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未成年人结肠镜检查的回顾性研究

2019-03-05 11:44郑碧云林清财黄艳梅方雪芬刘凤琼陈丰霖王小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盲肠结肠镜腺瘤

郑碧云,林清财,黄艳梅,方雪芬,刘凤琼,陈 雨,陈丰霖,王小众

未成年人特别是幼儿的结肠镜检查完成情况较差[1],其下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布特征也与成人不同[2]。结肠镜检查对于未成年人肠道疾病诊治的应用价值仍是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3]。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未成年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行结肠镜检查的原因、检查情况,影响盲肠插管率的可能因素及检出疾病的分布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2010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05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30例,年龄2~17(8.64±4.57)岁,其中0~6岁37例、7~14岁47例、15~18岁21例。

1.2研究方法

1.2.1肠道准备 术前1~2 d予饮食控制,术前1 d晚上及术晨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行温开水清洁灌肠。

1.2.2麻醉方式 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并予心电监护及吸氧。

1.2.3术前及术中处理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签署知情及手术同意书。术后追踪病理结果。

2 结果

2.1检查原因共收集到临床资料99例,其中0~6岁组32例(32.3%),7~14岁组44例(44.4%),15~18岁组23例(23.2%)。其行结肠镜检查的原因主要为便血与腹痛。见表1。

2.2检查情况8例患儿行≥2次结肠镜检查,合计119次,完成情况见表2。盲肠插管率79.8%,女性高于男性(P<0.05);各年龄组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岁组、7~14岁组及15~18岁组患儿的麻醉肠镜检查率分别为95.2%(40/42)、88.0%(44/50)、40.8%(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肠镜组盲肠插管率大于普通肠镜组(P<0.05)。

24次未完成全结肠检查的主要原因为临床要求进镜深度(11/24,45.8%)、肠道准备差(6/24,25.0%)、肠腔狭窄(4/24,16.7%)、无法耐受(3/24,12.5%)。麻醉肠镜未完成检查的主要原因为肠道准备差(6/12,50.0%),普通肠镜未完成的主要原因为临床要求(8/12,66.7%)。

119次结肠镜检查后,仅2例患儿(2/119,1.7%)在术后3 d内出现少量便血,无血红蛋白计数下降。无大出血、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3检出疾病共有70例未成年患者检出肠道病变(70/105,68.6%),见表3,主要为息肉、炎症性肠病,还发现2例结肠癌。息肉多因便血(35/46,76.1%)、腹痛(17/46,37.0%)就诊;炎症性肠病多因便血(7/7,100.0%)、排粘液便(2/7,28.6%)就诊;2例结肠癌因腹泻、便秘、便血、发热就诊。

共检出息肉46例,总计94枚,男性息肉检出率(35/75,46.7%)与女性(11/30,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0~6岁组检出率最高, 15~18岁组最低(P<0.01)。

息肉病理类型见表4,以幼年性及腺瘤性息肉为主。各年龄组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检出率分别不同(P<0.05),幼年性息肉15~18岁组最常见,增生性息肉7~14岁组最常见,腺瘤性息肉0~6岁最常见。另外,94枚息肉中男性81枚、女性13枚,男女息肉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4枚息肉中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8枚(表5),男性检出率(23/81,28.4%)与女性(5/13,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岁组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高 (P<0.05)。

表1 未成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的原因[n(%)]

“其它”包含肛瘘、口唇黑斑、发热、恶心呕吐、头晕乏力

表2 未成年患者全结肠检查完成情况[n(%)]

表3 未成年患者结肠镜检出疾病情况[n(%)]

表4 未成年患者息肉病理类型[枚(%)]

表5 未成年患者息肉病理特征[枚(%)]

3 讨论

结肠镜检查多用于未成年人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便血及腹痛[4],便血多因息肉、炎症性肠病或肠道黏膜炎症[5],而本研究显示腹痛0~6岁相对少见,原因考虑为低年龄患儿对腹痛部位、性质无法准确表述,故多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便血时才被家属发现并送至医院诊治。

未成年人全结肠检查的完成一直是个技术难题[3],其盲肠插管率(32%~97.6%)低于成人(89.4%~97.7%)[1]。临床要求、肠道准备差、无法耐受及肠腔狭窄是导致盲肠插管率低的主要原因[5]。未成年人肠道病变多为左半结肠的单发良性病变,故诊断明确时可不必行全结肠检查[6],本研究中的11例因临床要求未完成检查的患儿均为左半结肠单发息肉。其次,低龄儿童肠道准备依从性差[7],本研究有6例因肠道准备差未完成全结肠检查。另外,未成年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差,行麻醉肠镜检查可提高盲肠插管率[3]。再者,儿童肠腔小、肠壁菲薄,炎症性水肿或局部占位性病变易致肠腔狭窄[8],本研究中有4例因肠腔狭窄未完成结肠镜检查。

本研究中检出疾病以息肉及炎症性肠病等良性病变为主,恶性病变检出率仅1.9%,与文献[9]报道一致。2例结肠癌患儿以腹泻、便秘、便血、发热就诊,因此临床上当患儿出现发热、伴排便习惯改变时应警惕[10]。儿童大多数息肉呈良性,以幼年性息肉多见[6]。通常成年男性腺瘤性息肉检出率高于女性,腺瘤性息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1]。而该研究显示未成年患儿男女腺瘤性息肉检出率无差异,0~6岁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最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也最高,应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盲肠结肠镜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隧道
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