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联合体位引流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2019-02-25 12:37阮桂萍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甲强龙大环内酯难治性

阮桂萍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医院,安徽 宣城 242500

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是其重要病原体之一,且近几年的感染率越来越高,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70名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依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组成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2)。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1名,女性患儿17名;患儿年龄范围在2岁至1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7±2.05)岁。实验组中男性患儿15名,女性患儿17名;患儿年龄范围在3岁至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41±2.01)岁。两组患儿的基本病例信息资料类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安排进行常规治疗,首先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等等,之后对于<5岁的患儿,给予红霉素45mg/(kg·d)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分两次滴注;对于≥5岁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抗菌治疗,剂量标准为10mg/(kg·d),连用五天。实验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治疗,剂量标准为4mg/(kg·d),分两次使用。同时给予体位引流法配合治疗,根据患儿的实际部位实变采用不同体位引流法,例如:若实变部位在两肺上叶,那么则选择坐位拍肩膀;若实变部位在右肺中叶,那么则选择左侧卧位;若实变部位在两肺下叶,那么则选择臀高头低,由下到上进行拍背,每天早中晚各拍一次,每次十分钟。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②观察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热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情况比较(Mean±SD,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选择SPSSl7.0软件整理分析,组间正态数据资料选择(Mean±SD)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儿有6名患儿发生肺不张、2名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实验组有1名患儿发生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3)。

2.2 治疗效果情况 对照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热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主要通过给予诸如大环内酯类以及四环素类等抗生素药物治疗[1]。但是四环素类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而大环内酯类药物由于其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好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相对广泛。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在不断增强,因此如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已经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了。

饶福光等[2]指出,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甲强龙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儿的免疫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经过常规治疗之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经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强龙联合拍背体位引流治疗的实验组患儿(P<0.05)。同时,对照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热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分析其原因里面是因为甲强龙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联合体位引流法,可以通过对患儿进行拍背促进痰栓排出,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肺通气,因此能够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其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甲强龙联合体位引流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建议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甲强龙大环内酯难治性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2—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普米克令舒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