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示范法:新时代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2019-02-22 14:4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偶像榜样德育

韩 叶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了新的定位,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1]社会生产已经不再是实现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制约因素,基于此,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判断。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实践,高中德育教育也应如此。榜样示范法是高中德育教育方法之一,由于其方法的灵活性、主体的多元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高中德育教育常用的方法。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榜样示范法在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应用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为榜样示范法在新时代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更好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一、榜样示范法的含义

榜样一词源自于宋代诗人张镃的《俯镜亭》:“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意思是虽然有波纹和云影的扰乱,但也不能改变它天生的圆镜模样,这里的榜样只是单纯的作为名词,指的是模样、样子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榜样的解释有了较大发展,认为榜样是作为效仿的人或事。王道俊、郭文安认为“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2]彭怀祖等学者则认为:“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经组织认定,公众舆论认可和公共传媒广泛传播,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意愿,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值得公众效仿和学习的先进典型”[3],而袁文斌老师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榜样的理解[4]。综合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榜样”主要是指好人好事,是作为被效仿、学习的对象而使用。榜样一词也因此有了教化、引导的意味,因而在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以教育为目的树立榜样,可以说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不率,顺不从”等都说明榜样的教化作用。

现代语境下的榜样一词,被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的一种,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这里的榜样指的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从教育学角度解释了榜样。从不同角度看,对榜样的具体解读也不一样,但是都突出榜样的意义和作用:(1)榜样是个褒义词,具有正面引导意义。(2)榜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的需要。(3)榜样具有激励、引导的作用。综上所述,笔者对榜样作出如下界定:榜样是契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对人类具有启发意义、激励价值和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正如陈万柏、张耀灿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提及的,榜样示范法中的榜样一词本身就包含正面的反面两层含义,[5]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的榜样示范法也可以分为正面典型和负面典型两种。正面典型主要指优秀、成功的人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事迹或者英雄行为。用正面典型的具体形象,将复杂、抽象的思想、道德行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对学生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负面典型是指会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典型,类似于学校里的“坏学生”。在使用负面典型时,必须要注意,让学生对负面典型有一个正确的判断,知道他错在哪里,并且引导学生分析负面典型所反映的落后的、错误的思想,以及产生的根源和危害,帮助学生自觉抵制消极影响,增强接受正面教育的主动性。可以看出,应用负面典型进行教育,不仅能消除负面典型的消极影响,而且还能强化正面教育,使正面教育更鲜明、更具有说服力。

新时代的榜样示范法不仅要具备上述激励、引导等作用,还应在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成为强化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路径之一。榜样示范法作为高中德育方法之一,在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也存在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使榜样示范法能发挥更大作用。

二、新时代榜样示范法在高中德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德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矛盾体系,包括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以及德育过程主体“自身的矛盾”。而榜样示范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矛盾的制约。同时在新时代这一背景下,榜样示范法同时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也使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榜样示范法的宣传应用单一化、固定化

当前高中各校对榜样示范法的应用大多仍然停留在对榜样的单纯宣传上,而且榜样宣传在内容、方式上都存在单一和固定化的现象。忽视时代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忽视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传播媒介的跨越式发展,直接导致了榜样示范法的宣传应用单一化、固定化。例如提到“无私奉献”就会想到雷锋,所以雷锋每一年都会被不断提起,但是都没有翻新“雷锋精神”,使其更具有时代的特色,更贴近当代生活。宣传榜样时,未能多元化的利用榜样的教育及引导作用。如利用榜样示范法,一方面重视榜样对于学生学习及生活的积极引导价值,另一方面,要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主旋律,不断强化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服力。

