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湘西山区中小养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与建议
--以泸溪县为例

2019-02-12 22:29邓云芳郑引妹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泸溪县疫区养猪场

李 军 邓云芳 郑引妹

(1.泸溪县畜牧水产局,湖南泸溪 416100;2.泸溪县浦市镇动物防疫站,湖南泸溪 416100;3.泸溪县武溪镇动物防疫站,湖南泸溪 416100)

1 泸溪县非洲猪瘟防控情况

1.1 泸溪县生猪养殖场情况

全县辖11个乡镇147个村,该县以中小养猪场为主,占全县生猪养殖量2/3以上,养殖场条件简陋,离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有一定的差距。现生猪存栏8.15万头,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不到20家,其中生猪存栏50头以上20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有246家约2.5万头,生猪存栏10头以上50头以下养殖户有950家,约3万头。

1.2 泸溪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1.2.1 加大培训和宣传

为让广大群众与养殖户全面了解非洲猪瘟疫病知识和防控技术,县级组织全县动物防疫员举办专题技术培训会8期,培训防疫450人次,发放专业资料7200份;各乡镇组织养殖户、村级防疫员、驻村干部召开了技术培训会15期,培训人员2685人,发放技术资料45600份;并与生猪养殖户签订了防控责任状,要求养猪场(户)切实履行好防疫主体责任,严防人员进入养殖场,搞好生猪防控,做好消毒灭源,严禁引进疫区生猪等;除了举办技术培训还进村到户宣传,通过印发宣传挂图、排查手册、非洲猪瘟宣传明白纸等,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宣传挂图 1300幅,开展了电视广播和微信平台进行了正面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群防群控,县、乡、村组分别建立了非洲猪瘟防控网络微信群52个,切实做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形成了较好的群防群控的防控氛围。

1.2.2 设卡堵源工作

在泸溪县高速收费站,石榴坪乡、达岚镇、合水镇、解放岩乡、洗溪镇、潭溪镇、武溪镇、浦市镇等边界乡镇(街道)均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和消毒点,设卡17个,有160人参与实行24h值班值守,严防疫区生猪及其产品流入境内,截止目前,共查验生猪及产品运输车辆485车次,检查生猪216车次,猪肉品149.5t。查处猪违规调运案6起,无害化处理违规调运生猪146头,经营、运输无检疫合格证明案5起,处罚3.68万元,案件全部办结,教育35人次。

1.2.3 严格管控调运生猪

严格执行省州报备的点对点企业和备案车辆的生猪及产品流通调运,全县共备案车辆3台,并与其签订责任状,杜绝高风险区(疫区)或途径疫区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入境内,24h值班值守。

1.2.4 落实监管责任

启动了非洲猪瘟疫情Ⅰ级应急响应,下发了《泸溪县非洲猪瘟疫情Ⅰ级应急响应方案》,明确了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的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了应急值守、日报告制度和24h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疫情,能够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实行驻村干部包村,防疫技术干部分片,村组干部联防联动、群防群控的机制,疫情排查严格落实不漏一户一猪,排查登记造册,排查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县共计排查生猪养殖户7852家次,排查生猪数量46.8万头次,排查村4950个次,通过排查,暂未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者可疑病例。

1.3 抓实泔水管理,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餐厨剩余物管控处置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餐厨剩余物(泔水)管理的通告》《泸溪县乡镇餐厨剩余物处置要求的通知》,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专门队伍与全县范围内所有门店餐饮业主签订《禁止向生猪养殖户提供餐厨垃圾(潲水)的责任状》,目前为止,共签订责任状800份。安排专门的收集车辆15台,流动餐厨垃圾收集桶320个,应急人员19人专门对餐厨垃圾进行收集,督促学校解除餐厨垃圾运输合同176份。全县养殖场(户)签订不使用泔水饲喂生猪承诺书1650份,杜绝了泔水饲喂生猪。

1.4 加强非洲猪瘟监测

在全县范围内,特别是养猪场(户)多的乡镇,开展非洲猪瘟的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检测160份样品,暂未发现非洲猪瘟病毒。

2 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方式分析

对于非洲猪瘟疫病来说,直接接触传播是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有载体的情况下,包括带病毒生猪、人体、车辆、工具、饲料等传播更为容易,对于节肢动物机械传播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论证研究。

2.1 生猪及产品跨地区调运

这是最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随着生猪及产品以及种猪的长途调运,造成了动物疫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传播,从疫区向非疫区传播。

2.2 场内不安全环境因素

其在空气中直接传播的距离较短,普遍为2m左右;同时,水源、垫料、粪便、污染物等也是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人员的流动也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饲料销售人员、生猪贩运商等人员的不消毒进场。

