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搏击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性思考
——以广东卫视《逐梦英雄》为例

2019-02-20 15:10赵劲立王茜
视听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类节目卫视

□ 赵劲立 王茜

一、搏击运动的电视化传播

进入21世纪以来,搏击市场与电视行业强势联手,成就了不少搏击赛事品牌。2000年,国武时代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精心打造了国际知名搏击品牌《散打王》,掀起了搏击市场电视化传播的新浪潮。当年,《散打王》最高收视率甚至超过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央视《足球之夜》等王牌节目。2004年1月,河南卫视推出武术搏击类节目《武林风》,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捧红了武僧一龙、王洪祥、方便等一大批搏击明星,雄霸河南卫视周六晚间黄金档,收视率居高不下,一直延续至今。2014年,昆尚传媒推出《昆仑决》,先后在青海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播出,带来了自由搏击在中国的井喷式发展,《昆仑决》在国内的四十多项赛事组织撑起了全球自由搏击的一半份额。从2000年至今,各类搏击赛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多家省级卫视纷纷上演拳王之争,《真武魂》《拳星时代》《丝路英雄》《峨眉传奇》等多项搏击赛事蜂拥而至。大家均看到了搏击市场的巨大潜力与价值,然而伴随而来的节目混乱扎堆、拳手水平良莠不齐、赛事制作粗制滥造等一系列问题。各大播出平台相继开始对搏击类节目进行停播整改,对新时期武术搏击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广东卫视《逐梦英雄》的布局与定位

2018年,河南格斗者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WMC世界泰拳理事会联合推出的世界职业格斗系列赛《逐梦英雄》正式登陆广东卫视,将竞技体育和现代电视传播有机融合。《逐梦英雄》凭借更加成熟的竞技赛制、更加合理的运作方式、更加生动的人物故事、更加浓郁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了搏击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众所周知,无论是开发一种产品,还是开创一个节目,准确的定位都十分重要。广东卫视《逐梦英雄》在策划阶段就明确了节目的定位:不是一档简单的比拼胜负的体育赛事,而是一档着眼于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文化、展现中国武术人对于梦想追逐的励志故事、弘扬与传递大健康理念的文化类搏击节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逐梦英雄》相比其他各大搏击类节目的进步在于:体育竞技只是一层外壳,其所蕴藏在节目中的精神内核才是该节目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近年来,搏击类节目在电视市场上开始流露出疲软之态。《逐梦英雄》如何差异化、创新性地占据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导演组面临的最大难题。“逐梦英雄”四个字,从某种意义上就传递出了导演组对这个节目定位的把握。“逐梦”是一个不忘初心、不问未来的成长过程,“英雄”是指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令人敬佩的人。在《逐梦英雄》这个节目中,体育赛事更多地只是一个符号、一种手段、一种形式,成长的滋味、逐梦的艰辛、过人的勇气、永不服输的精神、义无反顾的拼搏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才是这个节目真正想要传递给观众的。《逐梦英雄》要成为一档专注“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好故事”的正能量节目,要用“成长”“励志”“梦想”等关键词替代搏击类节目惯有的“比拼”“胜负”“争斗”等元素,完成一次彻彻底底的华丽转身。

三、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逐梦英雄》以“英雄逐梦”为叙事线索,不同年龄、不同级别、不同民族的武者登台竞技。为丰富节目的故事性、人文性、文化性,节目在三大方面进行了创新升级:

(一)“真人秀”塑造立体人物

节目人物形象的多元化、立体化是《逐梦英雄》以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比赛前会制作选手的短片,讲述人物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励志故事。《逐梦英雄》与其他同类型节目最大的不同是:在介绍这些奋斗故事的同时,还尽可能去展现选手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在这些短片里,你不仅仅会看到一个个肌肉男大汗淋漓刻苦训练,还能够看到他们在其他时间里能歌善舞、吟诗作赋,可爱俏皮。《逐梦英雄》将一个武者的A面与B 面全方位展现出来,从不同视角解构这些为了梦想而拼搏的年轻人,为接下来的比赛做了最充分的情感铺垫。

(二)去“专业化”引领全民健身

在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政策指导下,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普及,体育早已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在此背景下,广东卫视《逐梦英雄》尝试在节目里开创一个全新的版块——《健身小课堂》,在不同的场景里,搏击选手将为观众讲解科学健身、科学练习搏击、健康运动的知识。该版块设置在节目比赛结束后,以软植入的方式来呈现。《健康小课堂》在体育赛事的基础上,融入了搏击教育、健康教育等,试图通过更为通俗化、可视化、教程化的方式传播搏击文化,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以及用户黏性,吸引那些准专业、非专业、不专业的观众收看节目。

(三)搭建“体育+公益”生态系统

《逐梦英雄》建立了一套“体育+公益”的生态系统。《逐梦英雄》在每个月的最后一期节目中,会展现一些具有社会正能量的公益项目。例如节目中的优秀选手和赛事方一起走进一些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武校,探望那些还在为自己梦想拼搏的逐梦少年。选手们不仅会赠送他们全新的拳套、绷带、沙包、训练鞋等,还将自己的赛事经验传递给这些小孩,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勇往直前。同时,节目组还会邀请搏击明星走进大山,让那些在山里练拳的小孩子与自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对于这些小孩而言,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支持,《逐梦英雄》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他们的梦想助力。这个具有人文意义的版块,让搏击类节目变得不再只有竞技比拼,还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健康生活、积极向上,并学习运动员们为梦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

