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强环保意识与防制畜禽传染病的措施

2019-02-12 21:34高振泉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257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母源传染病畜禽

高振泉 张 莉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 257100)

畜禽传染病不仅能引起大多数畜禽同时发病,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还可感染人,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及时、正确的防制畜禽传染病,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预防畜禽传染病,坚决贯彻执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建设、运行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才能有效防制畜禽传染病。笔者在实践生产中对畜禽传染病的防疫措施有如下几点建议及体会:

1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生,都与畜禽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畜禽防疫的基础。

1.1 分群饲养 按照畜禽的品种、年龄、饲养目的、体质强弱等进行分群。

1.2 合理饲喂 根据各类动物的营养需要,确定科学的饲养标准和合理的饲养方法以保证畜禽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防止营养缺乏症。

1.3 加强饲养环境卫生 建立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畜禽清洁卫生。畜禽舍内要做到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冬季保暖防寒,夏季凉爽防暑,防止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1.4 做好幼畜禽的饲养管理 对初生仔畜的饲养,除应保证畜舍有适当的温度外,要尽早使其吃到初乳,提高仔畜母源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强仔畜抗病能力。

2 建立合理的防疫制度

2.1 按防疫要求选择饲养场地 圈舍建筑布局要合理,应远离公路、村镇、工厂、学校、水源等;场内生产区域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分开。

2.2 坚持入场消毒 生产区与畜舍人口处设消毒池和更衣室,本场工作人员和饲养员进入生产区时,要更换工作服和鞋。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场,谢绝参观。必要的参观者,须更换防疫服及鞋,并经喷雾消毒或紫外线消毒后方可入内。饲养人员不准互相串走,用具和设备要固定,不能串用。另外消毒池内的消毒药水要定期更换,保证有效浓度,工作服和鞋经常清洗,保持洁净。

2.3 杜绝外来畜禽产品入场 各种畜禽产品不准在畜禽舍内销售,必须运到行政管理区内处理。

2.4 禁止在生产区内屠宰解剖畜禽 不准在生产区和畜禽舍内屠宰或解剖各种病死动物,更不准在生产区内随意乱扔死亡畜禽尸体,病死畜禽应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做好引进畜禽的检疫、防疫工作

自繁自养既有利于畜禽的饲养,又可避免购买畜禽时带进各种传染病。若必须从外单位引进畜禽时应做到不从疫区购买;买入后要隔离1~2个月,确认健康无病,方可与原来的动物合群饲养。入场隔离检疫时,发现病畜禽,应立即严格处理。

4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消毒的目的在于杀灭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病原体,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应做到:

4.1 有目的地选用消毒剂 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选择适当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如病毒对碱性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故对病毒性传染病可用碱性消毒药消毒。目前新的消毒药不断推出,效高价廉,应适当选用。

4.2 科学计算消毒制度 要有足够剂量的消毒液。根据圈舍的实际情况,计算用药剂量。如用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带鸡的鸡舍时,其使用量为30ml/m³。

5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免疫接种是提高机体特异性抵抗力,降低动物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5.1 制定周密的免疫计划 畜禽接种各种疫(菌)苗,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产生免疫力。因此根据各种传染病的发病季节,疫(菌)苗产生抗体的时间,做好相应的免疫接种计划,按规定程序接种。

5.2 要科学免疫程序 疫苗的免疫效果除与疫苗质量、机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外,幼龄畜禽体的母源抗体能直接影响和干扰抗体的滴度,甚至完全抑制抗体的产生。因此应进行母源抗体的监测,选择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较低的时间接种。

5.3 免疫效果确定免疫接种的方法 免疫接种的方法很多,有的一种疫苗就有多种免疫方法,究竟用什么方法,应按免疫效果来确定。如鸡新城疫IV系苗可滴鼻、点眼,可饮水免疫,但是滴鼻点眼的效果比饮水法好,因此选择滴鼻点眼法进行免疫。

5.4 宜选择联苗 选择联苗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如猪的三联苗、犬的五联苗等。

6 有目的的进行药物预防和畜禽检疫免疫监测工作

(1)有些畜禽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菌)苗活血清,但某些药品却能较好地控制和消灭畜禽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所以在执业兽医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应用化学药品、中草药进行药物预防。(2)检疫监测是了解疫情、掌握畜禽健康水平、疫情动态和防制从外地传入疫病的重要措施。定期的应用各种方法对畜禽抗体进行免疫监测,有助于分析疫病的流行趋势,对及时做好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十分重要。

7 及时正确的诊断与病畜(禽)的治疗

(1)当畜禽中发生某种传染病时,要尽快的应用各种诊断方法进行常规诊断和特异性诊断。达到及早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继续加大传播。(2)确诊后病畜禽进行隔离治疗,增强病畜禽机体防御能力的基础上对症治疗和病因疗法相结合,并且加强护理。治疗可减少因传染病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又是消除传染源,防止疫病扩散的一种措施。但注意的是,在治疗中要考虑治疗的经济价值和防疫原则,防止疫病的扩大传播。对经济和防疫上认为不易治疗的病畜禽,为了控制疫情,应捕杀处理。处置尸体的方法有加工利用的、掩埋、焚烧等三种,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加以选择。

最后传染病病畜禽的粪便中常含有多量病原体,必需认真处理,因此养殖场(户)应在畜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养殖量的大小合理建设、运行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根据情况和条件进行堆积发酵和化学药品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堆积发酵法最常见,既可以达到环保要求,又达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效果,也可达到消毒灭源的目的。

猜你喜欢
母源传染病畜禽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猪母源抗体的应用
母源抗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