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好一个人,再说好一句话
——评崔永元《有话说》

2019-02-19 03:52乡鸿
工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崔永元听者假话

文_乡鸿

编辑推荐:

这本书的节点很有意义,很像人生的起承转合。声音很多,声浪很大,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你想要的答案,也可能在这里发现更多的问题,关键看你是来看热闹的,还是来看门道的。

掷地有声,何需多言。

1

崔永元是个公知,前央视节目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这二十多年来,他说过很多的话。我认真听完的不算多,不是不爱听,也不是不愿听,而是我耳朵懒。几乎所有来自外面世界的声音,我耳朵都懒得去听。纯粹的懒。

但仍旧会有些他说的话,撞入耳蜗。声音是有重量的。他的声音很多时候会压得眼下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喘不过气。必也有人议论纷纷,此褒彼贬,争执不下。然世事纷繁复杂,痴愚暴人甚多,有时无谓争辩太多。听贤者一席话,明世事两对错,记心中有是非。如此也可。离题甚远。强行刹车。这里不议时事,只谈本书。

我是个不会说话的人。读这本书的初衷,不是要看崔永元有什么话要说,而是要看看他怎么说。这本书,《有话说》,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说话在发出声音的崔永元先生对于怎么说话的一些心得汇集,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体会去谈怎么说好一句话。

书不厚不薄,赖一个被窝就读完,刚好。读完后,不敢说自己就真的学会怎么说话了。毕竟,学说话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尤其对于愚钝的我,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但到底有所收获,汇成一句话就是——先做好一个人,再说好一句话。

说具体点——读罢全书,私以为崔永元先生对怎么说话主要有三点建议——真实、真诚与尊重。但,与其说他是在教导我们怎么说话,不如说他是在引导我们怎么为人。

2

真实。实话实说。

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不是花言巧语,不是甜言蜜语,而是一句实话。假话说得天花乱坠,终也是假话,总有被揭穿的时候。没人喜欢与一个假话连篇的人聊上,没人愿意做一个被别人骗弄戏耍的傻子。

耳朵生来是要听实话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就是人害怕耳朵听信了虚假的话语。但也总有人还是爱听虚言假语,爱听阿谀奉承,爱听假大空无,只是可怜了那些人的耳朵。

说话的首要就是真实。要确保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话,要为说出去的每一句话负责。只要开了口,就该说实话,否则,还是闭口不言的好。做人的首要也是真实。真实的话,出自真实的人之口。

真诚。真心诚意。

要想别人倾听你说话,必先要学会聆听别人说话。好的说话,是能说进听者心窝里去的,是交流,是聊天,而不是灌输,不是说教。

所谓灌输、所谓说教,是自上而下的、盛气凌人的、单方面的发言,有固定的表达者,也有固定的倾听者,角色定位被一巴掌拍死在墙上。所谓交流、所谓聊天,是平等互换的,每个人都是倾听者与表达者,每个人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愿意认真聆听,并就聆听到的内容给以响应。

这就是真诚。说话者带着真心诚意去说话,听者才可能真心诚意地聆听与接受。一个真诚的人,才愿意真诚地说话,说出真心诚意的话。

尊重。尊重说话本身与说话的人。

所谓尊重说话本身,是不卖弄、不自作聪明、不故作深沉、不会不懂装懂。不要因自以为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就卖弄博学;不要因自以为对谈话内容认识深切就自作聪明;不要因自以为在座各位都不懂就故作深沉;不要因自以为承认无知有失脸面就不懂装懂。

所谓尊重说话的人,是平等交流、换位思考,是不居高临下、不颐指气使。话有对错,说话的方式无对错。“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表达观点的权利。”即使三观不同,即使无法理解,但依旧尊重。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才会尊重说话本身与说话的人。

3

除真实、真诚与尊重之外,书中还陆陆续续谈了一些其它。比如一些说话的小技巧。比如紧张。书中如是说,或可一试——人如果紧张,说明还有精力,还有使不完的劲儿,不信你瞅瞅那些病入膏肓的人,哪个还能紧张得起来?既然是这样,那么感到紧张时,你就攥紧拳头、咬紧牙关、绷紧关节,自己跟自己较劲,把你全身的劲儿都用尽,连气都不要喘。这样连续做个两三回,你就能变松弛了,因为你没劲儿了,也就紧张不起来了。

比如幽默。书中如是说——因为幽默就是在逻辑上出现的事儿,当逻辑不对的时候,一个简单的事情就会变成幽默了。幽默一定是有一个正常的逻辑在里面的,不是说没有正常的逻辑,上来就是歪的,所以它可笑。滑稽可以那样,但幽默不行。也就是说,幽默是在逻辑推演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出现了问题。所以,要幽默,就要先对后错。如果开始就错,一错再错,那是胡来。胡来一般是不好笑的。

比如不熟识。当谈话场不熟、人不熟、内容领域更不熟,这时候就需要从“你知道”引渡到“我知道”——其实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跟我来。所谓跟我来,就是把你的观众或你的谈话对象的思维拉到你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让他们顺着你的思路来。

什么人说什么话。

真实的人说真话,虚伪的人说假话,我们真话假话都说。有人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遇神佛不敢说话。狂妄者狂言妄语,痴愚者痴言愚语,疯癫者疯言癫语,谨慎者谨言慎语,谄媚者阿言奉语。是故,先做好一个人,再说好一句话。

最后以一个小故事结语——

有一群赶路的商人,熙熙攘攘,为利往来,长途奔碌之余,在一座庙里歇脚安睡。待其进入梦中时,潜来一伙盗贼,恰给一书生撞见。情急之下,书生以头连撞庙里的那口大钟。钟声响起,盗贼欲杀书生而不及,有窜逃,有趁夜色佯装商人躺落;钟声响起,商人纷纷梦中跌醒,破口大骂哪个该死的撞钟;钟声响起,书生头破血流。

猜你喜欢
崔永元听者假话
劳工(外二首)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假话种种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假话在狂欢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崔永元的金钱观
三人成虎
远离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