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设计实践方法探究

2019-02-14 06:10
山西建筑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因素建筑

李 娟

(容海川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逐步加快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对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也更加关注。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一些建筑师对地域性文化的特性和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建筑设计的同质化严重,甚至是千篇一律。这样不仅严重侵蚀了本国文化,同时还对地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

1 现阶段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风格的同质化

全球化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使社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加快。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建筑行业出现了一种欧陆风和模仿风。很多设计师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过分追求新潮,对本土建筑的特色严重忽视,因而逐渐消失了城市地域性特点,使城市建筑区域同化问题严重,进而阻碍了一个城市的发展。

1.2 建筑审美的形式化

一些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如何融合本土地域环境和风格不重视,而是将各种民族风格和符号随意添加到各种建筑上,使得整个建筑的审美过于肤浅和形式化,导致建筑具有相对低俗的格调。同时,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一些设计师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忽略了建筑的根本和内在,对建筑的表达,更多是借助于视觉和形态的刺激,进而使人们对于建筑的认同感降低。

2 地域性因素对于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的一种固有属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的地域性相关现象和规律。目前,由多影响因素构成地域性建筑的特色,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直接影响了设计的思维和理念,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彰显了不同的风貌和特色。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地域性因素,是指人类在造房设计中,出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综合考虑,有针对性的设计建筑功能。通过长期的积累经验和实践摸索,使建筑物能更好的与地域环境相适应。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共融共生。

2.2 人文因素

由于文化信仰、风土人情的不同,每一个地域具有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并通过建筑能够很好的体现这种意识形态。地域生活的载体,就是建筑,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风情,也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与格局,体现了当地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

2.3 技术因素

建筑建设的基本保证就是技术。而技术会创造不同建筑的发展空间,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资源的共享,一些技术将传统的地域性限制打破,既能使建筑的技巧和特色有效的提升,同时,还能使相关的技术脱离了地域而独立存在。

3 现代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3.1 对地方环境意识与自然风情进行展现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一直蕴含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铸就了中国人特有的“山水情结”。因此,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对于与地形、地貌为主的地理环境的共生关系非常重视,认为建筑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相得益彰。同时,对高层建筑地域风格产生影响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气候条件,它与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生存关系。人们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体现在建筑的形态空间上也会有所不同。

3.2 有机整合现代技术与地区文化

一直以来,当代建筑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就是建筑的结构表现和建筑艺术形象。对居住建筑来讲,不断涌现的新型结构体系,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筑师若是能有机的结合结构技术与地方文化,就会有真正的艺术精品诞生。居住建筑现代构筑技术的地域文化表意,对高层建筑地域性造型、结构方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装饰方法的地域性上运用现代技术,会使居住建筑更具亲和力。

3.3 遵循适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原则

受制约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各地的地域性建筑在建造上是自发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并因此成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典范。这些物质具有可循环、可再生的特点,能将建造全过程的能源消耗尽可能的减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对建筑材料和经济技术方面,建筑本身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若是在取材上能有机的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会进一步增强居住建筑的经济性,并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科学的建筑生态观。

4 现代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方法

4.1 有效融合地域因素和现代化建筑设计

在现代建筑的地域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完美的融合地域特色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这样既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又彰显了本国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的文化表达上,需要结合当代的社会和自然条件,合理的提取和解读地域文化的精神。通过创新和应用科学技术,更深层次的体现这种文化,并更好的传承这种文化,运用精准的语言合理的表达地域性建筑。

4.2 加强地域性建筑形态与功能的现代化表达

由于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和环境,由此使建筑的艺术风格迥异。而现代化的地域性建筑通过有效结合传统和现代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既对本土特色进行保留,同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通过相关的技术工艺和现代的建筑材料的运用,凸显建筑物的艺术风格。通过有效调整内外部空间,使建筑的空间层次感进一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建筑的时代特色。

4.3 借鉴现代主义风格,实现三位一体的整合运用

现代建筑中的地域主义,提倡为满足环境需求,应结合地域建筑形式,寻求新的传达方式,对地域性的特征更好的展现。设计师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仅仅是简单的抄袭和模仿符号的应用。为了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传统的地方建筑会采用许多简单有效的细部构造技术,以解决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等问题。在对局部气候条件进行改善的同时,还要对当地自然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对这些传统的构造模式的研究,将现代建构方法和材料有意识的结合,是基于技术因素表达地域性的重要手段。现代建筑也要以地域自然环境为立足点,用适宜的技术和材料,对现代功能的使用要求给予满足,通过对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充分借鉴,更好的诠释地域文化内涵。

5 结语

地域性是建筑固有的属性,目前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正逐步消失了地域性属性。而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深刻的影响了我国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相关的人员要高度重视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充分遵循地域性设计的原则。通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有效运用,以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和融汇外来文化,提高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效果,以此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因素建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解石三大因素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