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

2019-03-04 09:09洪晓畅
云南社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华民族青少年

洪晓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56个民族之上确立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将各民族团结在一个更大的民族共同体之中,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是民族存在的基础,这种文化认同并不取消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存在,而是在公共领域铸造一种更具有凝聚力的“普通公共文化”[注]①[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页。。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更大、更具有包容性的共同体来说,如何引导或激活这样的公共文化就非常重要。青少年人群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正处于民族认同的形成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群体。本文即梳理这部分人群认同感形成的路径及制约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积极正面地将青少年人群的公共文化认同引导到中华民族的认同之上。

一、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路径

(一)家庭熏陶

家庭熏陶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起点,对于青少年形成明确的民族认同的作用是重要和基础性的。有学者就认为:“家庭认同是群体认同的主要来源。”[注]②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从青少年成长和思想意识形成的客观规律来看,家庭是最重要、最开始的启蒙者。家庭熏陶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往往是与强化本民族的认同相伴随的,少数民族青少年通过家庭教育接受到更多的是对本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往往是在家长教育和强化孩子本民族认同的过程中附带提及的。

具体而言,家庭熏陶对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随机性。家长对孩子的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引导往往缺乏目的性、规划性,不是一种有针对性、有意识的系统教育行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具体的现象、事件、行为或节日等才引发的,更多的是一种随机行为。其次是离散性。家长对孩子的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教育引导大多数是围绕一个个具体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等展开和传递的,是不连续、不系统、不全面也不深入的。再次是不平衡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家庭熏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少数民族群体集中聚居地区的家庭,其对孩子的民族教育主要是关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教育,对中华民族或者国家教育相对较少;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混居、交往历史较久、程度较深的民族,其对孩子的民族教育更多地包含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内容。最后是渐弱式。随着青少年的年龄增长,他们的眼界视野不断开阔及至上大学离开家庭,家庭教育的作用及其影响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同样适用于家庭熏陶对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家庭熏陶对青少年影响的关键和最有效时期是小学、中学时期。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主要有课程学习、主题活动、仪式教育等基本形式,具有知识性、系统性较强,但针对性、凸显性相对较弱的特点。持续时间较长的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同理,学校教育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来说,是最主要的渠道。

学校教育中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主要有着几种方式:首先是课程学习。学习相关的历史和理论知识是青少年了解、认同民族的重要基础,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就是传授知识。目前各类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校中,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通常涵盖在历史、政治、语文、地理等通用课程以及本地的校本课程之中。在2009年5月,国家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课程学习作为青少年学习民族理论知识、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主渠道作用更加凸现。其次是主题活动。校园除了第一课堂,还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主题鲜明、形式灵活、参与互动性强,使得这些活动也成为青少年学习民族理论知识、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再次是仪式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就是开设有各种庄严、隆重的仪式教育,而这些仪式往往成为形成、强化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有效途径。诸如周一晨会、“一二·九”运动纪念活动、五四青年节、国庆升国旗仪式等就能以各种仪式化的方式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联结起来。

(三)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媒介。安德森曾经指出,正是大众传媒的兴起使得民族与民族主义成为了可能。[注][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2页。除课堂学习之外,各种大众传媒是学生获取资讯的第一渠道。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日益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既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外在供给,也是青少年的主观内在选择。因此,网络新媒体在影响、塑造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方面的作用也相比较其他媒体更加突出。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是传播速度快捷。网络新媒体的核心优势在于传播的快捷、及时,甚至到达“全球零时差”,这种快捷性无疑对于进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普及和民族团结教育是大有裨益的。第二是传播载体综合。网络新媒体的另一大优势就是集成的“多媒体”。比如,从早期的新闻网站、BBS论坛到目前的博客、电子杂志、搜索引擎、微博、微视频、社交网站、微信等,各种网络媒体具体应用层出不穷,它们能够将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漫、游戏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同时通过跟帖、点评、分享等功能,能够真正构建一个平等参与的互动、开放的传播过程。第三是传播对象随机。对于网络新媒体来说,传播对象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模糊性。这也就意味着各个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等在进行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普及推广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对于扩大传播范围、确定传播对象、评估传播效果来说也都是不小的挑战。第四是正面和负面传播并存。网络新媒体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民族团结传播的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影响民族团结的负面影响。正因有着这样的特点,大众传媒一直是意识形态没有硝烟的战场,也应该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四)个人阅历

