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的学校生活探究

2019-03-13 13:24梁淑双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影响因素儿童

梁淑双

[摘 要]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它的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儿童时期是创造思维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在学校生活中实现的,而学校生活因素在创新思维的触发阶段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影响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的学校生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儿童创新思维的生活环境建设。

[关键词]儿童;创新思维;发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6-0080-03

创新思维也称创造性思维,是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因素:智力、知识结构、思维方法、性格特征、生活环境等。前五个因素是思维主体本身的主观因素,提供创新思维发展的可能性,而生活环境则规定人的创新思维发展的现实性。

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是指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在生活环境因素中,学校生活是主要因素,它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来影响人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学校生活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学校生活指的是以学校为界,校内的学习活动、班级活动、课外活动、日常活动等一切活动。

良好的学校生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基础。由于9~12 岁儿童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也是思维与认知高速发展的时期,具有不可确定性。结合儿童个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人类学视角出发,综合分析影响9~12 岁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的学校生活化因素,以为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学校生活对儿童创新思维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学习活动的影响

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培养,其基础是学习。本文所指的学习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儿童的学习主要是课程的学习。虽然新课标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但是由于现有的学习活动大多采用集体式教育形式开展,即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教师指导较多,儿童活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在学校,各类学科都是历经多年发展的科学产物,并不是儿童经验的产物。因此教学的重点就放在教材的逻辑分析上,由此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学程序化、标准化,儿童的本分是被动地容纳或接受。显而易见,按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儿童的知识结构雷同,思维僵化,缺乏个性,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课外活动的影响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必要补充,既拓展儿童思维空间,也推动思维的发展。

由学校或组织举办的面向全校师生,涉及社会政治、文学艺术与文艺、科技技术、体育、社会公益等的活动对儿童的思维影响突出表现为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他所热爱的文、艺、体比赛的时候,无形中就提高了他的集中思维;而且在文、艺、体的比赛里,随着主题、竞技规则等的改变,学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发散到各个相关方面,产生多种可能的结果,产生新的观念,这就是他们运用了发散思维的表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给定的一些要素“再生和组合”,就是运用“舊知学习新知”,而每种新知识又是在旧知识基础上获得发展,实现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从而触类旁通,这就是对发散思维的辐合。这三种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一个都不能忽视。

但是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来,小学生课外活动自由支配时间偏少,课外内容失衡,多数是书面上的活动,动手实践锻炼严重不足,小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相对较窄。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办学目标单一,没有很好地做到“五育并举”,仍受升学率这一评价指标左右;二是家长对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对于课外活动的理解多数局限于“玩耍”,家长的不理解,加之场地的局限和学生安全的问题等等,因此,学校在课外活动方面开展得很少,即使开展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比较窄,这严重阻碍了儿童动手、动脑、探索学习、创造能力的发展。

3.班级活动的影响

班级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班级的教育环境布置、班级规划以及班级卫生保洁等,参与者是班级全体成员,这些班级活动实现了思维的传递和汇集,通过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模仿,让个人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在班集体的实践活动中,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思维的交往机制和传递机制。在此机制中,思维通过交流、总结、发展、重新演绎,最终得出集体思考的结果,比起个人更全面、更完善。

但是就目前学校实际情况看来,小学班级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还很欠缺。主要表现为:由于国家对学校收费有明文规定,由此造成不少班级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预算经费,活动经费支出不足;即使开展,由于受时间、空间和经费等限制,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交流,缺少素质锻炼和思维碰撞所带来的预期的价值提升,由此造成目前班级活动成了“纸上谈兵”。

4.学校课下日常生活的影响

学校课下日常生活是指两节课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休息时间,如果说前三种多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而形成的活动,而学生课下的日常生活则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起到重要影响。课间休息时间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需要面对玩耍中产生的难题,例如游戏的规则,提出新的规则,或运用旧工具解决新问题。从“无”到“有”,是他们必须经历的环节,因此,“团结协作”变成了克服困难的共识。在长期与伙伴共同的课下自由组织的生活中他们养成了讲诚信、懂规则的品质、习惯,锻炼了交往能力,建立起了和谐的人际,并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生活上表现得成熟、独立。

9~1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经验型为主的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尚未达到独立自理水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还不足以建立安全防范的自我意识,课下日常生活的自由活动极容易导致校园事故。因此,校方不得不加大人力物力去监督或者引导学生,防范安全事故。另一边,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儿童彼此间也会交叉影响,那些有着不良习性的孩子或许会带来种种不良的气息,这也会影响到其他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身心健康”对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便是学校日常生活对儿童创新思维的独特影响。

