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及防控重点

2019-02-12 22:29黄新玉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餐厨野猪猪瘟

黄新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街道畜牧兽医站,广西北海 536000)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及烈性传染病,其特征类似虹彩病毒和痘病毒,并且仅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缩小其危害面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养猪的基数极大,超过世界总数的一半,但是将近有99%的养殖场户是中小散养户,而且其防疫意识普遍不强,生物安全水平也不高,从而导致非洲瘟疫侵袭面积范围大,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将阐述的重点放在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及防控重点的供给上,以期为这类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1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据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伟生的《对非洲猪瘟的几点思索》报告可知,目前生猪养殖业最大的问题是能繁母猪存栏下降。此外,自2018年8月辽宁沈阳发生的我国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共涉及31个省区并发生129起,其中家猪126起、野猪3起,且散养户、中大型养殖场等不同规模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但是从出栏来看,占比最高的是100~500头规模的猪场。

参照田海蓉、吴宗万等人所撰写的《非洲猪瘟的流行危害及防控措施》文献,可知非洲猪瘟作为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我国规定的传染病,其具有传染病流行的共同特征,即病猪与健康猪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用具和饲养人员与健康猪之间的间接传播;野生动物迁徙和蜱虫叮咬的虫类传播等等。而反观现实,寻找与传染原因相契合的传播渠道,发现目前发现的有关非洲瘟疫病的发病情况有野猪感染、有大小型猪场及散养猪感染,以及在蜱虫和一些猪肉制品中分离到了非洲猪瘟病毒等。为此,笔者认为非洲猪瘟的传染主要可经消化道(口)和呼吸道(鼻)等直接接触途径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气溶胶可引起近距离传播,非洲猪瘟病毒自然传播速度慢。非洲猪瘟病毒还可通过机械带迅速传播。带毒或者污染的精液通过配种造成母猪感染;共用带毒针对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免疫;被污染的环境(土壤、水源);苍蝇、蚊虫、鼠类等也可以进行机械传播;感染动物(家猪、野猪)的移动、运输、交易、污染的猪肉制品(腌制的、熏制的带毒猪肉产品)流通、污染的饲料、猪血液饲料制品均可造成非洲猪瘟病毒的长距离传播。

2 非洲猪瘟的防控重点

结合传播渠道的剖析,可知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不仅应落实到生猪养殖人员,更应该将责任落实地方属地管理、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等部门监管及养殖屠宰业主。其中,防疫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是防控工作的重点,而政府主导的多部门联防则作为防控的有效手段,并要把握一下工作重点。结合近半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分述非洲猪瘟防控要点。

2.1 养殖环节

非洲猪瘟自2008年8月辽宁沈阳发生的我国第一起始,已经在我国定定殖。同时,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局面较为复杂,比如养猪基数极大,绝大多数的养殖场(户)又缺乏防疫意识,生物安全水平欠缺等,决定了规模化猪场、种猪场等作为防控非洲猪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被视作防控这一疫病的底线。为此,兽医主管部门应该做好养殖场(户)的监管工作,及时排查处置不利于猪场及种猪场规模化的因素,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防止养殖场成为非洲猪瘟疫病的发源地。其次,养殖场主作为防疫主体负责人,在防控工作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从养殖环节上严防死守,主要包括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出入限制和消毒,物品及车辆的清洗消毒工作及限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区等。

2.2 流通环节

有关非洲猪瘟的感染,直接途径是接触被感染的血液、粪便、唾弃及尿液,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工具、食品,或处在含有病原体的环境中。而近年来,我国对于生猪养殖行业采取了南猪北养的调运政策,这为生猪感染非洲猪瘟提供了渠道的便利。而农业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已经建立了非洲猪瘟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分区,从而实现规模化的生猪产猪的平衡化管理。同时,流通环节还包括生猪运输前的准备,而这也需要对其进行运输前的产地检疫、落地报检等排查疫病工作。此外,生猪进入市场进行售卖,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相关部门应本着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考虑,强化生猪产品的批发、零售及加工生产,并督促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的义务,严查检疫证明的有无,证物完备与否等工作,从而杜绝扰乱市场公平交易秩序行为发生。

2.3 屠宰环节

非洲猪瘟与其他传染性疫病相比,其感染初期没有明显症状,潜伏期较为长久,经常在感染疫病后的第2至3周才会出现死亡的症状,所以应对生猪设立长期监测措施,以控制或者排查潜伏感染或者隐性感染猪的带毒传播。此外,在屠宰环节中,主要采用的查验是否感染非洲瘟猪疫病的办法是运用PCR的手段对生猪产品进行分批监测。这一手段使用优势是能通过温控设备,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及延伸温度间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严加禁止屠宰来源不明的生猪,甚至屠宰来自疫区或高风险区的生猪。

2.4 餐厨环节

据笔者观察,发现很多散养户通常使用泔水作为饲料进行生猪的喂养,但是从非洲瘟猪的感染情况来看,将近60%的非洲瘟猪的疫病感染均与投喂餐厨剩余物有关。为此,针对餐厨环节的防控,笔者认为通过落实制度强化对地区生猪饲养的管理,禁止养殖户以泔水为饲料喂养生猪,应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以强制措施彻底杜绝疫区餐厨剩余物喂养生猪的问题。但是针对诸如餐厨剩余物的源头管控和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等餐厨剩余物处置工作,我国尚无相关文件出台。此外,餐馆、酒店等作为餐厨大量剩余物来源的主要基地,更应该自觉做好餐厨剩余物收储,禁止直接流向养殖环节,从而从根源上杜绝餐厨剩余物成为疫区产生的导火索。

2.5 野猪环节

前文谈到,野生动物的迁徙作为非洲猪瘟这类感染性疫病的共有特征,而野猪属于野生动物的一类,为此其理应视为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据悉,东欧国家的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就与野猪带病毒传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为,野猪与家猪的共存将是防控非洲猪瘟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散养型的家猪与野生猪的接触几率相对较高。而这便要求监管主体林草部门做好巡查巡护工作,并撰写野猪异常死亡的巡查报告,同时针对野猪异常死亡的情况,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及时采样送检并做好相关的处置措施,以防疫病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野猪作为迁徙性动物,其活动范围较广且不确定性,为此这极易造成带有非洲猪瘟等病毒的扩散和蔓延,作为相关责任主体部门,应筹建经费,并针对野外异常死亡野猪的发现者进行相应措施的奖励,从而强化野猪的排查检测的力度,杜绝非洲猪瘟的普及。

2.6 无害化处理环节

具体而言,在人员的管理上,一旦某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那么所涉及到的养殖场工作人员必须进行隔离,从而防止他们进入生猪饲养区;在物品的管理上,疫情区内的猪养殖有关的器具、物品不应该仅做杀毒性的处理,而应及时深埋或者焚烧,从而防止其他健康生猪感染疫病;在车辆的管理上,车辆管理作为无害化处理环节的关键,应该对牲畜运输车、私家车的进入及离开首先作出严格密封的安置,后作出清毒清洗的处理,同时严禁其他无关车辆靠近疫区;最后,在动物管理上,规模化的养殖场由于面积较大,养殖场的业主可能会利用养殖场地养殖其他猫狗鸡等动物,那么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等病毒,养殖场业主应自觉隔离处置这些动物,从而避免它们将病毒带出。

猜你喜欢
餐厨野猪猪瘟
萌萌的小野猪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智慧的野猪
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