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小麦玉米两作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在邹平举行

2019-02-11 13:21王博
山东农机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系统优化推广站农业大学

本刊讯:9月4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在邹平举办了小麦玉米两作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演示小麦玉米两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机具新装备、推介规模化生产条件下机器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全省16市和部分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3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和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应邀出席并讲话。

本次活动呈现两大亮点:一是现场演示的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代表了我国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种植业废弃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最高水平;二是首次向社会推介了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机器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展示了机器系统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和软件系统,该软件能根据种植模式、土地规模、适宜作业期自动生成优化的机具配备方案,包括机具规格、型号、数量,并计算出机具作业成本等,可以为规模经营主体科学配备农机装备提供参考,深受广大合作社理事长的欢迎。

当前,各地普遍重“机”轻“化”。该活动就是针对目前各地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托管中过于注重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忽视机具合理配备的现状举办的。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了家庭农场6.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3万户,流转土地334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6.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得到切实提高,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已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但是,从传统农业发展而来的规模经营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阻碍着全省农业更高质量发展。一是生产管理相对粗放,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二是生产模式多种多样,机具利用效率不高;三是前后环节衔接不畅,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四是先进监管手段匮乏,农机信息化发展滞后。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全省以全国的10.3%的农机总动力和9.6%农业生产燃油消耗,完成了全国8.0%的植保、灌溉和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量,亩均动力投入、燃油消耗等偏高,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省农机技术推广站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共同实施了“小麦玉米两作规模化生产技术装备优化配置研究与验证”项目,围绕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机械配备水平、推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促进农机生产管理信息化,重点研究适于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的生产技术模式、机械配备方案、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方案和农机作业技术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项目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一是总结推荐了免少耕和周期耕作两种适应规模化生产要求的技术模式。二是研究了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机器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了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农机装备优化配置软件系统,申请了软件著作权。这在业内属于首创。三是制定了适应规模化生产要求的农机农艺融合的作业技术规范,涵盖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全过程。四是试验了农机信息化监管平台,并用于试验点生产实践。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手段,力争让数学模型更加适应生产实际需求,切实为新型规模经营组织决策提供依据参考。

猜你喜欢
系统优化推广站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ETC系统优化探析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系统2个项目3名个人荣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