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

2019-02-08 08:40
中国水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苗种产地

青海:生态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提升渔业生产质量安全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许海抚

青海省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明确开展顶层制度设计,部署渔业养殖绿色有机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完成“青海省水产苗种检疫电子出证平台”建设;积极落实“布局、密度、隔离、清洗、消毒、检疫、监测、处置”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使青海省保持无重大水生动物疫情的良好态势。

广西:强化防治监管,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疫病发生

广西农业农村厅 李伟鹏

广西是2019年新增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省份,通过顶层统筹,强化组织协调,全区范围内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有序推进;加强全区水生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病害测报工作能力;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全面铺开,通过严格执法,规范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扑灭突发疫病,防止疫病蔓延。

江苏:水生动物防疫管理“一体两翼”,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三个必检”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朝晖

江苏省强化水生动物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出台了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和产地检疫制度,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水生动物防控模式,规范检疫程序、检疫行为和检疫处置,水产苗种“三个必检”(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主动申报的必检; 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的水产苗种销往外省的必检;近年来发生过水生动物疫病或者疫病监 测检测到阳性单位的苗种出场必检)。开展重大疫病专项监测、病害测报和和规范用药工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控制重大疫病的暴发流行,结合实际将研究思路与当地病害防控的难点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适合当地应用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并减少了水产动物重要病害的发生。

山东:实现疫病防控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减灾转变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梁勇

山东省坚持完善“一主多元、分工协作”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组织体系,不断夯实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基础,持续开展水生动物重点疫病监测,依托“渔业通”渔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鱼病远程诊断、精准测报。扎实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渔业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开发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发挥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渔业创新团队和渔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势,着力创新开展病防技术研究示范和应急管理服务,示范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

安徽:抓源头、抓生产过程、抓服务,扎实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魏泽能

安徽省积极推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共确认渔业官方兽医资格674人,建立健全水产苗种生产单位数据库,在肥西县和宣州区先行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建立236个重大疫病监测测报点,病害测报面积69.98万亩;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试点3.1万亩,渔药使用量平均下降15.8%,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量下降了23.3%,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福建:全省“一盘棋”+“纵横一体化”,稳步推进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康建平

福建省秉承全省“一盘棋”理念,统筹全省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了由省、市、县三级渔业部门联动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全省“纵横一体化”的防疫网络;扎实推进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预测报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在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任务的基础上拓展省级监测范围;强化监测数据服务于生产,打通技术人员服务于渔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开展主要水产养殖生物及其病原的全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功能基因研究,为病原的快速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关于甲壳类贝类病害形势分析

中山大学 何建国

2019年我国养殖虾蟹病害发生流行程度较2018年有所减轻,造成的经济损失少于往年。通过多年种苗病原净化、生物防控和养殖技术的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等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一批病害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到疫病场地监测,支撑了无特定病原(SPF)苗种生产。建议进一步加强苗种产地检疫,推广SPF和生态防技术,以环境容纳量为基础控制养殖密度,建立养殖管理制度;以病害主动防控为主线,从养殖场建设开始,建立系统防控技术体系。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关于海水鱼疫病形势分析

广东海洋大学 鲁义善

2019年海水鱼疫病发病频率、危害性程度均较2018年有所降低。得益于种苗产地检疫、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和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等措施,总体表现为一是大规模死鱼事件少了;二是随着养殖品种和养殖区域的集中,疫病更集中了;三是主导品种的主要病害发病规律趋于稳定。建议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能与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各省现代农业体系、国家及地方农业产业园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关于淡水鱼疫病形势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曾令兵

2019年,淡水养殖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整体情势比较平稳。但是,春季暴发的草鱼等大宗淡水鱼的细菌性暴发病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损失巨大。此外,2019年大宗淡水鱼的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以及特色淡水鱼鳜鱼、鲈鱼、乌鳢、小龙虾、黄颡鱼等的主要疾病仍然在比较广的范围内发生与流行,危害严重。形势不容乐观,疫病防控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全文请扫二维码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苗种产地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