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2019-02-20 02:01欧阳智祥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腹经期气滞

欧阳智祥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者痛及腰骶部者,严重者可导致剧痛晕厥等,给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1]。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从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发生于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而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几年或者十几年才开始出现的经期腹痛,发生于子宫腺肌病等,多见于育龄期妇女[2-4]。本病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寻求更多有效、便捷、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手段是临床上的急切任务,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药物镇痛,中医治疗有中药、针刺、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西医药物治疗会使患者或多或少产生药物依赖及一定的副作用,而中药内服方法大多数患者觉得麻烦也难坚持,因此中医外治法越来越受欢迎。本文旨在观察验证针灸配合推拿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

1 辨证分型

1.1 实证 患者为气滞血瘀型,在经期前会出现小腹胀痛,同时引起小腹两侧疼痛,经血量少并且色黯,偶尔会有瘀块,瘀块下后疼痛减轻,面色较青白,脉弦。患者为寒凝血瘀型,在经期前小腹会出现遇冷疼痛,得热后该疼痛减轻;月经量少且易退后,黯红并且伴有瘀块;四肢畏冷、舌苔白、脉沉紧。

1.2 虚证 患者气血虚弱型,整体气血不足,经期更加虚弱,经期与后期小腹会出现绵绵的痛,轻抚疼痛减轻,经色比较淡,面色白,形体消瘦。

2 治疗

2.1 针灸 取主穴关元、双侧三阴交、地机。辨证加减:寒湿凝滞型关元用灸法,加灸水道,采用温和悬灸;气滞血瘀型加合谷、太冲、次醪,用泻法;气血不足型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用补法。

2.2 推拿手法 出针后用摩、抹、揉、按、擦等手法治疗,于冲、任、督三脉及膀胱经施以传统推拿。辨证加减:寒湿凝滯型加按大椎,拿风池,按揉曲池、丰隆;气滞血瘀型去气海,加拿揉章门、期门,掐太冲;气血不足型去肝俞,加按揉胃俞、足三里,推并按揉中脘。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针灸推拿治疗组中愈率患者24例(占80.00%),整体有效患者29例(占96.67%);西药治疗组中愈率患者16例(占53.33%),整体有效患者24例(占80.00%)。针灸推拿组的临床治疗疗效要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

4 体会

原发性痛经在临床虽可见气滞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证型,但以寒湿凝滞型居多。《傅青主女科》云:“夫寒湿乃邪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而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故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遇寒湿而凝滞运行受阻,则出现小腹冷痛,经量少,色暗有块,甚则四肢欠温等寒凝血滞之证。《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指出气血通调以温为先,并进一步指出“血寒,故宜灸之”《灵枢·禁服》[5]。寒凝气滞痛经在急症阶段主要以温经活血止痛为主;气滞血瘀型痛经急症阶段主要以活血止痛、调理气机为主;气血虚弱型治以益气养血活血、回阳固脱为主[6]。针灸治疗中运用“温寒利湿、行气活血、补益肝肾、调理冲任、通络止痛”为原则,笔者用关元、双侧三阴交、地机为主穴,通过辨证加减取穴治疗此病,虽然有的证型治疗时方法复杂,每次治疗时间较长,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而“通则不痛”选用传统推拿疗法,于冲、任、督三脉及膀胱经施以传统推拿,可使滞于胞宫之瘀血消散、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推拿手法不仅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而且对机体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推拿相结合有较强的针对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小腹经期气滞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