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仔猪发生猪瘟原因及防治意见

2019-02-12 20:47
兽医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生仔母源无害化

刘 丹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武连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剑阁 628317)

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其中养猪业起主导作用,而近年来,猪瘟事件不断爆发,对养猪业发展非常不利,一旦防治不当,控制不及时,猪瘟的大肆蔓延必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对此,我们如何控制和防治猪瘟,对增加仔猪数量和发展养猪业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1 什么是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热、接触性强传染性疫病,它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引起,也被称为“猪霍乱”。猪瘟在自然条件下并不会直接危害人类,只易感染猪,常呈发病急,伴高热,内脏出血坏死梗死等症状。猪瘟的传染源为病猪,而且,母猪患病也会经过胎盘垂直来感染胎儿,从而导致死胎,木乃伊胎或者生出弱仔猪等。目前,猪瘟仍为我国养猪业的一重大威胁,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 初生仔猪猪瘟类型

2.1 急性猪瘟

在猪瘟流行初期,一些最初发病的地区,初生仔猪如果发生了急性病例,一般会在1周内死亡,其死亡率通常高达56~70%等。初生仔猪抵抗力不强,在发病的初期经常会出现神经症状,产生磨牙、嗜睡、转圈、后退、晕厥等症状。

2.2 慢性猪瘟

慢性猪瘟很多都是由急性猪瘟转变而来的,具体表现为体温不稳定,没有食欲,便秘又腹泻,走路无力,左右摇摆,其病程较长,渐渐衰弱,死亡率很高。断奶后的患病仔猪身体会形成黄色骨化线,多因磷代谢的扰乱而产生了骨化障碍。

2.3 温和猪瘟

温和猪瘟是属于非典型的猪瘟,断奶后的仔猪多发,其特征比较轻微,病情缓和且没有明显的变化。体温稳定,病程很长,皮肤没有呈现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食欲不稳定,粪便也没有规律,患病的猪非常瘦小虚弱,死亡率较高,少数活下来的生长发育会严重受到阻碍。

3 初生仔猪发生猪瘟的原因

3.1 母猪免疫不全

3.1.1 疫苗保存不当

猪瘟疫苗在运输过程和保存中,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储存。温度越低,疫苗的有效期就越长。有些养猪户可能会一次性大量购入疫苗,但并不注重疫苗的保存条件,从而导致疫苗还没来得及用完就过了有效期,这时稍不注意就会把失效或者效价低的疫苗用在母猪身上,导致母猪免疫不全。

3.1.2 免疫使用不规范

给母猪注射疫苗是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合理规范使用的,如:免疫的时间、浓度以及剂量,都有一定的要求。现代养猪的免疫时间一般是在母猪配种前25-30天,如果为了加快繁殖而不注重免疫时间给母猪频繁免疫,那么很可能会引起妊娠母猪的垂直感染。而且,注射次数过多也会导致免疫麻痹,可能会造成母猪免疫结果失败。另外,对于疫苗稀释不按要求操作,剂量不够或者过多等都会导致母猪的疫苗免疫不全。

3.2 初生仔猪免疫不当

3.2.1 初生仔猪没得到足够免疫球蛋白

仔猪在出生24h内肠道的消化酶活性低,对免疫球蛋白透析性高,可以充分从免疫母猪的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如果初生仔猪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及时吃到免疫母猪的初乳,则没有获得足够免疫球蛋白的初生仔猪处于被动保护,这可能会导致初生仔猪瘟疫[1]。

3.2.2 初生仔猪免疫盲目

初生仔猪虽然可以从免疫母猪的初乳中获得一定的母源抗体,从而拥有较强的免疫能力,但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免疫母猪中的抗体会逐渐降低,到仔猪42日龄时,母源抗体保护力已经几乎为0。在给初生仔猪进行首次免疫时,如果没有根据仔猪的抗体消长规律,又没有利用科学的免疫监测给仔猪进行免疫。这样盲目的免疫有可能会让仔猪受到母源抗体感染,影响免疫效果。

3.2.3 养猪场管理和市场监督不完善

猪瘟病毒存活性非常强,有些养猪场由于没有及时处理感染的病、死猪,加上有些养猪人员专业性不强,没有规范清理猪舍的意识,令猪瘟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快速传播。另外,市场对生猪和猪肉食品的监督、检查不到位,使病猪、死猪流入市场,没有进行严格消毒等,这都会促使初生仔猪在获得足够多的免疫之前感染猪瘟[2]。

4 初生仔猪猪瘟的防治

4.1 科学免疫预防

4.1.1 恰当保存和使用疫苗

给猪瘟疫苗创造最佳的低温保存条件,严格按照标准来运输保存疫苗并核对其温度条件下储存的使用期限,保障疫苗质量,避免使用过期失效疫苗。

4.1.2 合理制定免疫程序

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免疫的程序。对没有疫情的地区,仔猪断奶后监测到无母源抗体时注射1次疫苗就可以。在疫区要加大免疫剂量,在仔猪21日龄~30日龄注射1次,然后在65日龄左右再注射1次疫苗。为了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仔猪在断奶前可接种4头份疫苗。有病的猪皆不应注射疫苗,要对隐性感染的病猪进行及时淘汰。注射针头在使用前一定要消毒,不能重复使用针头,每一头猪须更换一次消毒过的针头来注射疫苗[3]。

4.1.3 加强抗体监测意识

给初生仔猪进行免疫之前,应对母体抗原水平进行免疫监测,在母猪妊娠和配种的空白期对初生仔猪进程有效的免疫接种。

4.1.4 规范养殖条件

初生仔猪对生存环境和饲料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定期规范化清扫消毒猪舍,给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仔猪饲料的营养比例,从而达到增强初生仔猪自身免疫力的效果。

4.2 加强猪瘟治理

4.2.1 严格管控猪瘟初发区

猪瘟蔓延的源头是猪瘟初发区,在此地区,应该严格加强管控,全面封锁疫区,限制一切不相关的车辆以及闲杂人员随便出入。即刻对疫区里的健康猪还有受威胁区域的生猪,紧急接种猪瘟免弱毒疫苗。

4.2.2 全面扑杀已感染病猪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里明确规定,对于猪舍里已经确认感染了猪瘟病毒的病猪,必须马上对其进行全面的扑杀,养猪场应当严格执行此规定,政府部门可成立危机控制小组,辅助监督其扑杀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患病生猪流入市场,引起猪瘟蔓延。

4.2.3 无害化处理病猪,彻底消毒

封锁疫区后,建立标准设施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对病猪尸体和病毒污染物装袋之前,要对其认真进行消毒,专门用疾病防疫车把它们运到无害化处理区,焚烧之后再深埋,使污染物达到无害化标准。对猪舍、被污染场地、病猪接触过的东西一并要及时进行彻底消毒[4]。

5 结语

综上,初生仔猪发生猪瘟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我们要从多方面考虑来做好防治工作。猪瘟是猪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养猪人必须做到时刻警惕,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乃重中之重,一旦发现猪瘟苗头,早诊断早隔离,控制好源头,防止猪瘟蔓延,这对初生仔猪的健康成长和数量的增长是非常有利的。

猜你喜欢
初生仔母源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初生仔猪均匀度和窝内平均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用红枣水为初生荷包猪仔猪补铁的方法
初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猪母源抗体的应用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浅谈初生仔猪的护理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