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存在受教育者与教育方法的矛盾,在高中阶段,主要指的是高中学生与榜样示范法的矛盾。当代高中生多数在15-18岁之间,这个年纪的青少年本身就具有求异、叛逆、求新等特点,很容易出现与学校、老师反着来的现象。如果学校对榜样的宣传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更容易出现矛盾。例如笔者实习所在的徐州某高中,在采取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选取的榜样是雷锋,这个榜样每年都会出现在班会上,作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著名典范,没有翻新雷锋精神,宣传模式一成不变。设身处地想一想,作为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这种榜样教育模式,到了高中,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还怎么能继续接受这种教育模式,教育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处于新时代这个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相较雷锋所处时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难以站在雷锋的立场,对雷锋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产生共鸣。可见,学校“老一套”的宣传方式必然会引起学生本能的排斥与拒绝。这种宣传模式不适应新时代下的学校榜样教育,无疑会削弱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树立的榜样缺乏时代性

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等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渠道也越来越多。这对青少年来说,接受榜样示范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受到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的影响,这也给榜样示范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榜样示范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克服缺乏时代性的不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巨大作用。

20世纪时期,高中德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奠定学生稳固的个性发展基础,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并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代”四有“公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人类文明的建设者。”[6]到了21世纪,高中德育的目标则变为:“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初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7]可以看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目标较为笼统,在根据德育目标树立榜样时,往往会出现选取的榜样过于陈旧的现象。一个科学理论可能历经几十年都不会“过时”,但是榜样不一样。时代在发展,在每个阶段,社会所需要的榜样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由于高中德育重视理论,相对弱化了对时代性的要求,也就导致了树立的榜样缺乏时代性。而且,学校选择的榜样多数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外科学家等杰出代表,学生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些杰出人物生活的环境,体会到榜样的成长历程。况且时代在不断发展,这些榜样与当代高中学生生活的外部大环境的差异,使得学生对这些榜样敬而远之。

(三)学校的榜样教育流于形式

杜时忠教授在《德育十论》一书中提到过,教育界大多倡导素质教育,但在高中实际教学中,大多实行的是应试教育。[8]在现阶段的教学实际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各大高中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习压力,其中又以升学压力最为繁重。而且,高中生在学校的思想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关联的。因此,学校使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对榜样的宣传教育也只是“跟风跑。”比如每年的三月五日学雷锋、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五四青年节则有入团活动等等,但节日一过,对这些榜样的教育学习就很快被搁置,所有的榜样学习活动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不给学生留有反应的时间,只是形式化的走个过场。

近年来,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主要强调的是突出学生在课堂、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虽然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课程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应试教育对学校德育带来的冲击,但是这些呼声和改革还主要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成为广大高中学校的实际行动;而且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也还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包括学生在德育发展中的主体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难免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使高中德育发展困难重重,榜样示范法也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偶像崇拜冲击着榜样示范

当前高中德育实践主要是一种“知性德育”,其目标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情感的发展,这极大地阻碍着德育的实效。在榜样示范法的应用上则表现为:根据学生认知选取榜样而忽视学生对榜样的情感认同,这就使偶像崇拜有了“可乘之机”,对榜样示范造成了冲击。

从心理学角度讲,15-18周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逐步向社会性需要转变。但是学校采取的榜样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使学生对这些榜样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信息迅速传播、更迭的现在,为了吸引眼球,各类媒体都会选择偶像明星作为报道的主体。这些偶像明星多数年纪不大,紧跟时代潮流,且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过着学生憧憬的“受人瞩目”的生活,学生容易对这些偶像明星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上升为偶像崇拜了。

现如今,偶像崇拜现象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之中,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问题在对偶像的崇拜和模仿。但是,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定义较为负面,认为偶像崇拜就是追星,容易导致学生荒废学业、不思进取。现实中的偶像崇拜情况也确实让人担忧,“网红”、“小鲜肉”、“韩流明星”等热词,都代表着学生对“偶像”、“明星”这一群体的认同。但是这些“网红”、“明星”却大多“劣迹斑斑”,并不能算是榜样的优秀人选,不是社会主义所弘扬的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偶像崇拜不断冲击着学校的榜样教育,使榜样教育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影响力。

