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的情绪世界

2019-03-11 09:51杨曼熙
中国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果果负面情绪

杨曼熙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增多,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情绪问题明显增多。在这一背景下,乐湾国际实验小学参与了“果果和朋友——小学生情绪健康促进项目”的实验,引进了“果果和朋友”课程(以下简称“果果课程”),希望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调节情绪发展,健康成长,并培养一批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

一、课程实施

1.组织保障

果果课程由学校教育研究部和教学管理部协同管理。教育研究部负责课程的整体推进,包括教师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学管理部负责安排教室、课时,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

课程的课时是由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调整而来。每周两个60分钟大课时。按一学期18个教学周计算,两个学期可以完成26学时的果果课程。

2.师资配备

学校先后经过果果项目专门培训及认证的果果教师共有4位。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在果果课程的师资配备与培养上,首先考虑安排專职教师,兼顾年级特点与课时分配,学校首选任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师担任此工作。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科任教师都较为年轻,有活力,更受一年级学生喜爱。另外,学校还选择了两位在学生工作部任职的干部教师担任专职教师。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她们能够更贴近学生,能够更敏锐地观察学生的言行变化,并且两位教师均是活泼开朗的性格,适合教授情绪管理课程,特别是其中一位教师为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对于洞悉学生情绪情感更敏锐,也更便于实验的前测、后测分析。

3.教研推进

教学内容虽然由年轻教师教授,但学校对课程的教研十分重视,对课程的推进及质量始终进行严格的督导。

每周三上午的第三、四节课,是果果课程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一上午第一、二节课,果果课教师需向学校教学、教研两个部门汇报一周的授课内容,汇报后再根据研讨内容调整授课方案。此外,不仅负责果果项目的教研部门每周会进行一次教学跟踪,主抓教学的校长也会不定期地进入课堂进行指导。

二、课程效果

1.教师方面

(1)处理课内外“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般在课内外能够被称为“事件”的问题,都伴随着负面情绪的产生。

成人的负面情绪由于其复杂性而难于消除或控制。但对于儿童而言,其负面情绪所产生的背后原因很简单,往往只存在一、两种情绪类型。教师只要能够正确识别儿童在事件中的负面情绪,并通过沟通,了解产生负面情绪的事件背景,再举行一些根据果果课程提供的情绪解压活动改编成的微型活动,同时,以果果黄金原则作为辅助,一般的课内外“事件”都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摸索到以上处理“事件”的步骤后,果果教师不仅自己不断实践,同时也分享给其他学科教师,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处理自身情绪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各种情况,教师自身的情绪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几位年轻教师最初面对学生活动杂乱无章时会产生激动情绪,随着果果课程的不断推进,再遇到课堂突发问题时能够平和沉稳地处理,他们也在不断地成长。

追根溯源,这样的成长有赖于果果课程的理念。果果课程意在帮助学生学会面对情绪问题,其中隐含着一条主线,即帮助学生识别情绪——提供方法;帮助学生应对情绪——学会平和冷静地处理各种事件。在情绪问题上,成人与儿童所产生的情绪类别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成人情绪的产生要复杂于儿童;对于情绪的识别比儿童更全面、更深刻;对于情绪的控制包含更多的理性思考。因此,随着课程实施的深入,教师进一步挖掘课程活动和活动背后承载的任务目标,教师也会自觉实践果果课程的规则、策略、方法。长此以往,教师对自身情绪问题的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

(3)课堂组织能力日益提高

课程性质与理念的特殊性,决定了果果课程的课堂实践操作难度很大。面对6~9岁的儿童,直接讲述情绪概念、阐述控制情绪的策略方法,是无效的。也正是为了适应该阶段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果果课程设计了很多有趣的体验活动,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将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对教师的课堂实践操作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项目实施的最初阶段,教师们都苦恼于课堂活动时的秩序问题。随着对课程研究的深入,以及项目专家的不断指导,果果教师们逐渐厘清了组织体验活动的操作思路,制定了保障有序活动的激励机制,在适应果果课程要求的同时,也切实提高了自身的课堂组织能力。

