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2019-02-14 07:40刘文军张复宏史亮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刘文军 张复宏 史亮

[摘要]为降低苹果种植户农药施用次数和施药浓度,规范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使用ISM模型检验分析了施药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签订合同与否、专业化程度、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对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交易商是否进行农药残留检测8个因素对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知目前苹果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种植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安全施药的认知不全面,产业组织之间协作性不强。

[关键词]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碼]A

苹果是世界上种植最广和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大国,苹果产业在我国水果市场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绿色优质苹果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优质优价的消费原则已逐步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2017年的苹果产量高达4139万t,占据了世界总产量的54.32%。但与世界主产国相比,我国苹果的出口率偏低,不足产量的3%,远低于世界8%的平均水平。其中,由于农药滥用及残留过量导致苹果质量达不到标准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苹果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碍。农药滥用、残留是我国苹果质量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如何通过深入研究苹果种植户施药行为及影响因素,来提升苹果质量安全水平,建设绿色可持续的苹果生产环境,对我国苹果产业从生产大国变为生产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文献已从不同的方面对种植户施药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从政府规制层面来看,政府通过制定约束机制与激励政策可以有效规范种植户施药行为。例如,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施药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等,效果显著。从消费层面来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严格,越会促使种植户进行安全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也能够致使种植户进行安全生产。从农户生产层面来看,种植时间越长的种植户,种植经验越丰富,对于农药施用的知识和风险理解越深刻,开展安全生产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农药残留检测可以有效地管控种植户的农药施用行为。政府对安全生产政策的完善能够促进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农药价格是影响种植户农药残留认知淡薄的重要因素,生产外部环境越有利,种植户不合理施用农药行为的概率越低,种植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影响着其施药行为,种植户对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所带来的收益风险的认知影响着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的选择。

现有文献多是在强调外部行为规制或提高种植户认知的前提下所获得的,缺乏种植户施药次数和施药标准方面的研究,种植户的施药次数和施药标准是造成苹果生产农药滥用、残留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现有绿色食品盛行的背景下,通过种植户的施药次数和施药标准进一步探讨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显得十分必要。

由此,本文基于山东省苹果主产区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Logit-ISM模型,从施药次数和施药标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从种植户施药次数和施药标准的视角,对影响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期望能够规范苹果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希望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农药施用政策提供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理论分析

苹果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施药次数和施药标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果树育苗到苹果营销企业收购,中间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种植户的自身种植习惯、认知、生产环境等特征直接决定了种植环节的农药施用安全。安全施药行为是指种植户为提高和保障苹果质量安全而实施的农业活动,所以,只有苹果种植户严格按照施药标准执行,减少施药的次数,规范种植行为,才能够生产出符合上市要求的无公害优质苹果。

1.2 研究假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对种植户的生产行为会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产生较强的作用。果品收购时是否严格分级对种植户是否采用安全生产行为有影响,责任追溯制度和相关的激励措施是纠正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何种方式交易,产品质量的控制对产品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苹果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农药技术使用培训能够降低种植户农药的施用次数和农药支出。产品质量控制最直接的手段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对问题产品进行惩罚。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能够有效地规范种植户的农药施用行为。

在理解种植户生产行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苹果生产四个方面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影响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意愿因素的研究假说。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2.1 变量选取

苹果是否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农药的施用情况,本文选用农药施用次数、安全施药行为(是否遵守农药施用标准)两个因变量,选取四类14个自变量,判断苹果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本文选择的变量含义和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2.2 模型设计

2.2.1分位数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精确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范围,可以全面描述被解释变量条件分布的所有情形,以及在各分位数条件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机制。由于不同分位数下的回归系数的估计量通常不同,因此可以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在不同水平下的影响,次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为q分位数的回归系数,其估计量可以由以下最小化问题来定义:

假设q=1/2,则为中位数回归,此时,目标函数可简化为

中位数回归也可以称为最小绝对值离差估计量,与均值回归相比,更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其统计结果更稳健。当q=0.1,0.5,0.9时,它们分别表示为10分位数,中位数和90分位数回归。

2.2.2Logit回归模型。本文以苹果种植户农药施用浓度是否超标来表征农户安全生产行为,Y=1,说明农户实施安全生产;当农户施药浓度比说明书标准高时,Y=0,说明农户未实施安全生产,因此,是一个标准的二值选择行为,适用于Logit回归模型:

是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是不可观测的潜变量,是实际观测的因变量,p是农户是否安全生产,X为影响因素向量,x为实际观测到的影响因素,即影响生产行为的控制变量。

2.2.3 ISM分析方法。ISM属于概念模型,是一种将复杂的系统要素转化为清晰的结构关系的有效方法。基于上述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采用ISM模型分析了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其结构分析的步骤为:设定关键问题并选择影响系统的因素,根据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建立可达矩阵,分解可达矩阵,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本文用表示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实施意愿,表示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实施意愿的个显著性影响因素。根据专家和学者对各个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判断,创建逻辑关系图并构建邻接矩阵。

