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疫苗副反应

2019-02-12 22:29陶顺启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副反应新城疫针头

许 瑞 陶顺启

(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 463000)

1 免疫接种与疫苗反应

免疫接种是将生物制品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接种于畜禽体内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生物制品对畜禽来说属于外来刺激物,有刺激就会有反应。

疫苗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中所含病原体的重要而必需的反应。疫苗反应包括疫苗的正反应即正常的疫苗反应和疫苗副反应即过度的疫苗反应。

2 疫苗副反应

疫苗副反应即过度的疫苗反应,生产上经常发生。如肉雏鸡正常的呼吸道反应开始于接种后左右1~3,持续4~5d时间。

一般来说,过度的疫苗反应会导致体重减轻、饲料效率下降、死亡率、淘汰率增高、医药费增高。生产上应尽量减少疫苗副反应的发生。

3 影响疫苗反应的因素

3.1 冻干活苗的免疫应激反应

3.1.1 活苗免疫后常见的应激反应

鸡群活疫苗免疫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甩头、流泪、打喷嚏、呼噜、咳嗽等症状。这种反应一般在免疫后第1~3天出现,再过5~6d反应较重,以后逐渐减轻;有时出现精神不振,采食减少,拉绿色粪便等现象。

3.1.2 影响冻干苗免疫反应的因素

①鸡群的健康状况②抗体水平 当抗体水平较低或不整齐时,鸡群的免疫反应就表现的较为严重,可发生较长时间的应激反应。而抗体水平较高、整齐一致时,对免疫反应有抵抗力,免疫应激较小。但是抗体过高,疫苗能中和抗体,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率。所以免疫前应进行抗体检测,以确定最佳免疫日龄。 ③卫生条件:鸡舍消毒不彻底,空舍时间达不到标准要求,病原微生物会大量孳生,可在机体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上生长繁殖,潜伏感染,一旦受到应激后,特别是免疫冻干苗后,鸡群就发生严重的疫苗反应,引起呼吸道炎症、拉稀、产蛋下降、死淘增加等疾病。鸡舍温度过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湿度过低均会加剧疫苗免疫反应。鸡舍中灰尘和氨气的积累,导致呼吸道疫苗反应更加严重,而且在两次免疫之间不会完全消失。呼吸道疫苗反应通常以流泪、呼吸道罗音和头部颤抖为特征。④免疫途径: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径不同,应激反应的大小也不同⑤非SPF来源的活毒疫苗及其生产工艺 由于目前市场上部分的活毒疫苗来源于普通鸡胚,鸡群接种此种疫苗后,常常发生慢呼、沙门氏菌病、免疫抑制病等疾病。使用SPF来源的疫苗可减小疫苗反应的程度。去除活疫苗中的杂蛋白能够降低免疫副反应。⑥疫苗的毒力、免疫剂量和免疫保护剂 疫苗的毒力过强或残留毒力,也是造成疫苗反应的重要原因。传支H120适合雏鸡的首免;H52适合1月龄以上的鸡群,但如果雏鸡免疫后,则疫苗反应比较强烈。残留毒力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后往往会出现流泪、肿眼、咳嗽等反应。此外疫苗接种量过大,可造成强烈应激与免疫抑制,严重者能引起近似发病的严重反应。所以疫苗选择要根据鸡的日龄和接种方法来确定,并严格控制免疫剂量。免疫保护剂能够中和饮水中氯离子,调整pH值,彻底清除对疫苗病毒有害的其他因子;增强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免疫副反应。

3.1.3 疫苗免疫反应引发呼吸道病怎么办

给健康鸡群做免疫,为的是产生有效抗体,鸡群免疫产生抗体的过程,就是轻微感染疾病的过程,做免疫后1~3d出现呼吸道症状是正常现象,但是经2~3d后应消失,如果反应越来越严重,应该视为疾病状态。当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或是出现新城疫症状同时伴发轻微流感时,养殖户不要盲目的做免疫,尤其是二免新城疫或三免新城疫时,如果免疫,鸡群的呼吸道现象不但不减轻,反而会加重,并且还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损失很严重。因低致病性流感主要破坏免疫器官,同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果再免疫新城疫疫苗,就相当于给体内接种上了新城疫病毒,呼吸道症状只能越来越严重。同样,如果鸡群健康状况不良或正处于发病状态,这样就削弱了其清除疫苗反应的能力。当免疫时鸡正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疫苗反应比正常更严重。由于免疫系统遭受损伤,它们没有能力从呼吸道中消除疫苗病毒。 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要做免疫前的净化、排除体内的毒素、保护黏膜、提升机体的免疫、激活免疫器官,可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并且同时选择SPF的疫苗,疫苗内加入白介素,可以缩短免疫空白期,提升抗体的滴度。为降低疫苗反应,可在免疫前、中、后这3天,在饮水中加入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预防支原体的发生。 如果鸡已经发生了疫苗反应,在疫苗反应的高峰再接种另一种呼吸道病毒疫苗,可加重疫苗反应。然而,在疾病威胁严重时还必须这样做。

3.2 灭活苗的免疫反应

(1)注射部位出现游离的肿块。寒冷季节出现的几率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注射油苗前不进行预温,注射后容易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时间长了局部坏死,出现炎症,疫苗被包起来形成游离的肿块。这种情况疫苗吸收不良,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所以寒冷季节注射油苗前要预温和摇匀,需达到20~30℃左右。

(2)肿头、肿脸。注射油苗时注射部位太靠近头部或针头方向朝着头部时,常引起头部和脸部肿胀,严重者如猫头鹰状。切开肿胀部位有干酪样物和肉芽肿。鸡群精神较好,采食、饮水轻度下降,无死亡。—般5~7d可恢复,严重的持续2周后才能恢复。

(3)硬脖。注射油苗时将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可造成颈部肿胀、变粗。病鸡表现采食下降,闭眼缩颈,排黄绿色稀粪,逐渐消瘦,死亡。由于颈部肌肉较少,神经和血管比较丰富,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中,易造成神经和血管坏死,就会引起硬脖。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

(4)瘫痪。腿肌注射容易出现瘫痪,腿肌注射后容易损伤坐骨神经;另外消毒不严可引起注射部位感染,部分鸡出现瘫痪。

(5)注射部位肿胀、糜烂。注射部位表现为肿胀、发炎、坏死,切开可见有肉芽肿、干酪物。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易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发病原因主要有:鸡群体质差,注射后感染细菌。一般发病率较低。

(6)急性死亡。胸部肌肉注射时针头过长或注射过深,刺破肝脏导致肝脏大出血,或在腿的内侧注射时刺破了大动脉血管。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角,在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以免刺入胸腔而损伤内脏器官。

(7)产蛋鸡免疫后引起产蛋下降。免疫油苗所造成的产蛋下降多数与鸡群体质差、抓鸡动作过于粗暴、注射疫苗所选择的时间不当等因素有关。由于高产鸡群的产蛋多集中在上午进行,在上午所产鸡蛋数占全天所产鸡蛋的80%以上;而下午鸡舍光线较暗,不易造成鸡群炸群,因此,选择在下午特别是4:00以后注射油苗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副反应新城疫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