个人生活阅历包括实践经历、朋辈交流和社会观察,其主要特点是影响作用直接、具体过程动态、实际成效复杂,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直接来源。哈贝马斯就认为,公共文化认同是“所有公民在共同的政治文化之中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注][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664页。,个人阅历就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经历之一。

这种个人化的认同形成路径包括以下的渠道:首先是实践经历。少数民族青少年有机会到外地、城市、发达地区求学、工作或旅游,对于他们来说,亲眼看到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生活,是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最好动力。其次是朋辈交流。社会学中所说的同辈群体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从事各种活动,形成较密切的朋友关系,导致形成共同的意见和价值观。再次是社会观察。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不可能直接经历体验所有的事情,因此,很多的思想认识是依靠个人对社会的观察形成和巩固的。比如,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区域间的不平衡,有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认为很自豪,增强了努力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动力。这样的个人阅历对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的特点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影响作用直接,即亲身经历的各种阅历对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会直接产生作用,或增强或减弱,立竿见影;二是具体过程动态,即个人阅历的具体过程是不可预测、难以掌控、千变万化的,偶发性、随机性较强;三是实际成效复杂,即个人阅历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既可能是正面提升的,也可能是负面减弱的,或者是在正负之间动态转化的。

(五)重大事件

当重大事件发生之时,民族认同感就会围绕在民族群体的周围,激发一种公共的凝聚力,普遍组织、亲身参与、适度宣传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重大事件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重大节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时曾经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正是这样属于中华民族的节日,使得我们年复一年地诠释着民族共同体存在的意义,在共同体内部形成一种同胞义务的共享信念。[注][英]戴维·米勒:《论民族性》,刘曙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22页。第二种类型是重大活动。近年来,中国举办和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活动和事件,在这些活动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和重大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的精神,成为激发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自豪感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大精神动力。第三种类型是重大成就。比如,近年来中国成功进行的“嫦娥登月计划”“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蛟龙计划”等重大科技成就,成为激发广大青年爱国情感的重要源泉。最后一种类型是重大挑战。当面临整个民族的重大挑战之时,共同体以一种整体的姿态面对外部压力。比如在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贸易战问题上,少数民族青少年成为了最具有民族认同感的群体之一,形成坚持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姿态。

二、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不管是政治文化认同还是历史认同,都是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的产物。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行为体就会有不同的归属认知。尤其很多的观念都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才应运而生的。因此,经济因素对民族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越快,公众得到的物质福利越多,中华民族认同程度就越高。从这一角度,如何协调社会利益格局,缓和、消除利益冲突,使得各方利益的获得实现相对最大化,就成了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各民族在经济发展中获利不同,贫富差距较大,部分人会出现思想和信念的偏差,理想和现实发生激烈的冲突,可能会消解中华民族认同,甚至会产生民族隔阂。

(二)文化因素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稳定的精神力量,它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影响到少数民族青少年对自身身份的归属认知。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经验的共有和分享,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归属认知,促进中华民族认同。

风俗习惯等传统性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关系最敏感的部分,较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外力人为地加以改变,任何不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使其产生一种保守、排外情绪。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民族交往、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不同民族在交往中形成巨大的文化碰撞,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影响民族关系,产生冲突和纠纷。

(三)政治因素

有学者曾指出,民族既非仅仅是一个政治单元,也非仅仅是一个文化单元,而是关系着“政治的‘文化化’和文化的‘政治化’”[注][土耳其]乌穆特·奥兹基瑞穆里:《当代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批判性参与》,于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22页。。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的青少年的公共文化认同也不例外,这使得人们要超越文化层面,涉及到相关的政治分析。首先,中华民族认同会受到民族政策的影响。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结构的最大特点是56个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56个民族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系列尊重少数民族、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政策,如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拥有参政权,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等,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提高是空前的,让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达成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中华民族身份的归属认知。

