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多维审视*

2019-02-19 04:47孙万君
实事求是 2019年5期
关键词:精准理论发展

孙万君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830017)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贫困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致力于脱贫扶贫的历史任务,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成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扶贫工作,将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实践,把握规律,科学研判脱贫扶贫历史方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这一最新成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做好当今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脱贫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南,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依赖于前人已有的理论、历史的积淀以及当前的实践,存在着密切的源与流的关系。同样,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一)理论逻辑

1.马克思、列宁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之本。马克思关于贫困治理的理论贯穿于《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哲学的贫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伴随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始终,是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贫困问题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关于贫困治理理论的提出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下的工人阶级的深度贫困,其根本立足点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毋庸置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雇佣劳动、劳动力商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传统意义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剥削的关系也将不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无产阶级贫困问题。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具体社会历史场域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为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发挥资源调节作用就必然意味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生产资料和货币转化为私人资本。”[1]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关于如何消除贫困的思想对我们当前的理论和实践依然有效。

列宁领导的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打破了马克思所预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但是,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依然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消除人民群众普遍贫困。列宁反贫困理论的建构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中产生的。列宁反贫困理论主要包括五个要点,即消除贫困的战略意义论、发展目标论、策略方法论、实现机制论以及领导主体论。[2]可以说,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贫困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存在贫困的问题。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探索出在落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能仅仅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就彻底摆脱贫困,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解决国家贫困问题。

马克思、列宁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之本,更是构成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起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历史观,将人民群众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共享者;二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将人的精神价值追求奠基于彻底摆脱贫困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之源。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丰富的反贫困理论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建构了我国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是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直接源泉。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反贫困理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不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毛泽东提出了“要进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使其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我国消除贫困的根源建立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他指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3](P429)可以说毛泽东时期治理贫困问题的初步实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奠定了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初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需求。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制度根源着手摆脱贫困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列宁反贫困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所处的历史国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深化了我国治理贫困问题的道路、政策、步骤。邓小平明确指出:“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4](P364)坚持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所提出的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消灭贫困的基本条件,又创造性地提出通过改革开放、改革社会主义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摆脱贫困的根本路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之所以没有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既有理论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一方面,理论上我们教条主义的对待马克思贫困理论,不能够根据实践的发展,推进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尤其反映在具体的制度改革层面;另一方面,现实上我们受到国际封锁、生产力水平落后、贫困人口基数大(尤其是大部分分布在农村)等因素制约。因此,只有实行改革开放,不断变革旧的体制机制对生产力的束缚,才能为消灭贫困问题提供物质利益保障。而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农村,“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们没有摆脱贫困”。[4](P248)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贫困问题上以农村脱贫为突破口的改革思路为中国解决贫困问题找到了根本出路。总之,改革开放从根本打破了制约我国的贫困问题的制度性瓶颈,极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注入了鲜活动力,也为当前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历史逻辑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通过“三大改造”彻底地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根本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奠定了制度上的保障,从而开启了治理贫困问题在实践上的初步探索。摆脱贫困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全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都聚集在农村,因而“全体中国人民尤其农民群众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5]因此,摆脱贫困的实践探索首先开始于农村,开始于农村合作化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农民联合起来以达到生产资料的集中运用和生产,从而迅速摆脱贫困,解决基本温饱问题。通过农业合作化形式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中国共产党治理贫困问题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基本国情,创造性地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治理贫困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邓小平把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作为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起点,在全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奠定了制度的保障,为中国脱贫扶贫事业找到出路。

3.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深层次构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脱离不了具体的时代条件和现实实践,并且必然会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期取得不同的理论成果,关键在于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研判了时代发展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并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反之,对当前人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出现误判时,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发生曲折和出现颠覆性错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正确研判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创新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持续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6]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瓶颈,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依然需要持续加大扶贫力度。为了进一步解决和克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拦路虎——深度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我国现时代所处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我国扶贫思想的新思路、新方法,开启了我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战略举措。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深层次构建,有力地回应了现实的需要。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注重综合性扶贫,着力解决治理内生型贫困等问题。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精准扶贫理念,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定位、精准帮扶,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另一方面,改变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只有明确靶向、精准施策,才能实现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意识为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为方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形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可操作性强的中国式扶贫理念。可以说,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在理论上实现了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深层次构建。

