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的神奇冰川

2019-02-28 03:10周泽甬
科学24小时 2019年1期
关键词:消融青藏高原水汽

周泽甬

开篇之前,我们先给大家出个谜语:“川”是指流动的河水,那什么川看上去是不动的呢?答案是“冰川”。冰川是指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因为冰川的流动速度太慢,所以肉眼看起来它就像一块大冰疙瘩,一直矗在那里不动。

中国是全世界中低纬度带山岳冰川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按中国山岳冰川在坡向上的分布规律来说,山系北坡热量低,冰川面积和冰储量较大。但是,藏东南地区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却是南坡的冰川数量多、规模大。这是为什么呢?

藏东南的“水汽通道”

我们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夏季,由于受到东西两侧高大山脉的阻挡,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只能沿着雅鲁藏布河谷涌入,为藏东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因此变成了一条巨大的“水汽通道”。就连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一带,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也位于此通道中,年平均降水量可达一万毫米以上,十分惊人。这条巨大的水汽通道造就了藏东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从高海拔的雪山到墨脱、察隅的林间,几千米的海拔落差让人仿佛瞬间从寒冬的乌苏里江畔来到了五指山脚下。源源不断地输送的水汽,也使得藏东南地区发育成全国数量最多的海洋性冰川。

漫画《此路不通》作者:老周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成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千姿百态的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和冰川侵蚀地貌(冰蚀地貌)两大类。下面我们就以西藏林芝地区的山地冰川为例,向大家讲述冰川地貌的相关知识。

先讲讲冰碛地貌:

侧碛垄

它指冰川堆积作用过程中所携带和搬运的由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又称冰川沉积物。根据冰碛物所处位置的不同,它又分为侧碛、终碛、内碛等。

大家看嘎隆拉雪山冰川图便知,图中两侧明显凸起像屏障一样的土丘是侧碛垄,侧碛垄中间的就是冰川。因为冰川被表面的沉积物覆盖,所以从图上不能直观地看到。

嘎隆拉雪山冰川侧碛垄

冰碛丘陵

在冰川消融期,气温升高使冰川前段的冰舌变为死冰,就地消融,而冰层内分布不均匀的冰碛物,在融化时所形成的一个个厚度不同,像坟包的冰碛盖层。据说上世纪有外国学者到当地考察的时候,还真把这些当作是古战场遗留下来的坟头呢!

冰川漂砾

它指被冰川裹挟,在冰川的搬运作用下带至其他地方的岩石。漂砾有大有小,大家看像图中这样巨大的石块,如此突兀地立在一处空旷地带,就很可能是冰川搬运而来的。

接下来再说说冰蚀地貌:

冰斗

它指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状或圆椅状的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后,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变得更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刨蚀作用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

刃脊

刃脊和角峰相似,都是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冰斗或两条相邻冰川的槽谷不断扩大、后退,使相邻的冰斗或槽谷间的山脊变成刀刃状。

角峰

它指冰川侵蚀作用所造成的既孤立又尖锐的金字塔形山峰。原山峰周围的几个冰斗相背发展,各冰斗壁因冰蚀等作用逐渐后退,形成凹形陡坡时,原峰顶便突出如尖角。青藏地区的山峰与南方地区圆润的山峰不同,有很多都是比较尖锐的,这些很有可能就是冰川侵蚀而成的。

羊背石

它由岩性坚硬的小丘被冰川磨削而成。迎冰坡受冰川的刨蚀(磨蚀)作用一般较平缓、光滑,背冰坡受掘蚀(挖蚀)作用较陡峻和粗糙。受侵蚀之后的小丘外形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上一样,故称为羊背石。

鲸背石

与羊背石的形成机理一样,它只是其迎冰面与背冰面坡度相近(说明在形成过程中冰川以刨蚀作用为主,少有掘蚀作用),像鲸鱼的背脊,故得此名。

青藏高原的冰川湖泊

青藏高原素有“亞洲水塔”之称,大量的冰雪融水发育了众多的河流和湖泊。高原上众多的湖泊中,有一些也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按形成原因可划分为冰蚀湖和冰碛湖。

冰蚀湖是由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冰碛湖是冰川消融时,终碛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而后积水成湖。

在过去50年中,青藏高原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2摄氏度,增幅约为全球同期平均升幅的两倍。随着气候变暖,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千米缩减至4.5万平方千米,退缩了15%,幅度相当于此前200年之和。甚至有人预测,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在2035年以前就会全部融化消失。

冰川的消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改变当地及河流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冰川在加剧融化,融水大量增加的同时,还可能导致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冰川融化加剧带来的后果,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未来的道路。

猜你喜欢
消融青藏高原水汽
为什么会下雪?
耳钉
雪 芒
the HIGH WAY
卜算子·寄远人
消融
中国东部雾霾频发 水汽分子是“帮凶”
China’s Glaciers in Hot Water
青藏高原筑“天路”
为什么“久雨大雾晴,久晴大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