其次,中华民族认同也会受到执政党、政府的执政清廉度影响。一般看来,中国党和政府的清廉度与中华民族认同度是成正比关系的。官员的不负责任和权力滥用行为必然会导致国家机器的钝化和失灵,从而失去人们对政府、领导人的信任和认同,进而影响到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的制度、法律、政策、领导人等公共形态权威的认可和接受。政治腐败会对中华民族认同中的政治认同产生严峻的挑战,产生政治信仰危机,严重的还会吞噬民众对其的认同,侵蚀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因此,执政党、政府的执政清廉度会对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产生巨大影响。

再次,政府制定的制度和政策是影响民族关系最核心的因素。总结中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中国制定和执行了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但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民族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落实。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另一方面,民族政策宣传及贯彻不力,民族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主体不明晰,缺少强制保障,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民族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社会因素

公共文化根植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一代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都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以藏族为例,如果说五六十岁以上的藏族群众更多地体验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自身生活水平的巨大转折,那么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体验到的则是藏族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与内地之间仍然存在的较大差距。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两代人的思想观念,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程度。

在国际层面上来说,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既成为世界关注的亮点也成为焦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遏制中国崛起作为西方考虑的战略重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形成了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浪潮,中国的民族分裂势力也趁势而起,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构建中华民族认同就需要不断的克服和抵制这些来自国内国际层面的社会不利影响。

三、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建议

(一)倡导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识,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研究和实践表明,民族认同本质上更多是一种公共文化认同。“在文化多元社会中群体认同和民族认同应当共同存在,其挑战是发展与彼此一致的认同形式”[注][英]戴维·米勒:《论民族性》,第156页。。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中培养出一种公共的中华民族认同。因此,要提升青少年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就必须首先大力倡导和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识,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尤为重要:

第一,旗帜鲜明地把中华民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族”并写入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和促进全体公民在“国族”层面上的核心认同;第二,要在各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涉及到民族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时,把倡导和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识作为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编入各类大纲和指导意见,固化成一定的课程和课时,进行相对系统、有针对性、有意识的普及;第三,建议实施“中华文化建设普及工程”,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邀请专家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和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明确各民族文化共同凝聚成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和过程,另一方面,提炼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因素和物化成果,努力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物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使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生有其根,情有所依”;第四,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研究普及工作,邀请各民族专家学者、社会精英一起,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念辨析、历史形成、未来发展等课题和话题的研究和讨论,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氛围和影响,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

(二)开展公民教育,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建构和提升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如何塑造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公民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服务意识,都是国家政治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融合的有效途径。[注]王宗礼、苏丽蓉:《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在现实中,各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和基础之一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祖国的认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这些规定,实际上体现了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和民族自治的有机统一。这种将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在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中,在目前的法律基础、政治常识等课程中大量增加中华民族认同方面的教育内容,或者重新整合和规划有关课程,单独设置中华民族认同方面的教育课程,组织编写相关教材;其次,在民族教育中强调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不过分渲染民族因素,强化国家认同地位,把公民意识培养放在首位;再次,仪式教育在民族认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结合学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公民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和活动环节,通过各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开展。

