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对洋紫荆叶片和花蕾脱落影响初探

2019-02-18 06:59谭淑晓何志红
现代园艺 2019年1期
关键词:紫荆柳州市花蕾

谭淑晓,刘 思,何志红

(广西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545005)

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e Linn.Sp.PL)是苏木科羊蹄甲属半落叶乔木,是一种优良观花园林植物[1]。近年来,柳州市在主要街道、公园、小游园等绿地中大量应用。每年3~4月,柳州市洋紫荆便华丽绽放,盛开的洋紫荆让龙城变成一片粉红色的花海,吸引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洋紫荆已逐步成为柳州园林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看点[2]。然而,柳州市洋紫荆在盛花期间仍有较多植株的叶片不落或半落,使得开花效果欠佳,未达到满树皆花的景观效果。

目前,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却鲜少见到关于乙烯利在洋紫荆上的应用报道。根据柳州市园林建设的实际需求,探讨乙烯利对洋紫荆叶片和花蕾脱落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升柳州市洋紫荆花期景观效果,为今后在提升洋紫荆花期效果技术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柳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6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8℃,极端最低气温-3.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39.2℃,平均日照1639.4h/a,年总积温5 700~6800℃,平均年降雨量1489.1mm,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2d,多雨季节在5~8月,年平均蒸发量1650mm。土壤为红壤。

1.2 试验材料

该试验材料为柳州市河西公园、莲花公园、莲花立交绿地和露塘苗圃的洋紫荆苗木,平均胸径10cm以上,试验前苗木进行常规化管理。本试验采用的生长调节剂为四川国光牌乙烯利水剂(有效成分含量40%)。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该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使用稀释800倍、1500倍、2000倍、3000倍和5000倍共5种处理,清水作为空白对照。2018年1月18日,对河西公园、莲花公园、莲花立交绿地和露塘苗圃共4个试验点选定的试验株进行全株均匀喷施。

选择生长状况良好,冠幅完整的洋紫荆植株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处理3株,设3个重复。用高空打药机对所有试验株进行叶面喷施,保证喷施均匀,溶液雾化。试验前在各株试验株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选定1根枝条作为固定观察枝,观察记录其叶片数和花蕾数,处理后定期观察、统计其叶片和花蕾数量。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用Excel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烯利对洋紫荆落叶的影响

处理1个月后,用800倍乙烯利处理的植株叶片明显黄化且有明显落叶,详见图1;同一时期,空白对照植株未出现叶片黄化或落叶现象,详见图2。对所有试验株的落叶情况进行观察统计,详见表1。由表2方差分析结果看出∶河西公园、露塘苗圃及莲花立交绿地的P值分别为0.029599、0.001428和0.033999,均小于0.05显著水平,即5种浓度对洋紫荆落叶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从平均落叶率来看,河西公园、露塘苗圃及莲花立交绿地3个试验点中800倍处理的平均落叶率最高,空白对照的平均落叶率为最低。

图1 用800倍乙烯利处理1个月前后对比

图2 空白对照株1个月前后对比

2.2 乙烯利对洋紫荆花蕾脱落的影响

除探究乙烯利对洋紫荆落叶的影响外,同时还需考虑药剂可能会导致花蕾脱落(简称“落蕾”),从而对洋紫荆的花期景观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统计各试验点所有洋紫荆试验株的落蕾率,详见表3;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由表4看出∶河西公园、露塘苗圃、莲花公园及莲花立交绿地的P值均大于0.05显著水平,即5种处理对洋紫荆花蕾脱落影响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表1 洋紫荆叶片脱落情况统计表

表2 落叶率方差分析

表3 洋紫荆花蕾脱落情况统计表

表4 落蕾率方差分析

乙烯利可促进洋紫荆苗木叶片衰老,促进叶片脱落效果显著。一定范围内不同的乙烯利浓度对洋紫荆苗木落叶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4个试验点中用800倍乙烯利处理的洋紫荆平均落叶率均达到90%以上,除莲花公园的空白对照的平均落叶率较高外,其余的平均落叶率仅在33.92%~50.51%之间;4个试验点中所有处理的平均落蕾率在33.38%~65.38%范围内,5种乙烯利浓度处理对洋紫荆花蕾脱落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为了提升洋紫荆花期景观效果,达到促进其落叶却最低程度影响花芽脱落的目的,需继续探索能够提升开花效果的乙烯利最适浓度和最佳处理时间,为优化洋紫荆花期景观效果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
紫荆柳州市花蕾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横空出世
《新千里江山图》
清华的记忆像校花紫荆
紫荆永恒
我来了
紫荆铿锵巾帼情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