2.3 饲料不安全因素

非洲猪瘟会通过饲料传播,例如玉米等接触到非洲猪瘟病毒后;对于血液制品猪血等动物源性饲料来说,若是未在经过充分的高温灭活,则会导致整群猪发病。

2.4 野生动物和散养动物不安全因素

近年来,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许多野生动物数量迅速增加,经常出没于村庄,特别是一些放养场,用家猪与野猪杂交,提高了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机会。

3 中小养猪场非洲猪瘟的具体防控措施探究

3.1 切实落实猪场的封闭式管理

要坚决杜绝其他非工作人员入场,若不得不进入猪场内部,必须做好消毒,且不得进入生产区,尽可能缩减在场时间长度。对于养猪场工作人员、场外人员的衣帽、鞋、用品等均组使用非安特熏蒸彻底消毒,并减少场内与外界的接触[1]。对于出场后再次进场的返场工作人员、车辆、工具等,应视为外来人员或物品进行消毒管理,尤其是返场工作人员必须隔离清洗消毒48h后才能进入生产区。

3.2 严禁引进疫区或通过疫区调运的生猪

在敏感时期或是疑似有非洲猪瘟发病时期,中小养猪场应当暂停调入种猪、仔猪的计划,降低引入疫病的风险。对于个别小型养猪户来说,在空栏再次购入仔猪时,首先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备案报检,到非疫区周边无疫情的正规养猪场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检疫手续齐全的点对点调入,在防疫部门指导下隔离观察45d以上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并在20d内注意观察种猪、仔猪入场后的实际情况。

3.3 严格管控生猪交易

对于养猪场来说,其与生猪贩运户的接触不可避免,然而这也会导致多种疫病的传播,降低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因此,对于中小养猪场来说,在出售生猪时,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与生猪贩运户交流,严禁其进入场内与生猪接触。

3.4 重点展开猪场消毒工作

在非洲猪瘟疫病的防控中,消毒工作的展开尤为重要,消毒能够有效直接杀灭病毒、切断传播途径,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中小养猪场来说,必须要建立起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防疫设施,确保能够对入场人员、车辆、工具、饲料、生活用品、物料等展开熏蒸、喷雾、浸泡、紫外线消毒处理,工作人员消毒后换鞋再入场,尤其是不能从外面市场购买猪肉及其猪肉制品入场,降低疫病感染风险。

严格依照规定的方法、数量、浓度要求等进行消毒;使用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品,保证消毒效果;定期展开消毒,一般每周需进行3次以上消毒处理;必须要落实全场消毒,对猪场内的车辆、工具、饲料加工区、粪便处理区等进行重点消毒。

3.5 提升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1)要指导中小养猪场实行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等饲养管理制度,提高养猪场(户)生物安全防范水平。

(2)要根据养猪场及周边地区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猪免疫程序,严格免疫操作规程,执行“一头一针”,及时清洗消毒,避开疫病交叉感染。

(3)严格按要求贮藏、运输、保管、使用疫苗及生物制品,确保安全有效;严禁使用过期、破损、裂痕的兽药、添加剂和生物制品,并规范处置过期、失效药品。

(4)养猪场内禁止饲养与猪无关的其他动物,做好隔离防护栏,严防猫、狗、鸡、鸭等动物窜入养殖场;并定期做好养猪场灭鼠、灭蝇、灭蚊、灭蜱工作。

(5)养殖场母猪产后排泄物、死胎、胎衣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时到位,运输工具从专用通道进入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理,车辆、人员等清洗后严格进行全面消毒。

3.6 创建适宜的猪场环境

养猪场环境对于非洲猪瘟防控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创建出适宜的猪场环境,及时对猪场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排出处理,保证猪场内空气的清新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生猪的发病率,促使生猪的免疫力、对疫病的抵抗力提升[2]。要定期展开猪场内的粪污清理,保证场内洁净。同时,还要及时清理粪便处理区中的粪污,避免非洲猪瘟的传播。

3.7 结合非瘟高度接触性传播特点切断传播途径

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中,基于小单元低密度水泥实体围栏的猪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可以防止猪群接触传播。因此,在进行中小养猪场的建设中,要确保拥有至少100m的自有道路,且不与其他道路相交叉。将猪栏用彩条布、塑料薄膜、彩钢瓦等格成小单元,定位栏每15头猪隔开;料槽可以使用沙袋完成隔断,尽可能实现每头猪单独配置饮水器,避免饮水污染传播;在猪群不稳定期间,要严格禁止人员踩入栏内;养殖人员进入栏舍前必须更换水鞋、衣服,确保水鞋更换浸泡1h。

4 小结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的传播广泛、致死率高,需要中小养猪场重点防控。通过切实落实猪场的封闭式管理、重点展开猪场消毒工作、创建适宜的猪场环境、切断传播途径,提升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泸溪县疫区养猪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湖南泸溪县油茶低产林带状更新改造对策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阅读之光充盈校园
泸溪县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实验
泸溪11万吨椪柑鲜果求销路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