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科学元素

2019-02-18 15:29刘英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性技法线条

刘英

《名画在左科学在右》,林凤生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

本书作者对绘画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素有研究,擅长从跨学科的角度去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写实绘画技法的基础是透视法,要注意到“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其实并不难,但要确定放大缩小的比例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更准确地描绘出不同造型的空间关系,西方的画家往往会借助光学器材,比如“透视窗”“暗箱”等,这样完成的画作比例关系更准,写实程度也更高。传统的中国画在技法上与西方写实主义迥然不同,比如在画面中并不强调透视关系,那么,中国画有科学性吗?本书作者从线条、写意、空间表达等角度发掘中国画内在的科学元素。比如对于传统的白描技法,基于视觉生理学的“侧抑制现象”进行解释,说明了以线条勾勒轮廓的科學依据。再比如中国画在写意、空间表达上诸如重叠、色彩层次、纹理梯度等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技法不仅具备科学性,而且在叙事表达上也有独特的优点,进一步提升了艺术性。

猜你喜欢
科学性技法线条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