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与坏的新尺度——当代越剧《江南好人》的民间性、地域性与开放性

2019-03-08 02:15吴沛航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好人江南

吴沛航

【摘 要】新编越剧《江南好人》是根据布莱希特戏剧《四川好人》改编而成的具有当代审美特征的新时代越剧。它体现了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思路,完成了布莱希特戏剧中国化的又一次翻新,该剧的创作非常接地气,这是一种意图,积极的导向,也是在也是在熟知了解一种艺术形式后,有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下,在实践中冥冥之中的一种自觉。这种接地气性在创作实践中是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的,它是引导思考进入深入并且有效环节的一组良性循环,也是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可以探寻的一部分。

【关键词】地域;受众心理;越剧;未来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24-02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诚然,民间性中不可忽视的地域性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土了解、坐观更能做到当地人对当地人的了解,描摹人与人之间不可解的矛盾,冲突,评价某种悖论在当地文化中的解读、理解与延伸,同时更加完备、客观地去完成民间趣味性。进一步探寻,研究,挖掘本土文化的力量,传递生养土地的文化规律与观念信仰是有趣且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体现在创作实践上,也体现在生活处事中。

本文试图通过新编越剧《江南好人》的剧本创作特点,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接通连结,也是它的现代审美与现代表达以及布莱希特戏剧创作思路与越剧剧种特色的结合这几个方面、视角去探析《江南好人》在追求越剧未来生命走向时所做的尝试、探索与创新。

一、越剧生命特征——吴侬软语总是情

法国布丰有言:“风格既是人。”强调的是风格作为精神个体的形式体现特征,剧种的风格就是剧种的个性,独特性也是艺术特色。剧种风格是历史形成的,对应着观众的审美需求。越剧的风格与地域文化与时代环境有关,它属于“酒神文化” 类型,审美形态表现为青春美、人情美、东方女性美、舞台整体美。剧种风格有稳定性,同时又随着时代和观众需求而变化,要处理好保持剧种风格和创新的矛盾。在演员方面,越剧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员全部为女演员,剧中的男女老少皆由女性演员来扮演。值得注意的是,优秀的女小生与京剧坤生截然不同,她们并不试图在声音上模仿与接近男性演员,从而越剧在表现形式上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鉴定风格,柔美与秀美的艺术风格。如果从美学范围划定界分的话,越剧属于与阳刚之美相对的阴柔之美,西方美学有优美的美学概念,其明显的审美特性是和谐,细致,柔和,舒展,这与越剧剧种表达不谋而合。

这种刚柔并济、以柔为长的艺术风格不仅使越剧不流于无意识的抒情表达,有自己的见地与表现气质,好看,有观众肯看,也拓宽了戏剧的题材内容表达,具有思辨主题与思考空间的戏可以纳入进来。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以达到陌生化效果,破除幻觉,隔断观众与戏剧之间的情感共鸣,让观众不断意识到自己在看戏,自己可以参与进戏剧,甚至批判戏剧,从而赋予观众有思考的空间与对社会有批判的价值,进而去自省自身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布氏的戏剧观为戏剧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与出路。

《江南好人》更像是话剧与戏曲艺术中越剧艺术的一次结合,传统艺术与更多形式化表达将抒情之情与思辨之理相互结合的一次创新与尝试,这是创作者的胆识与勇气。它为当代戏曲创作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观众接受上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哲理思辨的题材,更多持有关注当下社会话题的内容可以参与进艺术表达中,正如该剧导演郭小男说的:“《江南好人》的创作不是为了眼下的生存,而是为了未来的生命。”诚然,郭小男导演探讨新剧不是简单在于解决剧团存活的问题,小百花的生存没有问题,凭着演老戏就可以轻松活着,参与革新,是为了探讨越剧未来出路与更多可能性的问题。

二、剧场性思维创作与地域性创作体现

一出戏,构思是初始步,也是关键,它决定了什么题材内容,主题立意,叙事角度与结构,也就是说要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表现手法去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亦或是创作者极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江南好人》改编自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其中,四川很可能只是代表布拉希特的一个中国情结,并无地域代表色彩,布莱希特也不像马可波罗对中国地理特征与地狱文化有那么深的了解,那么,根据《四川好人》改编的《北京好人》与《江南好人》都是由中国人主创的剧目,就有它独特的意蕴所在了。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这个故事落实到具体社会语境之中。前有沈林的北京,后有郭小男的江南。简单谈一下《北京好人》,发生地为国际大都市北京,更多描绘的是底层民众是若干年来资本主义化进程的犧牲品,而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则俨然一副势利、崇洋的嘴脸。舞台上的道具布景自有其家常亲切的烟火气息,竹制婴儿车、长条 木凳、供投影用的盆景绿植和陶泥小偶人,都是当下北京观众熟知的符号信号,不知觉地让戏变得亲切,随意与幽默。三弦琴师的现场弹奏和吟唱送出来的曲词也是地道的老北京风味儿。这就奠定了这出戏的叙事基调。诙谐生动又不乏对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严肃命题的主题表达与命题追求。

