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2-12 01:30柯有力
关键词:胸膜胸腔镜胸腔

祁 雯 柯有力

(武汉市第一医院普胸血管外科,湖北 武汉 430022)

恶性腹腔积液多见于肿瘤晚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体质量下降、贫血、循环功能障碍等恶病质表现,需要进行及时治疗,以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以往临床上针对恶性胸腔积液,主要以胸腔穿刺抽液、胸腔内注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为主,但长期应用效果不佳,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1-3]。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安全性,现对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肺癌20例,乳腺癌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胸腺癌3例,非霍奇淋巴瘤1例,原发肿瘤未明1例。男19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为(49.98±3.08)岁。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前协助患者完成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测,手术治疗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存在支气管阻塞患者;行胸部CT检查,了解患者肺内和胸膜病变位置以及范围。

1.2.2手术操作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健侧肺单肺通气,全部患者均取健侧卧位,消毒铺巾,在患者的腋中线第七根肋间做一切口(约1.5cm)作为操作孔,腋前线第四肋间、第六肋间同样做操作孔(长度约为1cm),与操作孔置入胸腔镜设备后,镜下对胸腔积液进行充分探查,首先需要吸除胸腔内的积液,取可疑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怀疑存在胸膜间皮瘤时,需要选取大量的活检组织,以便于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待胸腔积液性质确诊后,采用滑石粉和沙培林均匀喷洒整个胸腔,滑石粉用量为5~10g,沙培林KE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改为双侧通气,患侧肺复张,分别于腋间操作孔和镜孔上下两条胸腔引流管。对于存在胸腔黏连者,采用电凝钩行胸膜黏连烙断术。对于存在心包液的患者,需要联合进行心包开窗术治疗。全部患者术后夹毕胸管2~4 h后开放,复查时患侧肺复张后,方可根据患者的情况拔出置管。手术前后均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参考WHO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RR)率=(CR+PR)/总病例数×100.0%[4]。

2 结 果

全部患者的胸腔积液有血性或淡黄色,其中伴有血性胸腔积液有12例,淡黄色胸腔积液20例,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中肺癌20例,乳腺癌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胸腺癌3例,非霍奇淋巴瘤1例,原发肿瘤未明1例。全部患者均给予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联合胸膜固定术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肺叶切除术、心包开窗术等相关治疗手段。术后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发现,3个月内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胸腔引流管为2~13 d,平均为(5.04±0.54)d,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术后发热17例,全部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疗效评价:CR22例,PR10例,有效率为100.00%。

3 讨 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的常见表现,会引起一系列的胸膜病理生理性改变,容易引起肺不张,另外压迫纵膈可造成纵膈移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使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导致机体因快速消耗而在短期内死亡,因此需要给予及时的治疗[5]。目前临床上针对恶性胸腔积液,主要以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外科手术、热疗等方法治疗为主,一般胸腔积液抽吸干净后注入抗癌药物或胸膜硬化剂,但由于胸腔积液难以抽吸干净,因此注入的药物难以均匀分散,并且反复穿刺抽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负担,另外反复穿刺注药和腹腔闭式引流,容易造成大量液体丢失,加重患者的机体消耗,同时也容易使胸膜增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6]。胸膜固定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主要的操作是向胸腔内均匀注入抗癌药物或硬化剂,通过利用物理方法,使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是胸腔膜闭锁,抗癌药物进入胸腔膜内可直接杀灭癌细胞[7-8]。当然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疗法仅适用于生命体征良好,生存期超过1~2个月的患者。

本研究中,术后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发现,3个月内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胸腔引流管为2~13 d,平均为(5.04±0.54)d,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术后发热17例,全部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疗效评价:观察组中CR22例,PR10例,有效率为100.00%。提示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胸膜胸腔镜胸腔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