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2019-02-20 02:2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萧志钰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徒职业技能工匠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萧志钰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工匠人才。

1 实施背景

现代学徒制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布局,旨在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和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紧密结合,培养质量更高、适应力更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企业双育人主体存在“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学生(学徒)在学校学习期间,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学徒(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重实用轻培养,学校管理机制不到位,使学生(学徒)的企业实习变成了“放羊式实习”,育人效果不明显。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荆州市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探索和实践多方参与的校企分段交互训教、同步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工匠人才。

2 主要做法

2.1 政行校企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优势,调动企业积极性,搭建政行校企多方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运行平台。由荆州市总工会牵头,荆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政策支持,联合荆州市道路运输与物流协会,主动整合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荆州明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创新实施汽车后市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图1),由政府统筹协调相关政策资源,为行业、学校、企业的发展与合作提供指导与保障;深度整合校企优势资源,明确校企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学徒)在校内学习、企业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全过程实施“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避免学校、企业其中一方当“甩手掌柜”,实时跟踪学生(学徒)的具体情况,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徒的职业生涯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2 校企共塑“工匠精神”

通过技能训练强化“工匠精神”,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校企共同开发适合工匠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认知(第1学期)→职业经验积累(第2学期)→职业技能强化实践(第3学期、4学期)→工匠精神内化于行(第5学期、6学期)”的现代工匠人才培育路径(图2)。通过学校技能名师和企业名匠的校企“双导师”育人机制,精准对接行业领域的发展状况和企业岗位工作核心技能,融入职业标准和职业综合素养,营造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学习、实践方式,广泛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强化学生(学徒)精益求精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图1 校企工作小组的组成

图2 现代工匠人才培育路径

2.3 校企共育创新创业人才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创新驱动,突破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学徒制”把职业院校与产业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培育产业适用、企业急需的综合性人才。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在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充分调研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整合双主体优势资源,共建以“专业教育+职业技能”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紧密结合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行业创新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内容;围绕企业实际面临的难题,激发校企“双导师”的科研积极性,以“师导生(徒)创”“师生(徒)共创”模式带动学生(学徒)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真正实现“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面向服务第一线”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 成果与成效

3.1 形成政行校企多元多层次合作机制

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致力于为荆州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政行校企各方签订了《政行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协议》。通过政行校企多方合作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激活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创新实施汽车后市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体系,共建专业人才就业资源共享平台。

3.2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基于学生(学徒)的认知规律,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在掌握专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以中国巴哈大赛作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赛车设计、制作及比赛过程中全面掌握汽车的结构和检修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图3)。开展汽车创新创意设计制作项目,学生利用废旧汽车零部件设计并制作“汽车人”(图4),此项目已经在其他高职院校推广实施。

图3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参加2017年、2018年中国巴哈大赛

3.3 学生(学徒)职业技能有效提升

基于工学结合,广泛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技能竞赛,使学生(学徒)掌握相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表1)。

3.4 “少年工匠”展职业风采

通过现代工匠人才培育路径,以技能训练强化“工匠精神”。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通过初赛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栏目(图5),顺利完成了大国工匠对他们的重重考验,并获得“少年工匠”荣誉称号。

4 体会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始终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系统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多方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推进工学结合,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

此外,在校企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明确校企双主体育人责任及分工,健全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双导师的选拔、培养、激励制度,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加强现代学徒制育人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开展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持续诊断与改进。

图4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制造“汽车人”

表1 2015年~2018年各类竞赛成果表

图5 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栏目

猜你喜欢
学徒职业技能工匠
90后大工匠
今日菜色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工匠神形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