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诊改的研究与实践—以《仪器分析技术》课程为例

2019-02-16 00:39宋从从石娜娜刘艳蕊
山东化工 2019年21期
关键词:仪器实训检测

宋从从,石娜娜,刘艳蕊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根据《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要求各职业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教学诊改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其中,课程连接着教师和学生,支撑着专业和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五个层面中课程诊改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课程诊改主要是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根据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诊断,对不足问题进行改进,形成一套清晰的诊断标准,从而有效保证课程质量。本文以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仪器分析技术》为例,介绍了课程诊改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1 课程概况及诊改思路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随着食品药品检测逐步标准化、法制化,第三方检测力量快速增长,服务面向质量检验岗位人才需求逐渐增多,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操作技术已成为食品药品类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而《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分析检测岗位技能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主要诊改思路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目标,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建设指标;实施课程建设方案,通过建设课程平台,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全程记录,便于监测、预警;依据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课程建设目标

以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在线开放课为总目标,以课程设计、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目标为支撑,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标准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其核心能力是能正确的理解和执行本专业行业的各类标准;能规范操作常用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对检测数据的进行分析处理,撰写检测报告;能按照7S规范管理实验室。

3 课程诊改实施

3.1 课程设计

3.1.1 课程设计思路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为通过调研食品药品相关企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分析检验岗位,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项目,并以分析检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每个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工作任务;融合技能大赛竞赛标准与课程标准、竞赛项目与实训内容、竞赛过程,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巩固仪器分析相关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另一载体;与“校中厂”山东华正检测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及教材等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训设备、师资及实训场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教学内容的选取及依据

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行业规范及分析检验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学条件、实训设备等因素,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了4个教学模块、8个学习项目,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每个项目确定了接受委托、制定方案、分析检测、记录与报告4个工作任务,共计72课时。

3.1.3 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化学分析检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对真实工作任务感兴趣,善于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但由于大型分析检测仪技术的原理抽象、仪器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学生容易缺乏耐心和学习兴趣。因此,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课程的重点是各类常用分析仪器的规范操作,难点是各类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原理。为突出课程重点,采用仿真模拟+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利用大型分析仪器仿真软件熟悉仪器结构,模拟操作方法,之后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演练,虚实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实践技能水平。通过制作微课、动画等碎片化教学资源将复杂难懂的原理直观化,使学生学习更灵活、方便,以解决课程难点。

3.2 教学实施

3.2.1 教学组织及学习情景设计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按照分析仪器由简单到复杂、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仪器操作技能培养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原则,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方法能力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将企业分析检测工作过程:接受委托→制定方案→样品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细化为教学情景:确定检测任务→制定检测方案→实施检测→数据处理→出具检测报告→评价反馈,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真实的企业项目,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

3.2.2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及基于信息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3.2.3 考核方式、评价方法

由企业和课程团队共同制定课程考核标准,利用课程教学平台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过程考核为基础、结果考核为重点的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知识、技能及项目完成的质量综合计算总成绩。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例来展示教学过程。

课前:通过课程平台发送任务工单和课前预习通知,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工单。教师进行评阅,并与学生互动交流。

课中:教师利用视频案例创设情境引出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和项目实际情况确定两个工作任务,并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修改任务方案,分组上台展示;通过大型仪器分析仿真操作软件模拟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仪器的规范性使用。之后,进入实训室进行样品的分析检测,完成数据处理,并撰写检测报告;各小组派出代表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实现小组自评与互评。教师根据学生课前作业、 习题测试、 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完成情况给出成绩,从而实现多元化考核评价。

课后:学生设计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氨氮化合物含量的检测方案,以拓展学习该类型仪器的其他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实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分析仪器的应用技术,在实训任务中逐步达成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3.3 教学资源

3.3.1 教材及数字化教辅资源

《仪器分析技术》选用与山东华正检测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并通过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将覆盖课程所有的基本知识点和实践知识点,建设成文本资源和非文本资源。已建课程资源总量不少于1000条,非文本类资源量比例占比超过60%,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企业培训提供系统完整的资源保障。

3.3.2 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与山东华正检测有限公司校企共建的校内分析检测中心,设有样品前处理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室、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室、液相色谱检测室、气相色谱检测室、气质联用检测室等仪器分析实验室,能够满足教学及学生仿真模拟、实验操作及项目实训的需要。

校外实训条件:近年来,与分析检验人才需求旺盛的行业企业积极深入开展合作,建立了一批满足教学、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

3.3.3 师资队伍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成员10名,其中,4名兼职教师来自山东华正检测有限公司。课程团队教师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次参加省级及国家级培训如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精品资源共享课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新版食品安全国家通用标准培训等。先后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教学设计一等奖2项,课堂教学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在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主持完成了多次教改项目,近五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

3.4 教学效果

自2017年与山东华正检测有限公司校企共建《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并实施项目化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来,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均有显著提升。通过对学生教学质量调查,可以看到学生对于使用动画、仿真模式等信息化手段学习,采用过程+结果考核评价,到企业进行实操练习等均持认同态度,该课程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得分均在90分以上,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4 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程平台后台教学过程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微课、习题测试、讨论等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总结课程建设及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部分微课视频过长,学生难以坚持完成学习。需再丰富课程平台的内容,开发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微课、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仍需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将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加强兼职教师培养,最终形成了一支实践技能过硬、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队伍。

(3)加强经典实验,增加创新实验。在开展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企业联合增加创新实验,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5 结束语

课程是教与学的前沿阵地,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仪器分析技术》通过探索项目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企业现场教学,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依据,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发现日常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将课程诊改工作落到了实处。

猜你喜欢
仪器实训检测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