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试行注册制第一步即将启动

2019-02-21 02:29
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板企业

有消息称,科创板将对交易机制进行系列创新,现阶段科创板正在进行各种细节论证,2019年上半年推出是大概率事件。

科创板带来的八大影响

根据目前的消息,科创板一系列制度创新可能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上市制度方面,科创板将进行自主创新,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产业属性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二是交易机制方面,在涨跌幅限制、股价波动调节机制、买每一手股票的数量、做市商机制等方面进行市场化的、对标国际的创新。

三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科创板一方面会参照金融资产数额和投资年限经验推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让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市场投资。

四是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双重股权架构等特殊企业,科创板将实行特别的信息披露规定,要求企业进行充分风险揭示;而其他常规性、对价格影响不大的信息,则会大幅降低信息披露力度,减少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

五是科创板也将严格实施退市制度。金斧子创始人兼CEO张开兴一直认为科创板的推出重要性程度相当于第三次资本市场重构,对于监管层、科创企业、投行、PE/VC机构、投资者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张开兴告诉《经济》记者,主要影响体现在八个方面。第一,坚定发展信心,民营企业迎来资本春天;第二,A股增量改革,证监会监管回归本质;第三,争夺稀缺份额,催生伟大的创新型企业;第四,借鉴成功经验,科创板将成为真正创业板;第五,助推价值投资,利好股权投资;第六,促进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强国;第七,承接双创成果,拓宽私募股权退出渠道;第八,挑战机遇并存,给券商投行带来增长空间。

科创板的推出预示着什么?

首先,科创板目前具体细则未出,但是参照纳斯达克上市条件再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需求,乾明资产研究员周至劭预计是多种上市条件相结合的注册制。“这预示着资本市场监管及服务新改革将通过科创板进行推进,试行注册制进一步推动了新股发行市场化,强化了资本市场服务功能,是资本市场监管方式改革的转折点。”

其次,未来预计会将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净资产等指标作为上市条件,而不再单纯要求公司必须有稳定盈利,“预示着国家希望吸引国内有较大前景的科技创新型行业的优质公司在本土上市,利用本土资源培育出像BATJ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和行业”,周至劭对《经济》记者称。

科创板带来的提振作用

在科创板中试点注册制,将成为A股生态变迁过程中的一起标志性事件,此举表明政府坚定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决心,为中国全面推进注册制积累必要经验,给那些只热衷资本市场运作、不务本业、长期不退市、养壳保壳等待被收购的上市公司敲响了一记警钟。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合伙人易爰言对《经济》记者表示,科创板的设立,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提供了全新的直接融资支持通道,将会加快科技创新类企业快速上市,为经济转型、服务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支持。

至于市场担心的扩容导致资金分流问题,易爰言认为,整体压力可控,证监会也专门做出过解释,会把握试点的力度和节奏。但是会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注册制下,上市的门槛更低、时间更快,那么现有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稀缺性必然会下降,对垃圾股的估值冲击将是最大,将会使得壳价值继续回落。

正如刘鹤副总理所说,“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信只有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够争取到更多越过‘寒冬的资源,从投资上来看,我们必须从基本面出发,选择能够走得更远的、坚守主业、专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好公司。”易爰言如是说。

科创板推出,一方面会支持一些创投基金的退出和一些创新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会分流二级市场的资金,特别是创业板的资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经济》记者称,科创板推出是我国建设多层资本市场的一部分,目前还在有序推进。“当然要吸取新三板的经验教训,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防止出现大量的公司集中上市,导致良莠不齐。”

“科创板对整个市场有巨大的提振作用,会带来一波泡沫,但对于现在整个低迷的市場来说是有好处的。”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也对《经济》记者表示,2019年科创板可能会复制2009年创业板那波浪潮,可能会出现泡沫;但同时,因为科创板的出台让市场暴涨,投资人热情高涨,带来整个市场的回暖,因为股权的赚钱效应,资金会涌入科创板、新三板、A股等,因为科创板的崛起和新经济企业,资金会从别的地方又回到股市。

科创板带来的吸金能力

创投界对科创板满怀期待,预计2019年科创板或成主线。

对此,张开兴认为,科创板从战略重要性、企业利好、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参与来看,成为主线的可能性比较大。