(三)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父母是青少年学生最早的老师,家庭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民族认同教育的起点,而学校是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民族认同教育最系统、最有针对性的重要场所。要使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较为良好的民族认同教育和享受较为宽松的民族认同氛围,就必须抓住家庭和学校两个主阵地、主环节,促进它们形成良性互动。开展民族团结交流活动不仅是经实践证明的增进各民族青少年之间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注]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这种结合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把中华民族认同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去,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去,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民族认同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学校德育、历史、语言文字等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让少数民族青少年了解、熟悉并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成为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特别要注意做好民族认同教育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师配备等方面的工作。第二,在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的民族地区先行开展试点“千名团干部驻点联系基层村”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发动基层团干部走进民族家庭,做好民族家庭的思想引导工作,切实解决民族家庭的实际困难,在物质和精神上实现对民族家庭的联系和帮扶,打造民族家庭热爱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第三,进一步深化实施全国层面“少数民族青少年万人交流计划”,通过组织各民族青少年参加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素质拓展、社会观察等活动,在同吃同住同活动中增进交流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第四,将民族地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规划,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规划,筹集经费支持青少年活动中心、团队活动室、学生俱乐部等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以此为依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交流活动。第五,利用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整合社会资源,设立专门项目,增加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为更多的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四)全面正确地落实有关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目前部分少数民族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不力是引起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理性认同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因而,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加强和监督地方对国家少数民族政策法规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指导和约束地方依法处理民族问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凝聚各种族类共同体不能仅仅依靠历史文化纽带,而且还需要在权利保障和利益公平分配条件下,实现其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保证了民族成员对国家持久的效忠情感,保证了民族成员对国家制度的自愿遵守,进而建构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通过围绕民族权利保障和利益分配,构建一套协调民族差异性或异质性要素与国家统一性的体制和机制,才能有助于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在政策制定、舆论宣传中要强调是民族区域内实行各民族平等政策,而非仅针对某一民族的优惠政策;其次,国家出台稳定长远的民族区域发展政策,今后在部署民族地区工作时,对各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统一部署、长远规划,出台具有前瞻性的全国性的民族工作发展纲要;再次,帮助改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状况,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向民族地区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选派支教志愿者的数量,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在“希望工程”的师资培训计划中,设立专门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项目;最后,加大民族地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为当地青少年创造更多就业创业见习机会,这就需要鼓励和协助民族地区团组织,动员更多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参与基地建设,增加基地数量、提高基地质量。

(五)构建正面引导的“全媒体”渠道,有效抵御民族分裂势力

前述分析表明,现阶段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理性认同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网络新媒体等大众传媒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势力利用网络进行了大肆渗透,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就必须积极建构正面引导的“全媒体”渠道,有效抵御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

在大众媒体这个关键环节,当下有几个值得推广的措施:第一,建构各级各类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动”的完整体系,构建共青团组织引导少数民族青少年加强中华民族认同的新媒体平台。比如,可以进一步完善团中央学校部官方微博、微信建设,调整版块设置,加入民族采风栏目,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国、省级、学校、班级团支部四级团组织微博、微信体系的运营联动工作,建构团组织与广大普通学生之间扁平化、快捷、精准的交流沟通渠道,形成加强民族认同的整体规模效应。第二,按照总体的统一规划设计,推动各地、各学校团委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建立全国高校“校园微生活”手机报投放平台,或者开发专用APP应用,将主要国内外新闻信息及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校园资讯,特别是加强民族认同教育的内容,及时、精准地发送给全校所有学生,逐步建立覆盖所有高校、所有学生的渗透民族认同引领功能的团属移动新媒体集群。第三,推动各级高校团组织与大学生关注度、参与度、聚集度较高的主要网络媒体合作,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节点和规律,结合开学、迎新、考试、就业、社团招新等,在高校共青团和各网络媒体已有的品牌活动基础上,联合设计、打造时尚、新颖且有价值、受欢迎、影响大的民族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品牌活动,并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渗透和强化民族团结和认同中华民族的思想引导。第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对各种宗教组织、国际组织在国内开展活动的跟踪监察,制定相关法规对其活动范围、方式、内容等进行规范,加强对民族网上论坛的管理,正确引导论坛话题方向,控制不当言论。第五,加强对民族精英和知识分子的关注,加大对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强对民族论坛、研讨会等交流研讨活动的关注。在各级青联组织中纳入更多的民族精英和知识分子,通过开展民族精英和知识分子的理论性、实践性的思想研讨、交流考察活动,引导他们加深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中华民族青少年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发明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