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音主持艺术的角度探究方言保护方法

2019-02-20 15:10雷培佳
视听 2019年8期
关键词:播音员类节目电视节目

□ 雷培佳

方言俗称为“地方话”,是某一个语言的变体,由独特的发音方式和句子结构组成。当前方言类节目层出不穷,节目形态涉及方言新闻、方言综艺、方言短剧等。长时间的考验与修整,使得方言类节目趋于稳定,一些好的方言类节目受到了人们的肯定,也有一些新的方言类节目出现,给新媒体注入了新鲜的气息。

一、播音主持使用方言的重要性

使用方言首先可以加强节目的人性化内涵。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使用方言可以更加贴近观众的实际生活,赋予节目人性化,可吸引更多的人观看。纯普通话未必效果最好,其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乏味感,相关学者提出,我国电视以民间表达方式来传播信息,也许更容易让人接受。在地震时,中央电视台就延长了康巴方言节目时间,为的就是让受灾群众听到自己生活区域的方言,使其内心更加踏实。所以,播音主持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电视节目使用方言可以赋予方言生命,能够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在电视媒体中,播音主持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其主要是用“口”来表述与传播内容。播音主持作为大众传播者,以方言播报就等于传播了方言文化,同时表明了媒体支持方言传承的立场。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方言流逝的现象十分严重。方言与地方特色、地方文化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所以,保护方言一定程度上等于保护了本土文化。播音主持在节目中运用方言,相当于将地方文化传播出去,进而推动该地区文化得到关注和传承。

二、播音主持保护方言的对策

(一)依照栏目定位与节目需要灵活使用方言

方言最为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普及,仅限于某一区域使用。特别是一些完全使用方言的电视节目,只能限于当地的观众观看,收视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电视传播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其传播范围当然是越大越好,传播的人群越广泛越好,然而方言主持的传播范围势必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湖南卫视的相声演员奇志、大兵就用方言说相声,其在湖南卫视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是也仅限于湖南区域,难以拓展到全国范围内。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电视节目方言使用的正面效应,大量制作方言类节目,而要充分认识其传播范围的局限,谨慎而为。另外,从发展角度分析,电视节目属于一种文化产品,要针对所在地区的目标市场来策划内容,才能在区域市场长久立足。为此,电视媒体可以依照自身频道定位和本土文化特色来生产方言类节目,展现地方风土人情。另外,作为播音主持人员,需要将使用方言作为促进与受众沟通的重要手段,在节目中灵活使用方言,而不是为了使用方言而过分使用方言,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反而弄巧成拙。

(二)运用原味方言

自有声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诸多电视媒体为了生存,逐渐开始在创新性与异质性方面着力。一些电视台引进了方言类节目,想要借助语音形式来“标新立异”,以此吸引眼球,但是因为很多播音主持人一直接受的是普通话教育,导致他们的方言使用受到严重影响,不能灵活使用方言,特别容易将普通话套用在方言中。这样的方言讲得不伦不类,会让观众感觉到很不舒服,特别别扭,也有损电视节目质量,无法达到以“异”取胜的目的。所以,播音员主持人想要通过方言在节目中以“异质”取胜,让观众情有独钟,最为重要的就是将方言说得原汁原味,保持其原有的特色。

(三)强调方言的“雅化”,杜绝“粗鄙化”

方言主要来自民间,带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气息,是具有美感的语言,但也有很多低俗不堪的话语,播音主持如果使用不得当,就会陷入“粗鄙化”境地,产生负面效应。所以,播音主持需要着重强调方言的“雅化”。人们经常会说雅俗共赏、大俗大雅,方言来自于民间,通过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处理,可以实现由“俗”变“雅”,成为一种“雅化”的俗,进而实现雅俗共赏。电视节目需要通过播音员主持人来体现方言的内在魅力。播音员主持人要时刻提醒自己,以审美的姿态来使用方言,切不可将方言粗鄙化。要使自己的语言更加“通俗”,而不是“庸俗”。要重点挖掘老百姓常用的鲜活的语言,在使用上力求能够“与时俱进”,在反映老百姓实际生活的同时做到贴近时代脉搏。

三、结语

方言属于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播音主持艺术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同时还会产生奇妙的传播效应。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需要正确且得当地使用方言和保护方言,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相关人士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猜你喜欢
播音员类节目电视节目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