。

会上首次公开发布了《2019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下称“报告”)的中文、英文版。该报告是关于我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数据最全面、信息最权威、面向社会公开出版的专业报告,今年首次同期出版了英文版。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状况,二是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体系状况,三是水生动物疾病监测及预防。报告的发布有利于推动国家水生动物卫生状况透明化,强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彰显负责任水产养殖大国的姿态和良好形象。

会议指出,目前水生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着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渔业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知识结构有待改善,防疫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成果碎片化严重,水产苗种带毒传播问题依然严峻等问题,另外,同一品种多年连养问题也给病原蓄积和定着提供了沃土,提高了发病风险。疫病防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 崔利锋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深入领会并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要求,全面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会议强调,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是依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的一项重要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制度,是从源头严格控制重大疫病传播,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明年争取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铺开。二是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处置工作。扎实落实《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到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引育种中心以及重点苗种场,并及时组织做好染疫养殖场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水生动物疫情。三是加强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做好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19年1、2号》的宣传,努力做到《兽药管理条例》《明白纸》等宣传材料入村、入场、入户,主要养殖企业(合作社)张贴和熟知《明白纸》。四是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依托《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持续推进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科研相关建设项目的落实。五是进一步发挥科研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强产学研管推(疫控)合作机制,系统研究解决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中的瓶颈问题,避免研究成果碎片化。六是加快推进水生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加快推进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并尝试启动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试点。我们国家面积大,养殖品种多,疫病情况复杂,开展区域化管理,从一个场、一个区、一个品种、一种病开始管理,从易到难,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直至全国,循序渐进逐步净化、根除疫病。

会上,山东、青海、广西、江苏、安徽、福建六个省(区)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做了甲壳类贝类、海水鱼和淡水鱼疫病形势分析。

本次会议,还对《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等15项基础性和专业性行业标准进行了集中审定,进一步推动水生动物防疫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苗种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