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专业市场的外迁与规划选址研究

2019-02-14 06:10
山西建筑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圈层太原市城区

程 远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1 规划背景

太原市专业市场是我市商业体系和服务职能的完善重要组成。其辐射面广、交易量大,已逐步成为铸造太原市区域性、现代化商贸中心的重要基石。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太原市专业市场的扩展也逐渐暴露出建设无序,缺乏规划引导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周边交通拥堵、噪声、卫生、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凸显,大型货运车辆进出市区,尾气、噪声等严重影响城市整体环境;市场整体档次较低;建筑多陈旧,购物环境较差等问题,专业市场围城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空间发展布局。

为促进我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完善城市功能,结合我市环境整治提标工程、城市形象提升行动,按照“分类搬迁、转型升级”原则,急需疏解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各类专业市场外迁规划选址,美化城市环境,有序引导我市专业市场布局建设。

2 规划目标

1)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减少大型货运车辆进入市中心,减轻货运大车尾气对中心城区大气的污染,缓解货运大车带来的区域交通节点拥堵,对中心城区具有大型货品运输、仓储车辆及批发类专业市场向太原市中心城区以外区域进行外迁疏解。2)在市区外围区域进行系统化、均衡性、规模化的专业市场承接地的布局选址规划,为中心城区专业市场逐步外迁创造空间条件。

3 太原市专业市场情况及存在问题

3.1 现状情况

依托铁路、航空货运枢纽和对外公路货运主通道,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高速环为主要货运纽带,以高速互通节点为核心的串珠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在城市内环及外环之间区域形成若干相对集中的以工业原材料、钢材、建材、农副产品及生活消费品等为主导,初具雏形的专业化市场集聚区。1)在内环线以内区域,主要分布有大量的家居、建材、农产品、食品、小商品等专业市场,主要是以与市民生活相关的生活消费品类专业市场。2)在内环线和中环线之间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生活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类市场,主要包括:小商品、装饰、家居建材、农产品、食品、汽车、五金机电、钢材木材、机械、化工原材料、物流等,其中以生活资料市场为主。3)在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区域,主要分布有:物流、钢材、石材、木材、煤机机械、汽车、家居建材、小商品、五金机电等。以生产资料市场为主。4)在外环以外,主要分布:花卉、石材、物流、五金机电、汽车等。主要为生产资料市场。

3.2 存在问题

1)在空间布局方面,我市专业市场布局相对混乱、分散。2)在市场职能方面,多数市场仍处于传统的“仓储+物流+销售”模式。3)在规模环境方面,我市专业市场现状规模普遍偏小,土地利用不集约,建筑面貌形象粗陋,安全隐患大,亟待提质升级。4)在配套物流方面,我市现状专业市场的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强,物流的交通效率、集约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5)在产业功能方面,同类型专业市场之间缺乏统一科学规划及有效整合,盲目、重复、自发建设问题突出,不利于商贸物流、专业市场的长远发展。

4 案例分析

4.1 温州——圈层式结构

在《温州市专业市场专项规划(2014年—2020年)》中,主城区专业市场的规划,将主城区划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内圈层将成专业市场布局的控制区,对现有专业市场进行撤并、转变,尤其是一些低、小、散的专业市场要转换成商场。中圈层的专业市场总数也将进行控制,通过整合重组和提升改造,从目前单一的交易转向展销、洽谈等多层次的业务,最终实现做大做强。外圈层将是温州专业市场的培育区,会根据外圈层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将形成三大专业市场重点培育区,分别为鹿城西部以“鞋服”为主题的专业市场培育区、瓯海老104国道以“家居”为主题的专业市场培育区及空港新区以“高新”为主题的专业市场培育区。

4.2 成都——专业市场外迁构建市场集中发展区

2009年8月14日,成都市政府通过了《成都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2009年—2020年)》。按照“集中集约,统筹规划,引导外移,提档升级”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源,结合物流规划,调整市场空间布局,建立以区域性商品市场为龙头,与物流园区相互支撑,结合产业布局、物流设施等,将中心城区100余个商品市场全部迁移到绕城高速以外形成四个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分别为北部商贸集中发展区(新都区、金牛区)、青白江市场集中发展区、双流市场集中发展区、龙泉驿市场发展区。形成业态集聚、功能完善、交易现代、特色鲜明的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促进成都市批发市场的提档升级和发挥规模效益,带动二、三圈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强化成都市西部商贸中心的战略地位。

5 太原市专业市场外迁空间布局

5.1 空间布局原则

在太原市总体规划以及区域规划的指导下,依托机场空港、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枢纽,利用铁路货运站、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城区外围道路,集中、集约、环太原市规划布置专业市场。

1)符合城市规划原则。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公用设施的配套和布局,有利于市场的规模化和适度集中建设。2)交通便利原则。便捷的区域交通条件为保障专业市场落地的重要支撑和引导因素,能够带来巨大的商品流、客流、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对区域发展起到带动作用。3)布局均衡原则。均衡的市场布局更能有效的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减少货物运输车辆对城市中心区造成的影响,实现市场服务辐射范围的最大化、合理化。

5.2 空间布局结构

综合总体规划、现状情况、交通条件,区域特点、产业优势及规划用地条件,以中环线、高速环线以及高速环线以外的城市连片建设用地为边界,构建“3圈层”的专业市场空间布局结构。外圈层:为太原市高速环线以外的非连片建设区域以及阳曲、清徐等城市外围组团,主要包括阳曲县、清徐县、西山地区、姚村镇、刘家堡乡等。该圈层依托便捷的货运交通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承接从高速环线以内迁出的第一类市场,实现市场规模化、集中化、均衡化布局。中圈层:为中环线以外、高速环线以内区域以及高速环线以外的三给、丈子头、松庄、马庄、东峰、枣园、晋源、汾东等城市连片建设区域。主要承接从中环线以内迁出的第二类市场,通过搬迁整合构建现代专业市场。内圈层:为中环线以内的区域,主要承接第三类市场。

6 外迁专业市场选址原则

1)处于城市发展固化期的边缘地带;2)对外临近高速互通、国、省道、铁路货运站等交通枢纽;3)对内临近快速路、主干路,交通可达性较好;4)禁止压占基本农田;5)保证用地规模,综合性专业市场用地规模建议在2 km2~4 km2,一般性专业市场0.2 km2~1.0 km2;6)避开水源地、地震断裂带、高压电力线、高压输气管线、高压燃气管线等影响范围;7)尽可能在产生集聚优势的项目周边选址。

7 实施建议

1)政府引导,城区主导。市中心市场外迁工作要以政府统一部署和各区合力推进的方式,层层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立足实际,加强指导,制定支持中心城区市场外迁的配套政策,进而整合市场资源,加快中心城区市场外迁步伐。各区政府作为中心城区市场外迁的主体,要制定市场外迁行动计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2)开发主体落实。通过招商引资,确定市场开发主体,解决市场“落地难”问题。3)保障区域交通可达性。优先建设区域周边道路,满足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4)保障土地指标。研究土地供给机制,保障专业市场的土地落实。

猜你喜欢
圈层太原市城区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