《江南好人》中,创作者巧妙地将发生地转移到江南地区,这不仅与郭小男,茅威涛与浙江小百花在演出习俗的便利上有一定关系,更多的是用江南这种富庶地的人的心理、观念,对好人,坏人的看待角度,拿捏分寸去再次重申布莱希特老早想探讨的问题:世道问题。沈黛如果不假扮成男性角色隋达就无法经营企业,无法生存,在充满剥削关系冷漠的资本主义社会,一个人如何能够既做个好人,同时又自得保全,不因其善意而被周遭的恶业所吞噬? 众所周知,江南地区,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教育、经济较为发达,也是全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发始地。人们观念也相对前卫、开放,所以,创作者其实在创作之初有游刃有余的改动幅度空间。

《江南好人》更多在于探讨什么是好人的问题,隋达就是恶人的代表吗?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命题,而是一个思辨带有辩证色彩的话题。性情缠绵的沈黛不会做生意,不懂经营之道,而化身男儿的隋达懂经营,善营商,必须在关键时刻出现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小店。从小店到厂就是依据隋达的才华与狠劲与冷漠做上来的。而那些穷人好逸恶劳,耍无赖耍流氓,也是他们的贫穷之源与恶性循环的症结所在。所以,好人与坏人的界定,在江南这片里,在新的环境语境中有了新的评判尺度。这是该剧的亮点与立意之处。雌雄同体只是一个壳,一个讨巧利于表现的手段,更多体现了江南人在本质上对务实求新,踏实进取精神的一种追求。因此,男女角色互换与其有关的场景设置铺排,跳进跳出的表现手法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与吸睛。从结构上来看,从开店,受骗,突变,决裂,审判,都是围绕沈黛爱情主线从主动去爱到受骗这一性格行动走向来铺排,保持清醒的是隋达这一具有男性思维意识的戏剧意识主导者,就是这样一个主导者,不时地提醒观众跳出来去思考好坏的尺度与新女性的问题。以下就来探讨一下场景设置、场面铺排与氛围营造上,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对主题立意,叙事角度上自觉的艺术表达。

新越剧《江南好人》在场景呈现上有了更多的时尚流行的表达元素,使整个剧更加热闹了,一出戏不是沈黛、隋达的自导自演,而是两个阵营的清晰呈现,让观众清清楚楚地看到穷富对比,造成这种穷富背后运营的思想,运用得很好的是代表穷人阵营的歌舞队。他们时而是在主人公身旁的群体角色,他们本身致穷的性格一次次刺激沈黛变成隋达,参与剧情叙述,时而又跳出来旁观,成为议论的他者。就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不断打断观众情绪,引领观众旁观冷静思考,思考好与坏不同层面上的意义。  再者,穷人阵营的群体化形象在舞台呈现上也有助于场面开掘,与有助于江南好人这个对好人尺度评判的意象化体现。“孰谓好人 孰谓坏人,所谓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第一场开店后的过场,众生相手捧小船,诉说救生船少人多,粥少人多,穷人不能以生存与自救的凄苦与无奈,这一手法无疑拓展了整个舞台呈现的叙事空间,与人物的心理空间,支撑了立意。还有一场现代爵士舞,跳场对男人的价值评判,不仅为隋达角色出场作了铺垫,也加大表现力,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对男人的控诉。第三场受骗与第四场突变之间设置了一场楔子,穷人群体再次出现,载歌载舞,帮助完成再现一场婚礼。这是创作中自由想象与再创造的体现,交待了剧情,也以穷人的姿态再现了沈黛的心理空间,一种被骗还要走下去的顽固与决绝。通过穷人的叙事,对于人物塑造与江南好人形象种子的再现都有加强的表现,同时这种大力度的跳出节奏,使得观众不得不去思考沈黛自身的生存法则与原则。参与寓言式戏剧结构的完成。这些流动的、行进着的场景,都变成了叙事、抒情、描景、画人浑然一体的场面开掘。

三、创作策略---找到与当下观众接通的管道

面对话剧民族化的演进,当下的观众无论在接受教育程度上还是在看问题的视角上都发生了从浅到深,从狭隘到深远的变化,观众知识面在改变,职业与年龄段也在改变,新白领与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成为主力军,再谈话剧民族化难免显得单薄、简单与不入时了。《江南好人》在突破寻求与当代新观众的通道入口中,找到了一个现代语传统相契合的结合点。剧末处,隋达的大段尹派唱腔十分精彩,赢得观众热烈掌声,这是纵然做一出当代越剧也必须要的,它是一个本体问题,丢弃不得,融合的其他元素只能去修饰。剧中的织机、水烟、水牌、西装、旗袍、评弹等江南及民国元素,再加上現代舞、爵士鼓、说唱 RAP 等现代感元素就是导演试图找到一点既能增添现代审美,又寻求多种表现形式以保持观众的多视点,多元关注的尝试。不说这些元素的注入是否使得剧目呈现花样过多,显得繁杂,流于音乐剧的倾向而失了越剧艺术本真,值得关注的是,越剧改革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新概念的酒瓶中多勾兑陈酿,或许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也是今后创作者可以继续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傅谨.女子越剧的生命力与美学价值[J].戏剧艺术,2016(1).

[2]高义龙.论越剧的剧种风格[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9).

[3]杨军.剧场性思维与剧本创作——以滇剧<水莽草>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12).

[4]赵忱.我们至少放下了忐忑——听郭小男、茅威涛说<江南好人>[J].中国文化报,2013(1).

[5]赵志勇.孰谓好人——浅析布莱希特<四川好人>的两出中国当代改编版本[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7).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好人江南
好人就在身边
花园
献给母亲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布莱希特为什么要提出“叙述体戏剧”?
布莱希特教育剧对剧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