(三)现实逻辑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制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矛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关系到能否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从根本上检验中国共产党能否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彻底脱贫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P70)可以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体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开始就不断推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突破,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因素、教育水平、资源占有量的限制,使得我们过去粗放式的输血扶贫方式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扶贫对象定位不精准、脱贫又返贫的问题严重。因此,当前剩下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贫困人口集中在偏远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内生性动力缺乏,只能依靠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方式,只能起到短暂脱贫效果;二是不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状况、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既有因病致贫,也有懒惰等原因致贫,主客观因素交织存在;三是扶贫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依靠输血式扶贫、救济式扶贫、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贫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前需要转变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做到精准定位、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转变为更加精准集约型的造血式扶贫。这就对当前扶贫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不仅在扶贫力度上,更要在精准度上下功夫、做文章。因此,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就是针对现实问题、历史使命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2.实现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转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断奋斗,我们又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根本性转变,改变了过去物质精神财富匮乏的历史局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将实现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转变为现代化的强国。但是,从目前的基本情况来看,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最大的短板仍然在农村、农民、农业,尤其是广大偏远地区、边疆地区的农村、农民依然存在着深度的贫困问题。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比重最高,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农村占据我国最广大的土地,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实现强起来的根本战略举措,精准扶贫着力点就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我们提出的“强起来”的逻辑基础一定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谓的“强起来”是不留死角的“强起来”,是一个不掉队的“强起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共同富裕意义上的“强起来”。

3.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党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物质和精神利益的需求。“截止2017年底,全国贫困人口大约还有3 000万人,其中大部分还处于艰苦的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8](P230)因此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是停留在价值观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突显其应有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实现彻底脱贫,不断推进脱贫减贫举措,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彻底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做到共享共建。从现实意义上讲,这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中的根本践行,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举措。

二、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分析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本质特征,加强对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深层次把握和理解,不仅是党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战略、持续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本质要求,而且也增强了人民对扶贫脱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为解决世界贫困问题的治理提供了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

(一)强调了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论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变革旧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揭开了历史前进发展中人民群众所扮演的主体、推动作用,形成了划时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从根本上践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坚持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和共享者的地位,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精准扶贫的实施就是彻底消灭贫困问题、贫困现象,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在精准扶贫不断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上,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此同时,重视贫困对象的自觉意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重视社会群体的力量,集中社会主要力量在物质和思想上给予支持。最后,构建精准扶贫工作管理体系。党和政府要严格把关,不让一个人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掉队,把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外化于行,真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精准扶贫工作才能取实效性的成果。

(二)坚持了实践唯物论的根本观点——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历史文化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基本观点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遵循。“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0]精准扶贫在其方法论上深刻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我们的扶贫方式主要是“大水漫溉”“手雷炸跳蚤”,不能做到精准定位、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缺乏对群众出现贫困问题的现实分析,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而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战略举措就是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论彻底融入精准扶贫的理念中,从而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11]精准扶贫正是在实践中牢牢把握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大力推行知行合一: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采取因地制宜的脱贫方式和手段,从根源上找出制约脱贫的主要瓶颈,及时调整政策,追踪脱贫成果,减少脱贫又返贫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将贫困对象落实到户,落实到人,根据每个个体贫困原因来实施精准帮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扶贫、真脱贫。

(三)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2](P152)从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出人的意识来源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意识观念的思想随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而不断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实践出发,在尊重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是在偏远地区、边疆地区依然存在着贫困问题,这种贫困属于深度贫困,传统的“灌水式”扶贫策略已经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而且还造成了扶贫资源的极大浪费,无法实现从根源上摆脱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变策略和方法,采用“滴灌式”为特点的精准扶贫策略。“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12](P134)体现出了正确的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地趋向于真理性的认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来源于对实践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是符合实践发展的真理性认识,是能够指导和促进我国精准脱贫的科学方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提高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和水平,坚定扶贫的信念和决心;另一方面,“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也就是将精神扶贫同物质扶贫相结合,二者齐头并进,从精神上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意志和决心、强化精神脱贫能力。只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脱贫户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根源,这是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四)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和统一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4](P305)矛盾又分为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普遍矛盾主要指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共相;特殊矛盾主要指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特殊本质,即个性、殊相。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把握事物的一般规律,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两者在实践发展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既要处理好扶贫工作当中的普遍性矛盾,做好顶层设计,保证各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执行力度,又要处理好特殊地区(偏远地区、边疆地区)的贫困问题,将还未脱贫的群众、地区给予特殊扶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精准扶贫既要在普遍性上下功夫,强调中央的宏观路线指引;又要在特殊性上做到具体分析,强调在地区特殊性上对症下药,力求高效解决扶贫问题。

同时,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在实践脱贫过程中还体现出联系、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推进的。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联系的观点,树立统筹兼顾观念,借助事物乃至要素间多样且复杂的联系,推动事物发展。精准扶贫就是坚持联系、发展、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做到一次性脱贫,杜绝脱贫又返贫的现象发生。首先,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产业脱贫、专项资金脱贫的力度。其次,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既提高贫困民众的“造血”能力,又激发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15](P90)从源头上防止出现贫困代际传递情况。二是,加大各方帮扶力度,注重加强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种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打造出全社会共同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三是将精准脱贫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联系,“我们要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15](P80)只有彻底地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我们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可以说,精准扶贫攻坚战是一个多方联动、共同协助推进的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多维角度挖掘其联系脉络,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三、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关系到党的执政稳定性,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人民群众自我脱贫减贫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不断推进,制约脱贫的瓶颈不断被打破。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共享共建,系统诠释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

