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新媒体大会综述

2019-02-18 08:19梁益畅
中国记者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记协融合

□ 文/梁益畅

2018年12月24日,2018中国新媒体大会在京召开,100多家新闻单位的新媒体负责人以及新闻院校、新闻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增强‘四力’、守正创新、多出群众喜爱的融合精品”为主题,交流媒体融合经验,分享优秀作品创作体会,为开拓新媒体事业献计献 策。

本次大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部门共同承办。中国记协主席张研农,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高建民,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孝汉,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符雷出席大 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分管新媒体工作的负责同志到会作了主题演讲,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委代表对获奖作品作了评析和介绍。

一、领导致辞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孝汉在致辞时表示,中国记协及其新媒体专委会将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和中宣部部署,服务新媒体建设,努力做好几项重点工 作:

一是抓好培训教育。加强政治引领,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是中国记协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国记协将继续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二是做好奖项评选,立好范本标杆。今年中国新闻奖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名额50个,增幅达16.3%。同时强化示范引领,在评选标准中增加践行“四向四做”,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要求。

三是建好评价体系,推进行业自律。专委会启动新媒体传播时效评价体系建设,将依托主流媒体自主平台数据资源,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逐步建立起导向正确、标准客观、评估专业、体现公益性、体现融合发展科学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把主管部门指导和受众感受统一起来,把符合“四力”要求的新媒体新秀选出来,当好引领新媒体内容建设的指挥棒。

四是开展品牌活动,践行“四力”要求。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以践行“四力”为主线,组织新媒体参与中国记协品牌活动。比如中国记协组织的新媒体“强四力,助攻坚”甘肃陇南扶贫集中采访,运用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各种渠道,采取现场直播、无人机拍摄、交互式游戏等多种方法,一路走一路发,播发各类报道1900多篇(幅、段),累计阅读量1.7亿次。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符雷和大家分享了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是,中国记协着眼于团结引领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力”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生产更好更多的融媒体产品,并专门成立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推动这项工作,这是中国记协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的创新性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传播格局来看,互联网已成为我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政策支持力度,这是历史的大趋势。积极适应这种大趋势,不断夯实新媒体平台建设、引领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切实践行“四力”要求,生产更好更多优质内容产品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第二点感受是,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互联网内容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提高网络内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锻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用更好更多的新媒体产品丰富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五个要强”当中,“内容要强”是其中的核心构成。

第三点感受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要求,切实抓好网络新闻信息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大力传播时代强音,迫切需要加大工作创新力度。

▲ 2018中国新媒体大会现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高建民表示,广大新媒体工作者要强化政治责任,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新媒体各领域、各环节。要发挥特色优势,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使新媒体成为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增量。要着力提升新媒体内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传播主流价值观。要守正创新,努力做新业态新服务开拓者,在坚定方向、坚守正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创新性发展,深度挖掘受众需求,强化专业运作模式,丰富内容服务样式,积极拥抱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寻找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新期待,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

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就加快媒体深度融合,促进新媒体发展谈了几点希 望:

一是坚持思想领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坚持精品主导。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无论传播形式怎样创新,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内容制胜是不会变的,推进媒体深入融合,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就是要坚持实践导向、效果导向,用新办法新理念做新闻搞传播,以内容创新赢得受众,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 势。

三是坚持用户导向。要学习借鉴社交媒体的互动传播方式,加强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吸引用户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不断增强用户黏性。要精确定位,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要充分运用专业评估、抽样调查等多种手段,建立导向正确、标准客观、评估专业的综合评价体系,牢牢掌握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影响行业格局和发展方向的指挥 棒。

四是坚持技术引领。要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始终保持技术敏感,不断提高运用和管理水平,要顺应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把新技术、新运用融入新闻信息深层传播全过程,使其更好地为新闻宣传服务。要加快建设技术团队,把内容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摆脱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发挥评选、表彰、奖励机制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优秀新媒体作品、优秀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他们的宣介力度,促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积极举办论坛、巡讲、展览、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让新闻工作者更多地受到关爱和尊 重。

二、主题演讲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认为,至少有三个融合发展课题等待主流媒体人一起破解:

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下一步主攻方向是什么。就是要坚持互联网化这个主攻方向,就应当坚持把握互联网规律、树立互联网思维、对标互联网行业,重构媒体自 身。

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怎样继续聚拢用户、留住用户。主流媒体要顺应智能化、平台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新的技术支点到来时,靠它来聚拢用户、留住用户。首先是媒体的智能化,尤其是算法,也就是信息的智能“分发”。目前,人民日报新媒体正在进行主流媒体算法的研究,已经进入开发的实质性阶段。内容算法将成为智能媒体的基础能力。其次是媒体的平台化,平台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肯定是无可替代的。目前,人民日报重点建设的是人民号平台、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最后一个是可视化,如果再聚焦一些就是指短视频。现在有一种说法,短视频本身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这个说法特别深 刻。

背景资料

按照中央批准的《中国记协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宣部要求,中国记协于2018年7月成立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这是建设新时代“记者之家”的改革举措,是团结引领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重要抓手。举办中国新媒体大会,是中国记协贯彻中央精神、适应业界需求,加强新媒体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大会突出政治引领,突出内容建设,突出队伍建设,致力于搭建新媒体信息传播工作者交流平台,树立媒体融合内容建设标杆。

在中宣部指导下,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引领服务的新载体、新渠道,首次评选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首次举办新媒体采编骨干专题培训班、首次组织新媒体集中采访活动等。