由构成的矩阵即为要素间的邻接矩阵。邻接矩阵转换为可达矩阵的计算方法如下:

(6)式中的是单位矩阵,上述矩阵运算遵循布尔运算法则。最高层级因素确定如下:

式中是可达集,意为可达矩阵中从开始可以直接或间接到达的所有要素。是先行集,意为可达矩阵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到达的所有要素。和的表达式如下:

(8)式中和均是可达矩阵的元素。根据(7)式和(8)式确定顶层要素集之后,删除可达矩阵中层中的元素,会得到矩阵,然后再对进行(7)式和(8)式运算,会得到位于第二层要素的集合。通过类推,会得到各层的要素集合。最后根据层次关系,将每层的要素通过有向边连接,就会得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层次关系。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苹果主产区的实地调查,山东省是全国苹果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2017年山东省苹果产量高达939.5万t,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22.70%。在调查地区的选择时,考虑到各地苹果的生产情况和地域性不同,本文选取了山东省苹果产量和面积前三位的烟台、威海和临沂,涉及8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3个村,每个村随机选择10~20个苹果种植户。通过面谈并现场记录的方式,共计发放519份调查问卷,去除无效问卷,共收回4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3%。

3.2 样本描述统计

3.2.1 受访者基本特征。在此次调查受访者中,男女性别差距不大;年龄普遍较大,45岁以上的占88.73%;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占60.96%;受访者的种植年限普遍较长,超过6年的占86.85%;种植规模以中等規模生产为主,0.33~1.33hm2的种植户占比73.13%(见表3)。

3.2.2 受访区域施药情况。种植户平均施药次数为9.59次,农药施用标准浓度为0.79。烟台和威海农药施用次数和农药施用标准低于山东省,临沂农药施用次数和农药施用标准最高。70%的种植户施药次数在6次以上,仅有15.9%的种植户配药浓度低于说明书标准(见表4)。

3.3 实证结果

本文使用Stata15.0软件,使用自助回归方法,选取10分位、50分位、90分位三个分位点,使用分位数回归对种植户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并加入均值回归作为参照,同时引入种植户施药行为对农药施用浓度的影响补充验证假设,回归结果见表5所示。

从表5的回归结果不难看出,各控制变量对农药施用次数(Y1)在中分位即中等施药行为的种植户影响较为显著,对农药施用较少和较多的种植户影响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种植户的施药行为主要受当地的种植环境和经济条件制约,而受控制变量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主要受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签订合同与否、专业化程度、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对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交易商是否药残检测8个因素的影响。

3.3.1 生产特征对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从生产特征的角度看,年龄变量在三个分位点都通过10%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表明年龄的增长对种植户农药施用次数具有负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越大的种植户文化程度越低,越不愿意遵循农药的施用要求,安全施药行为意愿越低。受教育程度对农药施用次数在中分位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这表明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安全施药行为具有负影响,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植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对于苹果的价值追求更明显,更倾向于选择通过增加农药施药次数,提升苹果的外观、大小等方面的品质价值。

3.3.2 生产经营特征对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从生产经营特征的角度看,种植年限和专业化程度在中分位分别通过1%和5%

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正,并且专业化程度在0.9分位通过10%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这表明种植年限和专业化程度对农药施用次数中等的种植户具有正向影响,但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苹果种植户已经依赖其苹果产业,他们更倾向于减少农药施用的次数。加入合作组织对农药施用次数在中分位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表明加入合作组织的种植户对其安全安全施药行为具有负影响,说明合作社的有关约定对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3.3.3 种植户认知特征对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从认知特征的角度看,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和对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在中分位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这表明对农药施用次数中等的种植户而言,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和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对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具有反向影响,种植户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越高,说明其对农药安全使用说明的理解越深刻,种植户减少农药施药次数的可能性就越大。

3.3.4生產环境特征对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从生产环境的角度看,果园生产环境、政府组织定期培训、交易商是否药残检测在中分位通过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果园越易受病虫害侵袭越容易激发农药施用次数中等种植户的施药行为,而政府组织定期培训和农药残留检测能够明显降低农药施用次数中等种植户的农药施用次数,这会促使他们更倾向于进行安全施药行为。

4 种植户施药行为作用机理分析

4.1 问题描述及指标选取

根据表5的回归结果对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实施意愿8个主要因素进行关联层次结构分析。如图2所示,8个主要因素分别用Si表示,即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签订合同与否(),种植专业化程度(),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对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交易商是否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中:“V”表示行要素直接影响列要素,“D”表示列要素直接影响行要素, “0”表示行要素和列要素没有关系。

