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痘病的检疫鉴定及防控

2019-02-13 16:46
饲料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牛痘痘病毒羊痘

佟 欣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动物检疫站,辽宁 锦州 121000)

痘病在家畜中属于常见传染病,因感染痘病毒而引起。该病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和水疱。本文根据牛、羊、猪痘病检疫中遇见的情况,分别加以介绍,为该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1 牛 痘

牛痘是奶牛一种轻微的发疹性疾病,病变发生在乳房及乳头。牛痘病毒在抗原性上与天花病毒亲缘关系很近,需用先进的实验室技术才能区分。以前,在一般群体接种抗天花疫苗是不连续的,某些牛痘在北美洲及欧洲的牛群暴发,是因为感染了来自于最近接种牛痘的人类病毒。病毒通过与牛接触传播给人。这些病毒的流行病学未知,但研究揭示该病毒曾在贮存宿主(而非人类)中流行和存活。

宰前鉴定:患牛丘疹部位出现在乳头和乳房。小囊疱可能不明显或容易破裂,留下破皮的溃疡区域形成痂皮。病变在1 个月内愈合。许多奶牛处于同一个挤奶厅,可能会相互感染。而挤奶工挤奶时可能会发生感染,在手、臂或脸上出现病变。人发生牛痘偶尔会引起全身性疾病,也有过死亡的报道。

宰后鉴别:牛痘或牛痘感染可能与牛疱疹性乳头炎相混淆;因为病变表面形态相似,需要通过实验室验证。牛痘病毒和痘苗病毒在电镜下容易观察。但二者难以区分,而伪牛痘病毒和牛疱疹性乳头炎病毒,可通过电镜加以区别。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易于在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牛痘病毒和痘苗病毒是人兽共患病的重要病因。

防控:阻止牛痘在一个牛群中的扩散,必须施行隔离和环境卫生学。

2 假牛痘

假牛痘是常见于母牛乳房及乳头的轻微感染,由副痘病毒所引起,呈全球分布。假牛痘病毒与传染性脓疮及牛引斗状口炎相关联。这些副牛痘病毒在形态学上与痘苗病毒及其他痘病毒不同。其具有有限的宿主范围,不能经受精卵传播,可在一些细胞培养物上生长,但生长状态不佳。

宰前鉴定:病牛开始为乳头或乳房上出现小的红色丘疹,随后很快在结痂前发展成斑疱、小囊疱或脓疱。痂皮可能很多,但易无痛移除。在痂皮下出现肉芽肿,导致瘢痕下的颗粒形隆起,从中间愈合,留下特征性的马蹄形或小结痂的圆环。病程7~12 d。长期患病牛,被感染乳头呈现粗糙性外观,形成的痂皮更多。

宰后鉴别:结痂病变可与乳房和乳头轻微创伤相混淆。电镜检查痂皮常可见特征性病毒粒子。

防控:控制整群牛的感染非常困难,防控的关键是加强卫生管理,如通过乳头药浴,破坏病毒进而阻止传染。患畜感染后难以产生免疫力。人感染后无痛感,但一般在手指和手上出现发痒的紫红色结节。上述病变稍能引起不适,但数周后症状即消失。

3 绵羊痘与山羊痘

绵羊痘和山羊痘很严重,常可致命,该病以广泛的皮肤斑疹为特征。山羊和绵羊的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在抗原性和物理化学特性上关系较近,并与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有关。该病可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与病变直接接触,或经吸血昆虫进行机械性传播。

宰前鉴定:绵羊痘的潜伏期为4~8 d,而山羊痘为5~14 d。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山羊一般不太严重。都可出现发热和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眼睑肿大,黏脓在鼻孔结痂。出现广泛的皮肤病变,最常见于鼻、口部、耳及无羊毛和长毛区域。触诊可检查到不易观察到的病变。病变起始于皮肤的红斑区域,进而快速形成隆起的圆形斑疹,并出现由局部炎症、水肿及上皮细胞增生引起的充血边缘带。虽然在病变组织学上出现微疱,但囊疱及脓疱在临床上不明显。病毒富集在此期的皮肤上。随着病变退化,真皮发生坏死和形成黑色坚实的痂皮,与周围皮肤明显分离。结痂下的上皮细胞再生需要几周。当痂皮去除后,形成一个星状瘢痕和无毛区。重症病变在肺内。在一些绵羊和某些品种中,该病症状较轻微或感染不明显。

宰后鉴别:任何种群的痘病须与温和性感染、传染性脓疮(羊口疮)进行鉴别诊断,后者主要造成结痂和口周围增生性病变。

防控:感染可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弱毒疫苗能比灭活苗产生更长的免疫力。致弱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也可制成疫苗,用于免疫绵羊痘和山羊痘。

4 猪 痘

猪痘是一种急性的呈温和传染的疾病,以皮肤斑疹且仅感染猪为特征。猪痘病毒是唯一的病因。猪痘病毒有别于其他痘病毒,不能为痘苗病毒的感染提供保护力。其可在猪细胞培养物上生长,但不在鸡胚上生长。其具有热稳定性,能在37 ℃存活约10 d。病毒富集于病变处,可通过啮毛虱(猪血虱)在猪只间传播。该病也可在猪场由其他昆虫机械性携带传播。

宰前鉴定:所有年龄猪均可感染,以3~6 周龄的仔猪最常见。小红色区域大多见于面部、耳、腿内侧及腹部。随后发展为丘疹,几日后可见脓疱或小囊疱。脓疱中心变干、结痂,由隆起的炎性区环绕,因此,病变部位出现脐形凹陷。随后,黑痂皮形成(直径1~2 cm),使得感染猪出现斑点。这些痂皮最终脱落或不留瘢痕地去除。病变也可分批出现在不同时期。疾病的早期可伴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及迟钝。很少有猪死于猪痘。

防控:病愈的猪具有免疫力,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灭虱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牛痘痘病毒羊痘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历史上抵制牛痘的人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清丰县羊痘流行情况调查与防控建议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
羊群防治羊痘早动手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效果及对血清IL-2、TNF-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