首先,战略重要性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决策层为中国经济转型开出的核心“药方”之一,作为资本市场增量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无疑就是我国推动创新发展最有力的抓手。

其次,企业利好方面,符合科创板要求的科技型企业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小火炬企业或经过政府权威认证的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包括上海发展的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概念中确立的三类“抓手型行业”,即新型显示、机器人、再制造等20个从制造到智造的重点方向;网络视听、大数据、云平台等14个制造服务融合的先进方向;互联网金融、信用服务等9个新型服务业态等。

此外,没有上述资质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进行自主信息披露,并委托第三方推荐机构发表专业意见等市场化的方式判断其是否具备科技创新要素,对于具有科创基因的企业都产生重大利好。

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参与方面,科创板的投资门槛较低。相较新三板500万元的投资门槛,科创板仅为其十分之一。根据市场近年来的实践检验,50万的投资门槛较为适合上海股交中心的现实要求。同时,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科创板将有上下50%的涨跌幅限制。商业模式、盈利状况、股权结构较为复杂的创新型企业必然存在巨大的风险,需要机构投资者专业的判断和长期的追踪,才能给出合理的估值,因此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目前创投界很多机构都对科创板吸引资金的能力充满期待。

不可否认未来科创板的配置会是一条主线,但是周至劭认为,2019年科创板将是以头部券商辅导龙头公司的方式来上市,因此初期仍是一个稀缺市场,这使得2019年推出的公司初期认购难度较大,同时上市后预计会出现较高的溢价,配置科创板公司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因此,2019年科创板是否会作为一条主线仍需要关注配置难度以及风险,或许等到整体板块稳定之后再作为主线配置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此外,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张开兴告诉《经济》记者,将在审核理念、审核方式等方面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审核理念上,监管层主要判断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对投资性不作实质性判断;在审核方式上,将完全电子化,审核的标准、程序等流程全部公开,发行上市过程涉及的要素,如数量、价格等都交由市场主体来承担,这样能够给拟上市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这部分增量改革对于主板市场的倒逼改革作用也值得期待。

科创板带来的投资机会

推出科创板是国家的大战略方向,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认为,创投板块、独角兽概念股将是最大受益者。中长期有利于中国市场的完善,有利于推进中国科技创新进一点发展;但短期势必对资本市场形成抽血效应,对A股市场来说短期是利空。

过去很多年,大量资金追逐有利润的、符合IPO预期的项目,即传统的、稳定的产业。而科创板的崛起,使得更多的资金会去追新经济的、硬科技的、没利润但有未来的产业,比如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张驰称,这对整个资金投资方向有一个重大的调整。

对于投资者来说,怎么去挖掘科创板中的投资机会?

杨德龙告诉记者,科创板首批肯定找体量很大比如已经上百亿元的企业去上市,基本上都是各地券商和政府推荐的,很多投资机构投过的,类似于深圳的优必选、柔宇科技,广州的云从等,毕竟体量大安全。一级市场机会有限,上市以后二级市场去买卖股票肯定还有一波涨的机会。

一般来说,一个新的市场也会产生新的投资机会,科创板会带来一些新的投资机会,也会给创投基金提供一个比较好的退出渠道。杨德龙判断,2019年科创板肯定有一波爆炒,可能开始会很高,之后會有一个逐渐理性的下滑的过程,就像当年的创业板一样。“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在科创板上市的科技类公司,需要重点注意的是这些科技公司的技术含量、发展前景以及定价是否合理等问题。”

马澄则认为,投资者对创新型企业的认识、认知,还不能达到机构的标准,他建议投资者通过参与公募基金的方式来投资和分享科创板的发展成果。

由于科创板未来将采取注册制的方式上市,对于上市公司的鉴别能力要求更高,普通投资者投资科创板风险比主板更大,因此周至劭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历史业绩优良、稳健并且投资能力专业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行对科创板的投资,分享创新企业的发展成果。

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原文,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在张开兴看来,上海科创中心相关主题布局受到最大利好。“一是科技园区类个股,二是上海重点高校旗下科技类公司,三是高科技类公司,四是金融服务类公司。”

猜你喜欢
创板企业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