4.2 建立可达矩阵和骨干矩阵

根据图2和公式(5),得出要素间的邻接矩阵R,再根据公式(6)可以求得可达矩阵M,见图3所示。根据可达矩阵M,通过公式(7)和公式(8)得到顶层要素集L1 ={S0},依次推理,得到第二层要素集 L2 = {S8、S5},第三层要素集L3 = { S6、S7},第四层要素集L4 ={ S1、S4 },第五层要素集L5={S2、S3}。

可达矩阵M的行和列根据L1、L2、L3、L4、L5重新排序,可以得到骨干矩阵N,见图4所示。也就是8个要素被分成了5个层级,然后根据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有向边连接相邻层次间及同一层次的各个要素,得出各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见图5所示。

4.3 结果分析

最直接影响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分别为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和是否对农药残留检测,这是影响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意愿的直接因素。如果种植户认为安全生产是有必要的,那么种植户必然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而是否对农药残留检测是直接影响种植户是否愿意采取安全施药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交易商对苹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不合格苹果就会无法出售,必然会减少种植户的收益,这可以直接促进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从图5第三层级可以看出,种植户对农药使用的了解程度和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是影响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意愿的间接因素。如果种植户不能对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农药残留的危害有清楚的认识,他们就不会产生安全施药行为的意愿和动机,也就不会实施安全施药行为。受教育程度和种植专业化程度是位于第四层级的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种植户对农药使用的了解程度和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是影响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意愿的最根本性因素,也是影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点。第五层级的两个因素为签订合同与否和种植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种植的专业化程度,也是目前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因此,苹果安全种植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适当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在公司、农户、产业组织之间达成广泛的契约经济,促进种植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同时应提升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山东省主产区苹果种植户的问卷调查,采用计量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苹果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签订合同与否、专业化程度、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对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交易商是否进行农药残留检测8个因素对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苹果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种植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安全施药的认知不全面,产业组织之间协作性不强。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对安全施药行为进行宣传教育并提供技术培训,对于采用安全生产技术的行为予以适当的政策补贴,促进种植户对安全生产的认知,让绿色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提高苹果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标准化果园的建设。三是逐步加强苹果质量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管理力度,特别是苹果收购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测力度,不断完善溯源制度,使广大苹果种植户能够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全面提升我国苹果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复宏,张吉国,等.中美苹果出口贸易及其在“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势力的对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9(1):135-144.

[2] 李世杰,朱雪兰,等.农户认知、农药补贴与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用药意愿——基于对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 2013(5):55-69+97.

[3] 姜健,周静,孙若愚.菜农过量施用农药行为分析——以辽宁省蔬菜种植户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7(11):18-27.

[4] 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机制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定州市、山东省寿光市和浙江省临海市菜农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 2009(5):31-38.

[5] 卫龙宝,王恒彦.安全果蔬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分析——对浙江省嘉兴市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6):2-9.

[6] Denkyirah E K,Okoffo E D,Adu D T,et al.Modeling Ghanaian cocoa farmers decision to use pesticide and frequency of application: the case of Brong Ahafo Region[J]. SpringerPlus,2016,5(1):1113.

[7] 王常伟,顾海英.市场VS政府,什么力量影响了我国菜农农药用量的选择?[J]. 管理世界,2013(11):50-66.

[8] 和丽芬,赵建欣.政府规制对安全农产品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蔬菜种植户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7):91-97.

[9] 王建华,刘茁,浦徐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风险评估[J].经济评论,2016(1):91-104.

[10] 张利国,李学荣.农户不合理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蔬菜种植户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80-86.

[11] 童霞,高申荣,吴林海.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与农药施用行为研究——基于江苏、浙江473个农户的调研[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1):79-85.

[12] 王建华,马玉婷,李俏.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J]. 公共管理学报,2015(1):117-126.

[13] 毛飞,孔祥智.农户安全农药选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5个苹果主产县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1(5):4-12.

[14] 张复宏,胡继连.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果农无公害种植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7):48-55+111.

[15] 周洁红,姜励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以蔬菜种植户为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18-127.

[16] Fares M,Orozco L.Tournament Mechanism in Wine-Grape Contracts: Evidence from a French Wine Cooperative[J].Journal of Wine Economics, 2014,9(3):320-345.

[17] Jang J,Olson F.The rol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for contract choice in the agro-food sector[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0,37(2):251-273.

[18] 張复宏,宋晓丽,霍明.果农对过量施肥的认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9个县(区、市)苹果种植户的调查[J]. 中国农村观察,2017(3):117-130.

[19] 应瑞瑶,朱勇.农业技术培训方式对农户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的影响——源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5(1):50-58+83+95.

[20] 申强,侯云先,杨为民.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质量协调契约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3):90-95.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