1.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大量的著作中都长篇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根源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建立以后如何摆脱贫困的根本问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批判指明,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使无产阶级彻底告别贫困。其所包含的真理性与革命性依然指导着我们当前的实践工作。但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列宁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贫困问题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列宁第一次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依旧存在贫困问题,这就为我们后期不断消灭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始终致力于反贫困斗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邓小平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战略高度反映脱贫反贫的重要性,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本质”等经典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扶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根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论述、新战略、新方法。如“增强四个意识”“破解二元结构”“坚持三位一体”“实施五个一批”“注重六个精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等重要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地具体运用与发展。

2.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升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归属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不断认识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邓小平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者,已经实现了他所设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6]可以说,这是我们党让全体中国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庄严宣誓。精准扶贫就是要让还未富裕的、还未脱贫的底层群众彻底摆脱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市场风险致贫、因教育致贫、因缺乏专业技术致贫的贫困人口,从致贫源头、脱贫途径、脱贫成效上进行一系列顶层设计。可以说,这些是对“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本质理论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有机升华,也是对“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精准扶贫”最终目标就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导向。

3.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把握和具体运用。第一,深刻把握创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之所以区别以往的扶贫方式,其根本立足点就是创新扶贫模式的方式方法,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通过内因外因等综合方式的创新推动脱贫攻坚的时效性:一方面,创新内生动力培育模式,始终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15](P90)另一方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观念,注重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第二,深刻把握协调发展理念。能否从协调的角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我们目前最大的考验,“小康”主要指发展水平程度,而“全面”主要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的问题,我们所建成了小康一定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因此,“精准扶贫”更注重在脱贫过程中各方的协调性,也就是要处理好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脱贫与返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做到短期脱贫与长期脱贫的平衡、协调关系。第三,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精准扶贫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准扶贫要彰显正确的扶贫观,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满足一时的脱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地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15](P79)因此,我们的精准扶贫一定是构建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基础上的。第四,深刻把握开放的发展理念。开放发展拓宽“精准扶贫”横纵联系空间,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和开放的脱贫发展模式,把各方面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有效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第五,深刻把握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从根本上体现出共享的脱贫理念,通过不断加大扶贫脱贫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其核心就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促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归属感、存在感、幸福感,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掉队。

(二)现实价值

1.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式扶贫道路的实践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展情况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 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 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一年下降1.4个百分点。[17]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尤其是长期处在深度贫困的偏远地区、边疆地区的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据统计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371元,比上年增加994元。[17]这些真实数字说明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体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体体现在:一是坚持党领导一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把夯实农村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的基层领导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精准,强调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将“五个一批”有机结合起来,即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坚决杜绝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严格把控扶贫标准,既不能随意脱离实践提高标准,也不能随意降低标准。坚决打击利用职务特权挪用扶贫款项,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切实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2.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回应和有力推动。2018年1月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第一步,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步,2020~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三步,2035~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8]“乡村振兴”战略是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农村的又一次整体性、战略性的规划,并且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一方面,精准扶贫立足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乡村振兴”立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村的小康是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只有把这个短板补上,才能真正实现全国小康,与此同时,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现代化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规划。

3.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对“如何破解人类贫困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如何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每个国家都为此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时至今日贫困仍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消除贫困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协作、交流成果、分享经验。中国一向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我国外交宗旨,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由此决定中国的扶贫脱贫战略不仅立足国内,而且着眼于世界,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从而为整个人类摆脱贫困提供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在实践扶贫脱贫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使中国脱贫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也超过了70%,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从40%下降至10%,主要来自中国的贡献”。[19]可以说,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全球减贫理念和世界思维。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致力于自身脱贫的同时,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为国际脱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有效促进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20]“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12](P11)虽然贫困国家所具有的基本国情不同,但仍然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共相。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式扶贫模式的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因此,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对那些在经济和社会条件与中国国情有相似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他们在脱贫减贫的道路上起到示范作用。尤其是精准脱贫过程中所包含的核心要义——精神脱贫,作为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活的灵魂,起着内因的作用,内因决定事物变化发展,造血能力远比输血重要,发挥着脱贫减贫的核心作用。精神脱贫主要体现在激发贫困人口自我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结合起来,重点采取“教育扶贫”“文化扶贫”“观念扶贫”及“励志扶贫”等精神扶贫举措。总而言之,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不仅在全球脱贫事业上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而且还在世界扶贫减贫领域提高了中国话语权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精准理论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精准的打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