互联网“原住民”全面入场,如何用好内容粘住“新生代”的心。主流媒体既要有“内容定力”,但更需要“内容魅力”,要把“有意义”的做得“有意思”,再把“有意思”的做得“有分量”,这才是真正把“内容优势”体现出来。怎么增加内容魅力?第一要务是研究用户需求。

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刘思扬首先为大家播放了两个短视频,都源于“现场云”用户采集的全媒体素材,这些暖人的小故事,经过剪辑加工,在新华社“两微一端”和新媒体供稿线路播发,向其他商业网站和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分发,产生了广泛影响,视频全网浏览量都很快突破千万人次。广西贺州男子守护老人过马路的视频,通过新华社海媒平台传播后,海外网友浏览量1.5亿,点赞量超过4000万,形成了世界级影响。

截至目前,加入“现场云”的媒体和党政机构用户达到2992家,注册采编人员3.3万,平均每天发起直播379场。到会议当天为止,“现场云”累计发起直播11万场,发布报道80万条,短视频36万条,突发直播最高访问量超过120万,活动直播最高访问量超过720万。到2018年12月24日,已经有90家媒体的106名采编人员来到新华社“现场云”总部,完成为期1个月的“嵌入式”培训,另有1000多名采编人员接受在线培训。2017年“现场云”荣获中国传媒年会“媒体融合特别奖”。

刘思扬同志表示,新形势下,新华社以媒体融合为契机,通过打造“现场云”平台这样的探索,创新与媒体用户的生产协作方式,整合开放多元分发渠道,免费提供技术平台和培训服务,让更多媒体搭上国家通讯社融合发展的快车,共同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新华社主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做强主流舆论:

在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聚焦新闻报道主业,回答好高举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突出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报道。两年前,新华社成立“第一工作室”,专门负责习近平总书记报道,推出了《领航》《誓言》《大道之行》《那年,我们21》《红色气质》《四个全面》等一大批体现“高度”“精度”“温度”的融媒体产品,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其中《誓言》被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收展。今年一月,新华社提出“每日有重点,每周有力作,每月有精品”的融合产品生产目标,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措施确保实现。2018年以来,浏览量过千万的融合产品超过100个,其中过亿产品48个,平均每周1个。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还要聚焦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现象,旗帜鲜明、敢于亮剑。这两年,新华社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推出校园“毒跑道”、洞庭湖“私家湖泊”等一批有影响的报道,直接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在关键要害处下功夫,推进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回答好“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问题。一是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二是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三是解决好产品生产问题,四是解决好技术引领问题。

在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好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问题。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二是持续观察分析,不断增强“眼力”。三是强化政治意识,不断增强“脑力”。四是改进报道方式,不断增强“笔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袁正明介绍了央视新媒体精品创新的点点滴滴:

一是以时政微视频为重点,探索新形态新表达。三集微视频《初心》是央视第一次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人物专题片首发平台从传统电视端移至到新媒体平台。三集短视频不加一句画外音解说,全部用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在资料片中的自述和历史见证者的回忆,生动具象,引人入胜。

二是以大屏联动小屏,探索新媒体互动新体验。

三是以用户为中心,探索新角度新观感。

四是以新技术引领,探索新场景新应用。在“天舟一号”发射报道中央视应用VR直播的新技术进行了全程全景直播,开创了三个“首次”:首次航天领域VR直播、首次近距离全程直播火箭发射、首次在VR直播中引入专业讲解员,并且创造了100米的史上最近距离,通过屏幕直接感受火箭发射瞬间烈焰扑面而来的震撼冲击效果,还能在火箭吊装、运转等环节获得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仿佛身临其境。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的演讲详见本期第37页。

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马笑虹分享了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是融合转型靠什么?解放日报的体会是靠顶层设计、基层努力、稳步推进、循序渐进。

第二点体会是脱胎换骨如何做到?解放日报提出了三改一强的目标,摸索前行,再不回头。2014年,解放日报提出了“一个目标”“一套机制”“两大产品”的改革思路。一个目标:在“十三五”期间,解放日报社要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新型媒体机构。一套机制:要建立适应互联网内容生产规律的新的采编架构、流程,配套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两大产品:《解放日报》和“上海观察”。

“三改一强”,第一改是改架构,探索“一支队伍,两个平台”。第二改是改流程,实现“网络优先”。第三改是改机制,突出“采编为宝”。“一强”是强技术,立足自主开发。

第三点体会是,融合转型以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初步实现了“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主流舆论阵地上的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首先,优质内容不断涌现;其次,报网联动两翼齐飞。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表示,此次参选媒体融合奖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了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从内容这个窗口具体体现出主流媒体在生产体制、机制、传播渠道、用户等各方面的创新发展。获奖产品利用新技术创新报道理念和方法,体现出了融合、可视、垂直、沉浸、社交、场景等新媒体产品发展的众多特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引领性。同时,曾祥敏指出主流媒体的融合作品,应该注重凸显新闻性、提升价值内涵、摒弃简单效仿。

12月24日下午,2018中国新媒体大会还开展了媒体融合精品创作系列访谈。获得第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的11位获奖代表分享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彭兰,中国搜索原总裁、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顾问周锡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顾问汪文斌三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 评。

猜你喜欢
中国记协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如何秀出美丽新农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贺信的体会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48个广播作品入选
凝心聚力书写伟大时代
——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