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9-02-11 23:21孙凯悦
时代农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术类实际操作机电

孙凯悦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吉林 吉林132000)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意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制度,提高技术类人才的创新能力[1]。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和锻炼,由校企共同派出人员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既有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又有学校规定的考核方案,实现了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1 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职业化教育是先进行理论基础课的讲授,再进行专业实习实践,这种方式容易使理论和实践性相对脱离,对于提高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机电专业学生来说,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因此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技术类专业学生走入社会最关键的问题是了解相应的岗位要求和内容。在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岗位信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现场有技术教师进行指导,第一时间获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出现问题及时修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机会,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操作机会更为宝贵。学徒制培养模式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际操作平台,将实际操作内容引入课堂,在讲授理论课时,配合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随时完成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教学和生产的融合,是现代化技术类学科教学的重要培养方式[2]。学徒制培养方式将实现理论课教学和实际操作环节的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可现场提问,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化解答,再到操作中进行尝试,验证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环节,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过程。

(3)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角色。传统教学环节,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相对被动,教师的讲授内容学生是否消化理解,教师不得而知。在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教师一边讲授,学生一边操作,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在操作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教师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行修正。这个从教到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企业的环节,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接受、理解、修正、提高认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对工作岗位的认知,提前适应岗位角色。

2 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提高教学创新。中职课程教学的侧重是使学生把握基本理论知识,进而学会实践应用。对于机电专业来说,实践操作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中职机电专业理论教学中,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可以将实践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如将系统模拟仿真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使学生通过动态化的多维立体式教学,让沉闷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这样一来,通过动态化的讲解,学生仿佛置身于实践操作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多角度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进行讲解,达到在课堂上的理解消化,有利于时间内容的运用。另外,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手段也是中职机电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课堂教学创新[3]。

(2)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精益求精、踏实、创新,在职业技术类专业教育中就是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对于技术类专业学生来说,工匠精神可以阐发为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4]。在中职机电专业教育中,一方面要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不同类型的实际操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利用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提升课堂趣味性。利用社会资源,开拓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成为行业精英的基本素质。可通过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法律基础、心理学、交际学、文学通识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使自己在融洽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工作。

(3)发挥创新竞赛作用。中职机电专业的专业培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创新能力的要求。由于机电专业注重的是实际操作水平,考核的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理论知识的落脚地是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因此,中职技术类院校大多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机电专业来说,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创新能力竞赛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创新大赛,如机电一体化应用大赛、机器人团体赛,这样既锻炼了专业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校内竞赛,学校可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更高一级的比赛中,不断提升学生专业化水平。利用各种类型的专业竞赛机会,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5]。

总之,学徒制视域下的中职机电专业教育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专业培养和素质培养相融合,将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相契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技术类实际操作机电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技术类工程项目营销策略研究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技术类档案的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