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生长性能及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2019-02-10 02:41龙冰雁
中国饲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耳病饲粮仔猪

高 仙,龙冰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空气、胎盘、精液等途径传播,对各阶段的猪均有感染性,仔猪感染的死亡率可达70%(张红英,2007)。我国2006年因高致病性PRSSV造成的疫情导致猪业养殖损失巨大,猪肉价格升高。PRRSV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且对宿主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PRRSV能在猪体内持续性感染长达16个月。由于致病病毒的一系列生物学特征,PRRS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治疗十分困难(王俊文,2012)。目前,接种疫苗是控制该病较为有效的途径,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不强,弱病毒疫苗存在潜在风险,因此,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及免疫增强剂对PRRS的预防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草药或植物制剂能刺激动物免疫系统、增强生长性能,且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紫锥菊是一种多年生菊科植物,已被用于人类医学,体外试验表明,紫锥菊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刺激作用,包括促进吞噬作用,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等(胡海燕等,2017)。但紫锥菊能增强免疫的特性是否可以增强PRRSV的免疫效果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饲粮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生长性能及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紫锥菊购买自湖南省某药材公司,根部风干后制成超微粉。将粉末密封后于干燥处保存,待用。

R98 PRRSV株活疫苗购买自湖南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试验使用时每毫升疫苗含10×104的TCID50。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湖南省某规模化猪场进行,选取75头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杂交仔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疫苗对照组和试验1、2、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适应期为7 d,正式试验时,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3.0%、4.5%的紫锥菊粉末。正式试验第1天,疫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肌肉注射2 mL PRRSV疫苗,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式试验为期30 d,每天早晚饲喂两次,自由饮水,基础饲粮组成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指标测定

1.3.1 生长性能 每天记录给料量和饲料剩余量,分别在试验第1、10、20、30天称量仔猪空腹体重,计算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FCR)。

1.3.2 免疫功能 每个重复随机选择一头仔猪,分别在试验第10、20、30天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样品5 mL/头,静置离心后取上层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gM、IgG的浓度以及PRRSV特异性抗体的含量,抗体含量最终以S/P值表示,所有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用SPSS2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注射蓝耳病弱病毒(疫苗对照组)对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与疫苗对照组相比,试验10~20 d,试验2组仔猪ADG增加6.6%(P< 0.05),试 验 1、2、3组 FCR分 别 下 降 4.8%、5.6%、3.7%(P > 0.05);试验 20~ 30 d,试验 1、2、3组仔猪 ADG分别增加 6.5%、7.5%、5.7%(P<0.05),试验1、2组FCR分别显著降低5.7%、5.6%(P<0.05);以整个试验周期来看,试验1、2、3组仔猪平均末重、ADG、FCR均有一定改善,但未达显著水平。除此之外,在试验的各个阶段,试验组仔猪ADFI较疫苗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P> 0.05)。

表2 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疫苗对照组仔猪血清中PRRSV特异性抗体在注射蓝耳病弱病毒10、20、30 d后分别增加41、10、73倍(P < 0.05),而血清中 IgM、IgG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与疫苗对照组相比,试验第20天,试验1、2、3组仔猪血清中PRRSV特异性抗体浓度分别增加9.3%、22.4%、14.6%(P< 0.05),IgM浓度分别增加 4.4%、7.8%、7.3%(P> 0.05);试验第 30天,试验 1、2、3组仔猪血清中PRRSV特异性抗体浓度分别增加10.3%、15.2%、7.2%(P< 0.05),IgM浓 度 分 别 增 加10.0%、11.1%、7.1%(P<0.05)。试验组仔猪在注射蓝耳病弱病毒10 d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IgM浓度较疫苗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在试验各个阶段,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G浓度较疫苗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射蓝耳病弱病毒后,仔猪生长性能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蓝耳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在我国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感染猪群内部和群与群之间的症状差异很大,但感染在猪个体中一直持续,接种疫苗是预防蓝耳病的途径之一。王俊文(2012)研究发现,接种PRRSV疫苗后育肥猪体温升高,ADFI、ADG显著下降。但肖犟(2010)报道,注射PRRSV弱毒株仔猪ADG高于对照组。这些试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试验对象年龄和试验条件不同造成的。紫锥菊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动物生产中也逐渐得到利用,其主要成分包含多糖、烷基酰胺类和咖啡酸衍生物等,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改善生长(牛小飞等,2015)。本试验发现,饲粮中添加紫锥菊显著提高注射病毒组仔猪的ADG、显著降低FCR。Maass N(2004)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紫锥菊汁液显著降低育肥猪FCR,其他生长指标未发现显著变化。贾青辉等(2017)以貉为研究对象,在饲粮中添加1.0%、1.5%的紫锥菊超微粉处理10周,显著增加貉的ADG、ADFI,FCR显著降低。以上研究表明,紫锥菊具有生长促进作用,注射蓝耳病弱病毒时,饲粮中添加紫锥菊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但宋淑珍等(2018)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地上部分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肉羊对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而对肉羊ADG、ADFI和FCR无显著影响。这表明紫锥菊添加部位、浓度和处理对象不同,对动物的处理效果也存在差异。

3.2 饲粮中添加紫锥菊对注射蓝耳病病毒仔猪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注射蓝耳病弱病毒后引起猪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在注射1周左右能在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这一结果在育肥猪和仔猪上都得到证实(王俊文,2012;肖犟,2010)。在本研究中注射蓝耳病弱病毒10 d后仔猪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浓度显著增加,与以往研究相符,且随着注射时间的推移,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浓度逐渐增加,在30 d左右达到最高(王俊文,2012;张红英,2007)。李炳霞等(2016)报道,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促进患蓝耳病仔猪产生特异性抗体,对蓝耳病有显著治疗效果。紫锥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草药,具有免疫增强剂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动物对抗原的抵御能力(Hudson J B等,2012)。牛小飞等(2015)研究表明,灌服紫锥菊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T淋巴细胞CD4亚群的百分率及血液中IL-2的浓度,免疫力显著提高。贾青辉等(2017)报道,饲粮中添加紫锥菊超微粉显著提高貉血清中IgA、IgG的浓度,且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肖犟(2010)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显著提高注射蓝耳病弱病毒仔猪血清中蓝耳病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浓度、延迟抗体维持时间,同时提高血清中IgM、IgG的浓度,不同种类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本试验结果发现,仔猪注射蓝耳病弱病毒时,饲粮中添加紫锥菊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蓝耳病病毒特异性抗体浓度及IgM的浓度。以上研究表明,紫锥菊起到免疫增强剂的作用,能增强蓝耳病弱病毒的免疫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紫锥菊显著促进注射蓝耳病弱病毒仔猪的生长及弱病毒的免疫效果,添加量为3.0%时效果最好。但紫锥菊种类、植株生长土壤类型、收获时植株生长阶段及加工过程都会影响化学成分和活性;同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很大,很难标准化,因此,紫锥菊用于增强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耳病饲粮仔猪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