三、提升榜样示范法运用效果的对策

榜样教育在高中德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解决这些不足,为高中德育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榜样示范法能够发挥出巨大潜能,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寻找提升榜样示范法运用效果的对策。

(一)采取多元化的榜样宣传方式

学校把握着德育实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向,想要提升榜样示范法在高中德育过程中的运用效果,首先要解决榜样宣传单一化、固定化的缺点,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高中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想要融入社会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他们不会像初中、小学时一样,只能从父母老师那里了解社会,高中生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社会在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体也在不断丰富,学校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在对高中生进行榜样教育时,采取的手段除了传统的方式以外,应该更多元化、更贴近生活。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班会的方式,向学生总体介绍榜样;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小报以及QQ、微信公众号,与学生互动,使榜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再者可以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具体的观察榜样的成长环境,吸引学生的兴趣,继而引起共鸣。其次,多元化的利用榜样示范法,更加注重榜样对于中学生群体的思想上的影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涌现了一批错误思潮,中学生群体正处于三观形成完善时期,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所以榜样教育必须符合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产生“正能量”的作用,使学生能准确辨别,哪些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学校层面明确了榜样教育宣传的内容和大致方向,具体实施还要依靠教师群体。而教师在向学生宣传榜样时,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班主任首先向榜样学习,在宣传、教育学生时才能更有说服力、影响力。其次,班主任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布置班级文化氛围,营造出向榜样学习的环境,强化学生对榜样的认知;组织与榜样有关的文体活动,例如话剧演出、辩论赛、故事会等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榜样。

学生作为学校、教师实施榜样宣传教育的对象,必须要能参与到榜样宣传的过程中。例如: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出一期与榜样人物有关的黑板报,就必须由学生来参与。学生在参与黑板报绘制的过程中,必然有材料搜集的过程,这也是教师榜样宣传的一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自行了解榜样的过程。同时,学生要有主人翁意识,敢于发声,为榜样宣传出力。学校、教师在宣传榜样时,可能更偏重对榜样人物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宣传方式也有限,这时候就需要学生提出意见。这样可以使榜样教育的宣传方式更加多元化,也更能被学生接受。

学校、教师、学生都做出改变,克服德育过程主体“自身的矛盾”,为榜样教育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使榜样示范法在高中德育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二)将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系,选取与学生心理发展、时代特征相符合的榜样

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榜样教育的影响力并没有跟紧时代的步伐,传统的英雄、模范人物都已经逐渐远去,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一个被概念化、被抽象的名字,对学生的影响、教育也是微乎其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在选取榜样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外部社会环境,选择中学生能看到、感受到榜样,这样学生才更能接受榜样教育,也更能发挥出榜样教育的作用。一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讲述的那样,培养孩子礼貌与文明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案例放在孩子面前。[9]此外,利用好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一个向榜样学习的大氛围,举办全校性的讲座、在校园展栏里展示榜样人物的光荣事迹、开展与榜样有关的全校性文体活动等等。通过一系列校园环境的设置,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影响。

教师群体是榜样教育实施的“中介”,一方面要听取学校层面对榜样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具体的榜样教育方式。笔者实习所在徐州某高中,高一一名同学在路上遇见有小偷,勇敢的站出来协助警察抓住了小偷,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表扬。班主任借这位同学的事例,将他树立为榜样,让全班同学学习。当然,班主任并不是一味的表扬这名同学做的有多好,而是一个班大家一起分析,见义勇为的这名同学,哪里做的值得学习,哪里还需要多注意。一方面,高中时期的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同伴的认可,所以这位同学因为被表扬受到了极大鼓舞,因此想要变得更好,所以文化学习也更上心,成绩一直在进步;班里的同学也因为榜样是自己亲近的伙伴,所以整个班级的氛围都非常好,一个学期下来,整个班级成绩都非常稳定,且班风十分积极向上。这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既考虑到了学校对榜样的要求,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时代的需求,所以通过榜样教育使一个班同学的品德和成绩都得到了发展。