四、节目的传播价值与文化意义

(一)对于武术文化的正确引导

电视媒体是现阶段影响力较大、传播范围较广、公信力最强的传媒途径,基于这些优点,电视媒体非常有利于传播正确的武术信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武术被过度神秘化、夸张化,使得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武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以《逐梦英雄》为代表的搏击类节目,正是帮助国人正确认识中国武术、学习世界搏击、走出认知误区、扭转错误观念的重要途径。《逐梦英雄》将中国传统武学精神通过现代娱乐形式进行传播,打造出集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新型武术搏击比赛,促进了武术搏击赛事的健康发展与推广,加强了武术搏击行业相关知识在社会上的认知度。

(二)打造世界武术的文化交流平台

《逐梦英雄》对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时还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优秀搏击形式引进至国内,打造了一个生态良好的世界武术文化交流平台。节目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中国武术在一方擂台上大放异彩,也能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拳种在聚光灯下百花齐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武术也正阔步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喜爱,《逐梦英雄》节目也尝试着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节目阶段性地举办一些国际赛事,选择到类似泰国这样具有庞大搏击市场的国家,除了想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愉悦和享受,也希望吸纳世界搏击之精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开发真正属于中国的搏击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逐梦英雄》不仅仅给电视观众带来了最极致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国际化交流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也为中国武术遭遇阻碍、停滞不前的现状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的进步。

五、节目的商业价值与市场

(一)潜在的“明星”市场

由于现代体育涉及面广、震撼力强,对比其他行业来说,现代体育可谓魅力独具,再加上体育与电视的合作相对成熟,体育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更容易生产“明星”的领域。不仅如此,这两年来电视综艺节目对于明星的青睐越来越“跨界”,除影视明星、歌唱明星外,体育明星已经成为现代电视综艺的主力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造星”平台。作为中国拳击的标志性人物,邹市明成功打开娱乐市场,“跳水王子”田亮也凭借具有亲和力的微笑和帅气俊朗的外表成功转型综艺明星。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更是一度爆红,成为无数少女心中的“国民老公”,各大卫视都相继邀约张继科上他们的品牌综艺。跳水运动员傅园慧更是凭借直言直语、敢做敢说的性格成为热点人物,网络综艺纷纷登门造访。

《逐梦英雄》作为一档体育竞技节目,小小的擂台上充满了潜在的无限“造星”机会。节目组在挑选选手的时候,不仅把个人技术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颜值和个性这两个因素也都在考量范围内。节目在尊重赛事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的包装手法凸显出选手的个人魅力,不仅要展示选手全面的技术,也要丰富选手的情感、情绪与记忆点,力图打造一批具有未来荧幕可能性的优质选手。事实上,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由于长时间被“韩系”审美所霸占,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一批偶像在类型上多少显现出同质化趋势——白、瘦、五官精致,像《逐梦英雄》的选手们这种阳光、血性、健气的运动型偶像反倒成了稀缺资源,这也让《逐梦英雄》看到了巨大的未来市场。

(二)庞大的商业体系

有人说:NBA 是披着体育外衣的庞大商业体系。的确,腾讯为NBA 量身定做的运作模式非常值得武术搏击类节目参考。腾讯运作的进账渠道首先是分播权,即把网络独家转播权再分销给别的网站,以此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其次是付费会员,据了解,目前开通腾讯NBA 会员的用户已经达到几百万,仅仅此项腾讯就可以月入上亿。第三是节目周边,通过主播售卖的各类篮球周边产品以及节目周边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最后也是最大的收入就是广告。要想在中国甚至全球市场做到盈利,不管是《逐梦英雄》还是同类型的其他节目,必须先保证节目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流量即利润,先做好节目品相,盈利自然不用多说,这也是《逐梦英雄》等搏击赛事、电视节目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

六、节目的融媒体发展

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为了满足人们对视觉艺术欣赏和信息价值获取的需求,大力向新媒体平台拓展。《逐梦英雄》选择PP 体育作为互联网播出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打破电视节目在时间安排上的局限性,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选择,吸引更庞大的网络群体对节目的关注。不仅如此,《逐梦英雄》在网络平台上还开设讨论专区,让网络受众除了听解说员解读比赛外,还可以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与其他观众互动,及时提出问题和表达感想,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观赛体验。

七、结语

广东卫视《逐梦英雄》在同类型同题材的节目中实现了较大的突破。节目的重点由竞技体育转移到人物梦想故事上,并且在节目中融入了公益事业、健康教育等元素,这是对武术搏击类节目呈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对武术搏击类节目单一化、同质化现象的主动求变,有待市场的检验与反馈。武术与搏击运动的发展进入高速上升阶段,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逐梦英雄》节目选择在传统搏击比赛基础上融入娱乐节目运作理念,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体育品牌,极具发展空间与前景。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类节目卫视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