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议题式教学的三种“议”境喝彩

2019-02-15 08:38陈玉成
考试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摘 要:议题式教学尚属于新事物,它的核心在于“议”,是一种以创设议境为载体,以学生议论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议题式课堂教学中,创设思辨性情境、两难性情境和生成性情境有助于学生在“议”境中边活动边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辨性情境;两难性情境;生成性情境

议题式教学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课程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显著特征是“议”,强调主题要具备“议”的特征,即选择的主题需要议也能够让师生议;它注重创设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议论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最近,在一节“参与民主生活”的公开课中,执教老师以“议”为引线,创设了助“议”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议”了起来,“玩”了起来。这节课共设置了三种恰到好处、令人喝彩的“议”境,让学生过足了课堂“议”之瘾。

一、 思辨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辩论为助推剂,激活思辨“因子”

思辨对初中生而言,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他们思辨能力的要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对议题的分析和推理,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澄清认知,加深理解。为何思辨?谁来思辨?怎么思辨?这是教师在择取思辨性的问题情境时需要把握的。思辨的问题应侧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因此教师设置议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在“参与民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选取了以下思辨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辩论为助推剂,激活思辨“因子”。

[情境]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活动1]以“谣言是否可以宽容”作为辩题,组织一场辩论会。辩论会简化为三个环节:一是正反方陈述观点及理由:二是正反方质疑辩论;三是结题陈述。

[活动2]正反方角色互换,再次阐述观点及理由。

[结果]学生对本辩题的思辨结果总结如下:

正方观点:①造谣是具有主观故意的破坏行为,干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②无原则的宽容和漠视让社会和人们变得麻木,宽容并不等于“放纵”。

反方观点:①发表意见是公民说话的权利,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②民主社会奉行宽容、合作和协商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中需要宽容。

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和网络中经常接触到谣言,出于猎奇心理对造谣的问题则很感兴趣,因而执教者设置的辩论主题具备了学生真实和主动参与的心智前提。执教者通过设置“谣言是否可以宽容”这一问题,教法循序渐进,情境应时应景,促使学生理解宽容的边界、谣言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民主态度。自主交流——观点汇总——正反方辩论——正反方互换辩论,这里隐藏的四个小环节,使思辨活动动静结合、层层递进,尤其是正反方角色互换环节的突现,使听课老师眼前一亮,也瞬间增强了课堂的“思辨”氛围。

二、 两难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心选为帮衬,直面责任“两难”

正像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两难”是“两种合理性的冲撞”,因为两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让人进退两难。“两难”情境的最大功能在于让学生在责任与价值冲突中思考、辨别和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情境中“两难”的真实性、情境的生活性是教师在创设两难性问题情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在“参与民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创设了“是否妥协”的“两难”情境,以问题和心选为帮衬,直面责任“两难”。

[情境]作为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实行民主管理。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A. 不会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利益;

B. 改变自己的立场,服从集体的决定。

[结果]让学生进行心选。

[点评]教师:为什么要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的权利就不要维护了吗?当你学会在“两难”的情境中思考,并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便已经向成熟和理智靠近了一步。

少数服从多数是处理组织行动的最基本原则。在世俗的评判标准里,向他人妥协,改变自己的立场是非常憋屈的做法,但是作为集体的一员,“服从集体的决定”是对集体尽责的表现,这便形成了责任“两难”。学生在私人利益和集体责任的“两难”面前进行心选,这种“深刻的无奈”内化为“主动的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便会在学生心里悄然生长。

三、 生成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求助为搭力,突击课堂“生成”

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之一就是“生成性”,它是不可预测和即时的,课堂高度灵活和开放,有师生情感和智慧的投入,在互动的过程中推动课堂产生质变、飞跃。然而,“课堂生成”极其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为谁生成?靠谁生成?如何解决生成?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树立生本意识,珍视学生的“突然袭击”,把问题本身看作可贵的课程资源;愿意为学生学习服务,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紧紧依靠学生资源和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实现“生成”。在“参与民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在尾声阶段出现了一个“急转弯”,执教者即时把问题抛回学生,以问题和求助为搭力,突击课堂“生成”。

[情境1]假如你所在的班级正在组织投票选举班长,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选择的?说明理由。

A. 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B.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情境2]学生A:支持“好朋友”一票,有利于维护我们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能在学习中给我“打掩护”。

学生B:工作能力是担任班长的首选要素。

学生C:老师,我们村里选举村主任的时候,有人给我爸一条香烟,希望投他的票。所以,谁向我拉票,答应给我好处,我就把票投给谁。(全班哗然)

[情境3]教师:你所说的是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贿选行为,那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下“能不能拉票贿选”。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现场咨询听课老师,或者借助老师的手机查找网络资源。

[活动]学生们有的在讨论,有的请教听课老师,有的借老师的手机查找网络……

[结果1]学生A:老师,我们小组认为拉票贿选是一种不法行为,影响选举的公平性,会让人对选举失去信心。

[结果2]学生B:老师,这位老师(听课人员)查到拉票贿选的危害,不在于贿赂金额的大小,而在于破壞民主、污染风气和践踏法治,影响优秀人才参选,容易导致选后腐败。

[结果3]教师:这样说来,我们应该学会理性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应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那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时我们需要看到,社会“实然”总不是那么完美,总有不和谐的声音,需要我们通过制度的完善、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来纠正和抵制。

教学追求精心预设,但预设却难于面面俱到。在这节课上,执教者珍视课堂生成,对学生提出的不可预测问题,即时调整课堂教学;听课者积极辅助解决问题,学生们既合作探究又与听课人员互动,多种教学力量的联动使课堂进入了动态生成模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课堂产生了质变和飞跃,实现了亮丽的“转身”。

总的来说,议题式教学尚属于新事物,今后要实践的道路还很漫长,例如议题式教学更适用于何种课堂?它有哪些特征?在运用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去进一步的研究。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该教学方法会变得更加成熟,从而更好地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

[2]严宏亮.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以垃圾围城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9):14-15.

作者简介:陈玉成,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青璜中学。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跨越的“三重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浅谈
论议题式教学的“议层、议境、议味”
议题式教学中如何恰当选择议题
试探讨高中思政“新课程标准议题式教学”的常规课应用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应用初探
拨云见日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