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内在发展的“三自”策略

2019-03-13 13:24汤月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机制

汤月明

[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主体性特征,只有当教师自主发展成为一种内在需求,形成强大内驱力时,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寻找经验,在不断反思中发展实践智慧。其中,文化涵育是前提,创新机制是基础,特色教研是关键。

[关键词]内生发展;文化涵育;创新机制;特色教研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6-0094-02

教育以师为本,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主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无数实践证明,教师的发展路径仅仅依赖于外在的需要是无望的,必须通过内在发展动机的激发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形成自主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从而在亲自参与教育实践中自觉寻找经验,在不断反思中发展实践智慧。教师只有自觉实行自我发展管理,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一、文化涵育:让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觉

1.建构文化,积蓄动力

校长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涵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带着对教育的虔诚和对儿童的热爱,提出鲜明的办学主张和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我校以“寻精神生命之源,奠终身发展之基”为办学理念,以“建成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愉快学习的乐园,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为办学目标,以“上善若水”为校训,以“海纳百川”为校风,以“润物无声”为教风,以“水滴石穿”为学风。办学有了目标,学校团队就有了奋斗的精神和动力;办学有了方向,学校团队就有了奋斗的信念和勇气。

2.价值认同,产生动力

有学者曾说:三流学校做制度,二流学校做品牌,一流学校做文化!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既内隐在思想观念上,也外显于行为方式上,体现在全体成员的身上。真正的文化隐含在组织成员的潜意识里,所以学校文化应通过种种表现形式使学校形成普遍认可、接受和推崇的习惯、风尚和准则。学校多次开展“‘三风交流会”“我理解的办学理念”活动,对校园文化进行相互切磋,内化于心,落实在行。校长只有将学校文化力转化为领导力,才能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愉悦感和归属感;才能引领教师将学校文化转化为工作动力,以此促进教师内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完善机制,助推动力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多数是立足校本、立足岗位、立足自身的。学校一是要完善相关制度。如学校制定了《校本研修考核细则》《教师微型课题研究制度》等,通过制度规范人、引导人;通过考核激励人、评价人。二是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把教师成长分为求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学校根据教师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从自我研修、专业培训、精品课堂、总结反思等方面制定《教师专业五年成长规划》,让每位教师明确每年的争创目标,引导教师积极追求新目标,努力实现新发展。三是要聘请专家问诊。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科骨干导师来校深入课堂把脉,与教师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指导,心与心交流。

4.把握关键,激活动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为教师的脱颖而出激发动力。一是为教师创造关键事件。如参加高层次的赛课观摩活动、教学论坛活动,让教师接触名师、开阔视野、洗礼思想、激活成长欲望;或参加高层次的赛课活动,让教师邀请名师指点,在磨课反思中拔节成长。二是为教师引荐关键人物。引荐名师,诚恳拜师,向其工作室推送可塑的优秀教师,零距离接受名师指导。三是推荐关键书籍。如向教师推荐梭罗的《种子的信仰》、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洛克的《教育漫话》等,让教师带着自己的思考阅读名著。学校适时举行“读书沙龙”“读书推介”“我的读书故事”等活动,让教师畅谈读书感想,交流读书心得,从教育家朴素的教育思想和个性化的教育实践中了解教育的真谛,掌握教育的精髓。

二、创新机制:让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为

1.引领教师升级设计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到人人有定位、人人有要求、人人有发展,集中推出了“五项行动”,即校级干部课堂引领行动、骨干教师课堂展示行动、青年教师基本素养大赛行动、资深教师经验传授行动和优秀教师提升行动。学校通过公示评议制、督导考核制,直接与个人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挂钩,有力推动教师的全员发展。

2.引导团队合作发展

组建教师自主发展团队是教师合作进行专业发展教育,追求自主发展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我校打破学科界限,自发组织,自由组团,每团5-8人组成,人人参团。团内成员以基于学习的共同愿景,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宗旨,围绕组织目标,达成心理上的默契,实现契约式的学习,每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学习与发展责任,实现携手并进,共同提升。

三、特色教研:让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

1.同课异构

指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连续几次上同样课题的课,因执教者从不同的角度预设,运用不同的理念去进行实践,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存在差异。这种教研模式,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和积极探讨的意识,操作性强。

2.水滴讲坛

为了促进骨干教师总结提升,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我们开设了水滴讲坊,要求骨干教师就当前教育教学中热点、难点话题,结合自身教学谈实践、道感悟。参与教师就讲述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发言人现场解答。最后由坛主将各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研究成果供大家分享。

3.微型课堂

我校教师每次开公开课尽可能在录播室进行全程录像。各教研组结合教师课堂录像剪辑成片段在事先确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学习状态、课堂练习、教学效果等微型话题进行比较研究。这一形式贴近教学实际,充分调动了教师观课研课激情,活跃了教研氛围。

4.教师沙龙

学校各教研组结合教师研究需要,提前确定沙龙研究主题、研究时间、研讨目的和研究要求,参与人员提前做好教学案例和文献搜集准备。沙龙时,大家有备而来,畅所欲言,相互提问,相互碰撞,相互争辩,提高了沙龙研究的有效性,切实解决了相关的研究问题。

5.在线研训

我市教师发展中心专门建立了教育城域网和教育校园网,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中心数字期刊阅览室、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一部手机、一个账号,教师全天候可以登录浏览。海量的图书数字资源及实体资源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和教师研训的资源需要。这种研训方式突出全时空覆盖、全主体参与、全课程推进。

6.微型研究

这里微型研究指微型课题研究,重在突破以往的教学习惯,不断发现和解决自身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智慧。微型课题的实施,遵循“先想清→做下去→再反思→写出来”的基本流程,尊重教师惯用的总结、反思方式,是真正属于教师的研究。改进工作是微型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是微型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内省、反思是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求证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本质。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研究,学会研究才能学会教学。在微型课题研究中,人人参与,找到自我;人人研讨,实现自我;人人提高,超越自我。

教師专业发展问题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今,让我们一起寻求教师内在发展有效路径,再创教师专业发展“主动语态”。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创新机制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创新机制构想