2.学生方面

(1)对“情绪”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强

在果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识别情绪,逐一认识每种情绪的基本特征,并适时教给学生应对某种情绪的策略方法。因此,学生的“情绪”识别能力在同龄人中相对较为突出。

已参与果果课程学习的三届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对悲伤、愤怒、烦恼、紧张、忌妒等情绪的识别能力是较高的。并且,教师在对这些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也发现,遇到情绪问题时,大多学生都能够自我察觉。

有的学生喜欢向同伴讲述自己的负面情绪;有的学生习惯在分享自己情绪的过程中,下意识地查找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的原因,并向他人求助,或自己在区分应对负面情绪的有益和无益策略前提下,及时地解决自己的负面情绪问题;有的学生喜欢向教师汇报自己处理情绪问题的过程或策略方法;还有些活泼开朗的学生,会在识别同伴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适时地为同伴出谋划策。

(2)对“情绪”的控制能力相对较高

从每年跟踪的六名学生的监测数据来看,学生在果果课程中接触并掌握的各种控制情绪的策略技巧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

首先,果果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朋友。果果课程的黄金原则让“不伤害别人”在学生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6~9岁的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喜欢他归因,而“不伤害别人”的原则,让学生们在有攻击行为时,会在同伴的提醒下,或是自我发现中,减少很多冲突,从而得到更多的友谊。有了友谊的营养,学生的情绪问题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其次,果果课程让学生有了应对“事件”的能力。在课程中,学生懂得了如何区分“可以改变”和“不可以改变”的事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等等。更重要的是,像“苹果树”“星星和垃圾桶”等经典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寻求安慰,知道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谁求助,并且掌握了运用不同的方法面对逆境。果果课程让学生面对“事件”时不再茫然失措,而是有法可循。

三、总结反思

1.关于课程资源的挖掘

果果课程本身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多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供教师选择。如果能够对活动进行深入开发,加入恰当的延伸拓展,可以让备课环节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课程实施初始阶段,我们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教材提供了现成的活动设计,所以每一次集体备课时,我们都以澄清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各个环节如何组织才能够做到有序为重点,简单地认为只要做到了步骤清楚、活动有序就自然能够达成目标,却忽略了对每一个活动设计的深度挖掘和延伸。在这一阶段,我们总是感觉每一节课目标落实得还不够,但总把问题归在课堂组织上。

2.关于课堂教学的实施

果果课程的专职教师都是年轻教师,虽然有热情,够努力,思路新,但始终欠缺一些教学经验。在组织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么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自身讲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机会;要么会大撒手,任由学生发挥自主性,缺乏有效的课堂指导;注意了课堂上是否设计了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却忽视了设置的探究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性、层次性和思维含量;“鼓励性评价”意识浓厚,评价水平却有待提高,像“很好”“你真棒”“你太聪明了”……频繁与一味的夸奖或夸大其词的评价,对学生的误区没有正确的引导,短时间内满足了學生的进取心,却对学生长期发展带来些许不利的影响。而且,教师多是口头评价,对目光、表情、动作手势等评价介质的利用不充分,致使评价缺少更大的感染力。

3.关于集体备课的组织

集体备课的团队成员,受学科专业水平及心理学专业理论等因素影响,对果果课程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并不统一,导致在很多时候,备课内容还停留在表层的“形式”,而不易触及“实质”和“内涵”。

由于集体备课的几位指导教师都身兼多职,较为忙碌,所以每一次备课均以授课教师说课为蓝本去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指导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解读也不甚透彻,导致出现在实践环节才真正发现问题的现象。备课中,对于“教学生成”、怎样把握“生成资源”等问题的理念引导不足,导致教师不敢放手,不少课堂仍很大程度地被束缚在固有的教学设计之中,难以进一步深化果果课程理念。虽然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基本能够保证,但经过实践出现问题后,很少有时间再组织课后研讨进行反思。

果果课程让学生学会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让教师更轻松地面对学生。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帮助学生从一个个体的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身为教师,我们会继续跟踪调研,不断地获取经验,以便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将实验成果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果果负面情绪
排排坐
好奇怪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逗逗的绳子
看得更清晰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