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创新

2019-02-20 15:10方圣奇
视听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受众时代

□ 方圣奇

一、新媒体时代给电视节目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加快了各种媒体交流途径和设备的升级,这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下面对电视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所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拓展了电视节目的受众范围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数字新媒体也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新媒体借助强大的计算与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网络的高传播效率与交换优势来传播信息资讯和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与传统的媒体不同,这些新媒体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其传播与更新速度十分快,拓展了电视节目的时间范围以及受众群体①。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电视媒体可以获得来自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的观众,进而为电视节目内容提供真实素材。此外,电视行业借助新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提升传播效率,还能够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从而将这些资源投入到电视节目的开发与创新上。

(二)新媒体技术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传播互动渠道

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特质使得受众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合理发挥,相反,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具有交互性特点,可以利用点播、弹幕等多种方式,让受众享受到自主选择的优越感,满足受众的个性化诉求②。互动类新媒体电视可以发挥其存储功能,这为受众的自我选择提供较大空间,不受时间限制并按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加上界面的交互性,提供了超强的收视体验。新媒体的传播十分便捷高效,且具有目标性和即时性,在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大数据的背景下,新媒体可以知晓受众的浏览历史和兴趣喜好,从而对其进行定向传播,为受众提供契合其兴趣点的资讯,同时也扩大了受众的表达渠道。

(三)新媒体技术便利了电视内容的舆论监督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受众获取资讯的途径丰富多样,同时受众也会对所接收的信息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和深入思考。虽然部分电视台会为了提升观众的关注度和点击率做出过度改变,但从长远来看,电视台就有可能失去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如何权衡电视媒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基础上,同时能够兼顾经济效益,这是目前电视工作者需要承担的重任③。

二、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所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滞后

通常来说,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相对比较封闭滞后,关键是因为电视节目的播出有苛刻的管理制度,每个流程都要按规定实施,因此在时间和内容上电视节目的更新速度较慢,具有滞后性。相反,新媒体能够在事件的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不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信息能够通过一台手机进行快速传播,资讯更新和传播速度很快,新媒体还具有信息量庞大和内容丰富的竞争力。与传统新闻节目比较,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没有时间局限和信息量的束缚。

(二)缺乏互动

电视媒体最大的作用是发布信息,与观众交流主要是通过现场互动和观众反馈的方式。而传统电视节目是点对面,具有延时性特质,受众的参与渠道少,积极性较低,这既不能够缩短电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不利于节目工作人员在受众反馈中获得经验和灵感④。作为传统媒体典型代表的电视,可以有效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挥新媒体即时性和交互性的优势,快速将资讯传递给受众,从而推进全社会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在电视节目里添加有趣轻松的互动环节、抢红包、摇一摇、直播等新形式。

(三)传播渠道单一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单一、时间固定,降低了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依赖,使得其影响力削弱。因为播出时间和节目板块的局限,电视节目中不可能发布所有信息,而只能播放重大历史意义或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信息。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要与时代同步,改变单向交流的模式,探索新模式,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名片。电视节目内容的策划可以充分发挥其已有优势积极举办民生类相关节目,通过电视新闻进行传播扩大受众范围,从而各类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件可以获得广大观众的点赞和好评。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创新的策略分析

(一)充实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削弱了电视媒体原有的技术优势。对电视节目而言,只有从节目的内容出发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以电视台为基础,充分利用其品牌和资源对电视节目进行深加工与包装,整合资源,通过新媒体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第二,避免内容同质化,探索本土化内容,挖掘本地特有优势。避免因内容相似、资讯滞后等因素而导致的低收视率。电视节目必须分析研究当地特色,将本地文化融入深入群众、吸引眼球的本土栏目内容中去,叙述身边的人和事,充分挖掘民众生活中平淡而又不平凡的英雄事迹,宣传和弘扬具有时代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让当地文化与人文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进一步扩大了媒体宣传范围⑤。最后,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媒介联盟。通过丰富电视节目内容,扩大资源的影响。与网站进行合作,扩大电视节目的影响范围与受众群体。

(二)尝试制播分离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与以前的“台内制作”相比,制播分离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新方式,制播分离指将节目内容制作的业务外包给拥有丰富制作能力和经验的媒体公司,仍经过电视台播出,这既整合和利用了既有资源,也实现了电视节目的产业化和专业化⑥。制播分离是对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也是未来电视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把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引入到传统的电视行政体制当中,制作方和电视台自主匹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既能缓解电视台内部行政压力,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制作主体和制作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拓宽电视节目的影响范围,对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推进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从本质上讲,电视节目是文化类产品,要想在新媒体时代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并保持与观众的密切联系,能够从观众的真实诉求出发,探索加强两者关系的途径。电视节目需要重点关注观众的表达欲望,尊重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鉴赏能力,通过微信以及直播平台、手机APP 或者公众号等,提高观众参与节目互动的积极性,提升观众对节目的认可度⑦。在多媒体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建立反馈和互动体系,可以正确引导和传播社会价值观和正能量,更加充分发挥媒体的价值。此外,将新媒体技术与电视节目相结合,用更加多元、生动的方式把观众融入到节目中去。

(四)提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

电视节目的本质属于人际传播,“人”是节目的核心,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功能发生了变化,节目主持人应该发挥互动叙事的指导者、人际传播的知情人、舆论传播的代言人的作用⑧。电视节目本质上是叙事过程,新媒体时代叙事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交互性。要想在节目中体现出交互性且不影响节目的正常进行,就必须有引导者。新媒体时代下传播内容和节目形式发生变化,但主持人知心的定位仍然没有发生变化。知心是节目与观众有效沟通的方式;同时,知心也是节目可信度和真诚度的保证。借助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通过交互技术可以提前知晓观众的关注点,了解观众现阶段想知道什么、对于节目内容和邀请嘉宾有什么样的创意和想法,甚至可知道各方的态度,了解舆论导向。同时主持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

四、结语

网络化时代下,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视节目改进创新,无论是对前期制作、中期拍摄还是后期反馈,以及节目内容和形式等等都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电视台工作人员,尤其是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掌握这些新技术,而且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电视节目制作工作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注释:

①葛均芹.浅谈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创新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8(03).

②高超.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创新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 2019(02).

③马晶.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7).

④周妍宇.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创新路径探讨[J].新闻采编, 2019(01).

⑤刘磊.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01).

⑥牛嘉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转型及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8(10).

⑦董丽英.电视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革与走向[J].传媒论坛,2018(24).

⑧石竹青,吴英春.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的现场氛围营造[J].新媒体研究,2019(02).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受众时代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