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种植管理技术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019-02-13 21:33张孝生
饲料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乳熟期松土间苗

张孝生

(吉林省德惠市朝阳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德惠 130324)

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高粱耐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不挑地块,稳产性好,山地、坡地、平地都可以种植。品种应选用适合于北方气候条件,生长期短,抗倒伏,适于密植的中矮型品种,如吉杂210、吉杂121等。播种前整理地块,种植高粱前茬最好是大豆,花生,其次是玉米、谷子等,不要重茬种植。因为,高粱根系发达,根扎得远,对土壤易产生板结,影响第二年高粱生长,整地最好在秋季收割完后进行,对选择种植高粱地块,施农家肥并撒铺一些秸秆,如玉米结、豆秸等。然后,用旋耕机进行深翻,这样经过秋冬雨水和雪的冻结融化,地块会变得十分松软,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合高粱生长。

2 播种过程处理

当地表层深5 cm 地温达12 ℃时,且较稳定,即可播种,北方地区一般为每年4月下旬~5月10日为高粱播种期。一般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晾晒,晾晒时间为4~5 d,然后,用种子量的0.2%~0.3%的立克秀同时加入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占用种量的0.3%加入一定量清水充分搅拌,然后慢慢阴干备用,可有效预防高粱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的发生。在播种时施入磷酸二胺20~25 kg作为底肥(也可以用一次性化肥一般150~2 400 kg·hm-2,不再追肥)。一般行距约50 cm、株距4~5 cm,用种量约为22.5 kg·hm-2,用播种机播种,覆土厚2~3 cm,切忌种植过密,这样一是影响产量;二是过密易发生倒伏现象。

3 出苗后的田间管理

高粱出苗后的田间管理很重要,主要包括间苗、除草、灌水、追肥、防倒伏、防病虫害等环节。

3.1 间苗

采取人工间苗,留苗间距在40~50 cm,间苗的同时要用手锄除去苗间杂草,并松软苗间土壤,有利于早期高粱苗的成长。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农民朋友,间下的高粱幼苗不能用来喂牲畜,因为高粱幼苗富含氢氰酸,牲畜采食后容易引起中毒,如果摄入量过大,极易引起牲畜发生死亡。

3.2 除草

可以用锄或耘锄进行松土除草,一般先用耘锄进行松土除草,这样做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然后,用大锄进行串苗眼,去除苗间杂草,整个生长期要进行4 次锄地和清除杂草。前两次在高粱苗3~4片叶片时、7~8片叶片时进行两次松土除草;第3 次在高粱苗长到拔节时间点时进行1次松土除草,最好1次是在高粱乳熟期时进行1次松土除草,农民也习惯称为放垅,对高粱成熟十分有利。

3.3 追肥

对于施入底肥的要进行追肥,一般在高粱拔节时结合深趟进行,用点葫芦施入尿素化肥375~450 kg·hm-2。

3.4 灌水

一般高粱在施入化肥5~7 d,如果天气干旱,就要进行灌溉,灌溉标准,水面达到垅深的80%为适量,可达到田间持水量。如果水量过小,浇不透,就会影响肥效的发挥和高粱正常生长;如果浇水量过大,超过垅深的80%时就会超过田间持水量,造成跑肥现象,降低肥效,高粱出现发黄营养不良现象,因此,要科学灌溉。在高粱乳熟期如果出现干旱,要及时浇第2 次水,这时水量要大些,因为,高粱正处于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有条件的可以在灌水前再施入尿素化肥300 kg·hm-2,保证营养供应,达到籽粒饱满。

3.5 防倒伏

高粱遇大风易出现倒伏现象,在高粱乳熟期要进行培土,培土厚度在5~8 cm,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倒伏现象发生。

3.6 病虫害防治

40%乐果乳油按照说明配药可有效地预防高粱蚜虫的发生;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稀释喷洒可有效地预防高粱各种螟虫的发生。

3.7 收获

高粱在蜡熟期进行收获,雨季注意晾晒,防止发霉变质,影响高粱及秸秆质量。

4 高粱在畜牧产业中的应用

4.1 高粱籽实及副产品

一般高粱在畜禽日粮中可占8%~10%,畜禽日粮中加入适量的高粱或高粱糠对畜禽消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高粱和高粱糠中富含丰富的鞣酸,鞣酸具有倾泻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功能。但要注意用量,不要大量添加,否则,易造成下痢的发生。

4.2 高粱秸

高粱秸与玉米秸和紫花苜蓿草搭配青贮是家畜很好的青绿饲料,一般配比为玉米秸60%、高粱秸20%、紫花苜蓿10%。

4.3 高粱酒糟

高粱是用来烧酒的好原料,酒糟是其副产品,在畜牧产业上应用很广,一般用来饲喂牛羊,牛一般日喂量为1~2 kg、羊日喂量为0.5~1 kg,但孕畜慎用。

猜你喜欢
乳熟期松土间苗
基于有限元法的松土器结构分析*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不同收获期燕麦青贮品质分析
秸秆还田与灌溉方式对春玉米根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的刈割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间苗与掐花
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晚熟型燕麦的最佳刈割期研究
清晨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