教育是需要双向互动的,不能只是依靠学校、依靠教师的强制力来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实施,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榜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换句话说学生是榜样教育的主体,所以在选取榜样教育中的榜样时,学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榜样,然后由教师组织一个班级的学生来对这些榜样进行筛选。学生可以主动陈述自己选取榜样的原因,这个讨论、选择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榜样教育的过程。而且,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他们对待榜样教育也不会那么排斥,这样可以保证榜样示范法的顺利运用,有效保证高中德育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得到德育教育。一方面使得榜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学校听到更多学生的“声音”。

(三)智育德育并重,将榜样教育与学校文化环境相结合

德育和智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将其放置到具体语境中来就是要能够将榜样教育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学校应该意识到德育与智育不分主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升学率同样重要。意识到这一点,学校就可以营造一个知识学习与榜样教育并举的氛围,使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得到发展。此外,学校还需要及时对榜样示范法的实施进行反馈评价。评价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在评价活动中,表扬教师或者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受到鼓舞,提高教师实施榜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向榜样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或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批评教育,会促使他们纠正错误、改变不良行为。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教育评价环节,发挥评价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提高榜样示范法影响力的助力器。

各科老师可以将榜样人物的闪光点与文化课的教学知识点相结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榜样。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解知识点,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进行了榜样教育。教师还可以加强班级里的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倡导学生积极学习榜样,用多元化方式评价学生,以激发学生榜样学习的信心、荣誉感和学习兴趣。也要善于调节师生之间的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由的学习氛围中逐渐领悟榜样的内涵。使榜样教育与班级文化氛围相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学生要能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榜样教育。学生与学校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对立,不是一天形成的,高中时期,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所以,高中生比起初中、小学生更有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对待榜样教育,更需要高中生能积极配合,认真对待。一是学校和教师向学生下达的向榜样学习的硬性任务,学生需要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二是学生对待榜样要认真,发现榜样身上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看到他的闪光点,然后去学习、模仿,将这一闪光点内化为自己的优点。

(四)重视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正确处理偶像崇拜与榜样示范的关系

学校必须意识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情感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以及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具体制定榜样示范法的运用方式。要求教师在选择榜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多考虑学生的喜好和认知特点;要求学生在崇拜偶像的同时,将偶像榜样化,同时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偶像,有选择地学习偶像身上的优点。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喜欢新潮、时髦,所以教师在选取榜样时,尽可能的将偶像榜样化,将偶像与榜样教育相结合。首先与学生一起,选择出一个大家都信服的偶像作为榜样,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榜样教育的排斥;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榜样,发现偶像身上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将其提炼出来,让学生学习、模仿;再者,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偶像,既能发现偶像的优点也能看到偶像的不足。这个时候需要教师运用正面示范和反面示范两种榜样示范法的具体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闪光点,自觉避免学习偶像身上的缺点与不足之处。

学生在崇拜偶像时,不应该局限于“影星”、“歌星”或者“球星”,应该更多元化地选择偶像。身边品行优秀、成绩优异的同学,让你佩服、敬重的亲友师长都可以成为你的偶像、你的榜样。同时,要善于将偶像榜样化。对于自己喜欢、崇拜的偶像,不能让他成为学习路上的阻碍,而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偶像,学习他身上值得学习的闪光点,避免学习偶像身上的不良行为。在崇拜偶像的同时,对自己进行榜样教育,与偶像一同进步。学生还应该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和“善”。不沉迷于网络空间或者是虚拟世界,而是热爱生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偶像”,正确对待偶像崇拜和榜样教育,使自身得到发展。

总之,想要使榜样示范法在高中德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和影响力,就必须正确认识高中德育过程中的榜样示范法,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强化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将科学理论与实际德育过程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榜样教育的无穷力量,为高中德育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偶像榜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偶像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