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建设谈教学质量提升

2019-02-26 12:46黄克勇
小学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每学期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黄克勇

夸美纽斯认为,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制度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取决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培养与塑造。当教师安于现状,以经验指导教学,而缺少进一步研究和成长的动力时,学校的管理者如何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促进教师自我提升,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笔者就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角度提出以下粗浅的看法:

一、组建各类共同学习群体,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自我提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1.备课组活动制度

备课组是学校学习群体的最小单位,因其成员来自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是最贴近教师自身教学的群体组织。

①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

②按单元进行集体备课,通过对单元教材具体研究,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并负责实施,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共同确定教学最佳方案;

③定期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改进方法。

2.教研组活动制度

①不断更新和充实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②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方向,开展听评课、课例研究、专题研究等多种活动;

③加强对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及学习、培训等教研活动的指導,及时发现、反馈、矫正教学教研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推广成功的做法。

④组织教师学习用科研的方法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选择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3.青蓝工程活动制度

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指导教师每学期听青年教师的课不少于6节,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听课笔记;青年教师每月书写一份完整的2学时教案,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并给予指导总结;在指导教师的监督指导下,青年教师要完成一份试卷命制工作,每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上一次汇报课;青年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并经常性的与指导教师讨论交流。

4.名师工作室制度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成长经历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要发挥其辐射作用,以促进学校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①导师每学期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活动规划并具体实施规划,成员确立自身发展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确定研究项目。

②导师要针对每一个青年教师实施全程指导,结合青年教师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帮助青年教师确定研究课题,或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育科研文章;通过上观摩课、听课评课、成果展示等形式,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与教研的热情。

二、强化各项听课、评课制度,在经历中感悟、升华,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1.开门听课制度

开门听课与推门听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执教者的主动接受,而后者是在行政指导下的被动安排。教师建立开门听课的意识,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而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源于对教材、学生、课堂的深入研究。

2.行政领导听课制度

很多行政人员在走上管理岗位后,因忙于部门事务,会淡化课堂研究。而很多行政人员之所以走向领导岗位,是因为业务能力好,忽略了这样一批人员对课堂评价的关注,无异于浪费了校内一笔宝贵的财富。学校建立行政领导听课制度,每周安排行政领导有指向的深入课堂,不仅促进了学校课堂研究氛围的提高,更是保护和利用好行政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3.外出学习汇报课制度

学校每年有很大一笔经费用于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但很多教师外出学习时豪情万丈,回来后归于平静,究其原因,缺少具体的制度要求是其中之一。准备外出学习汇报课,不仅要求外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吸收以便于学以致用,更能收到以点概面,全面提高的效果。

三、坚持单项过关、单元过关制度,小处着眼,大处着手,以扎实的过程管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形成,需要逐步构成知识网络,任何一个环节的忽略都会引起知识的脱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结构特点,结合备课组内老师的集体思考,按年级、按学科设计单项过关内容及单元知识过关试卷,单项过关内容如汉语拼音过关、乘法口诀过关、分数加减法过关等,在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备课组统一设计过关内容,制订过关方式,对第一次没有过关的同学,在个别辅导后,进行二次过关,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关键的知识点处不留真空,为后期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四、加强各类学习制度,提升教师政治、理论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1.新课程标准学习制度

在课程标准学习制度中,采用集体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学习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学习内容。要做到“备、记、论、感”相结合:“备”即学习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讲人提前备好课;“记”即记笔记,记好课标理论学习笔记;“论”即讨论、辩论,一般分组进行;“感”即写感想,每人在学习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教育理论学习制度

要求教师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学习内容要广泛,如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教学期刊等。记录形式要多样,可摘要、摘录、索引、写体会等,笔记中一定要有自己学习的体会与感想。采用举行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交流活动,举行教育改革热点的专题研讨活动,开展“读一本教育理论书”、收集一个专题的研究动态,请专家做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促进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

总之,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学校管理者围绕教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措施是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根本保证,它要以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服务为中心任务,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促进教师思想的解放、业务素养的提高为核心内容。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将教学立于怎样站在更高的起点,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作者单位:涟水县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每学期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