二、发展儿童创新思维的策略

1.构建开放、和谐及设施完善的学校生活环境

(1)学校要通过增加或改善硬件设施,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

硬件设施是一所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例如一般规模的小学,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应该完整,应该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对于寄宿制学校,要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标准和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条件。在先进的仪器设备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校园网建设成为建设的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及时、更广泛的多方面的前沿信息和实验设备,开拓学生的眼界。除此之外隐藏文化底蕴的一些硬件,如雕像、校训标语牌等,都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勇于创新。

(2)营造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思维品质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营造开放、愉悦的班级气氛,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开放性、愉悦的班级氛围对教学活动的限制较少,学生个人活动的机会就多,有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地探究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等品质,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氛围的营造首先从环境布置开始。班级的风格和气氛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来决定,应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人体视觉感受等多方面因素。例如教室窗帘的颜色,可以选择蓝色、天蓝色、湖绿色、墨绿色等既能保持室内的亮度,又使室内显得更加宁静,给人舒畅清新的感觉;讲台的颜色采用比如水青、孔雀蓝等青色系的色彩,给人有沉着、 稳定、没有错觉变化的感觉,学生上课时能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的听讲;教室后方可以划分三块,中间是小小图书馆, 左边是卫生角,右边是未来世界,未来世界可以摆放学生们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创造、美化生活的兴趣和愿望。环境的布置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制作、布置和管理。

其次是创建课堂活动时,教师应该调空好教学氛围。课堂活动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是在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积极的教师情绪,教学难度的合适调控,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等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创新潜能,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调控教学氛围。

其三,课堂学习领域之外还要丰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是营造校园创新氛围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群众性活动,包括集会、节日纪念、文艺演出、体育运动会等;例如小组性活动,包括学科小组、科技小组、运动小组、帮助小组等;例如个别活动,包括阅读、实验、制作等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形式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学生自行设计、自己操作、自我检查和自我批判,完全从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够发挥创造才能,发展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在思想上重视课外活动,把课外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证,保证课外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彼此沟通,互相扩充,使学生课内与课外的思维品质发展趋于一致,交互发展。

2.建立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树立面向未来的学习生活,建立科学的教学观

(1)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创造型的教师团队。

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创造型的教师团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一方面教师本人继续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努力吸收国内外最近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把握创新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加强创新的行为表现,发展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训练,例如专题讲座,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事先提供相关学生信息的教学决策训练,课后反思等途径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发挥其榜样效应。而教育管理者也应该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结合教师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选派有敬业精神的教师给予多表现和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其大胆创新,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2)改革教育内容,开展“创新”为核心的课程教学。

9~12岁阶段的儿童肌肉骨骼力量迅速增强,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理性思维逐渐增强,教学目标设置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创新”为核心,突出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教师需要关注的是这个阶段儿童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创造个性的培养、创新情感的体验以及创造机遇的把握等。

教学内容选择一定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并富有适中的挑战性,例如,教材编排应改变“封闭式”的学科体系,加强多学科横向联系;教学内容体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实践气息,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体现知识的时代性等。这样一种纵横交错的编排结构,能够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欲望,使之生动活泼地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性行为。

教学方法上应做到“一灵活”、“二基本”、“三实际”。“一灵活”是指在备课和教学中注意灵活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或自发产生的,它必须通过教师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开发方能形成。“二基本”是基本概念和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中必须紧扣基本知识,讲清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学生的技能技巧一定是學生在活动中自主、能动、创造性的集中体现而发展来的。“三实际”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因材施教;教师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避免旁征博引;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社会发展实际,理科教学要考虑科学发展的最新实际,文科教学要挖掘教材的思想,打破意识结构中的固有的平衡状态,培养学生习惯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创建利于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的社会环境

创新活动只有在支持性、创造性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成人要提供一个思想生长的环境,直接刺激儿童的思想与观念。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在影响个体创新能力发展和智慧潜能方面更有优势和意义,可以促使儿童的这些潜能向现实性转化。例如校园的某一建筑或雕塑可能凝聚着学校的历史;校徽、校歌、校训,蕴含着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而这些文化因素都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学校之外的生活也需营造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氛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其他生活环境中不断得到提升。教师在其中扮演一个调剂者的角色,发现学生在学校中的不足,并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帮助孩子慢慢地改善。教师也可以给家长出一些主意,让家长创造一个和善、温暖、民主和融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各种事务,激发孩子强烈的创造动机,个体的服从意识的减弱,独立意识的加强,创造力才能得以发展。例如,家长能与孩子一起从事学业方面的活动,折纸、制作学具、你问我答等活动,活动中适时地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并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恰当的奖惩。

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在日常教育之中,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其中学校生活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尤为密切,和谐开放的学校生活环境是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育人环境。应因,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以促进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 (美)罗伯特·斯腾伯格.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美)马斯洛,林方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6] 田友谊.创造教育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 马良莹.浅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4.

[8]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

[9] 吳玉平.环境·素质·思维·创新[J].天津业大学学报,2002(12).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影响因素儿童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